混凝土浇筑技巧:初凝、高度、分层、施工缝等要点

如题所述

混凝土浇筑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一项技术活。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混凝土浇筑的一些技巧和要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项技术。
👉初凝现象处理
混凝土在初凝前是最佳的浇筑时机。如果发现初凝现象,记得给它一个强力的搅拌,帮助它恢复流动性,这样它才能完美地填入模子。如果发现离析现象,也请重新搅拌后再进行浇筑哦。
📏自由下落高度限制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特别注意自由下落的高度。一般来说,混凝土从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米。在竖向结构中,这个限制是3米。如果超过这个高度,我们需要使用串筒、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来帮助混凝土下落,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
👍填充水泥浆增强粘合
在浇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前,记得在浇筑处底部先填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这样可以帮助混凝土更好地粘合,让结构更稳固。
🏗️分层浇筑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进行。这样可以让每层的混凝土都得到充分的振捣和密实。记住,在下层混凝土凝固之前,上层混凝土必须浇筑振捣完毕。同时,每层的厚度也要符合规定哦。
⏰连续浇筑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浇筑工作应尽可能连续进行。如果上、下层混凝土浇筑必须间歇,那么这个间歇时间(包括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全部时间)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哦。
🔍施工缝的处理
有时候因为技术或人力原因,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如果间歇时间过长,需要在适当的位置留置施工缝。记住,施工缝的位置最好选择在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地方,柱子应留水平缝,而梁和板应留垂直缝。这样能确保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更强,避免薄弱环节的产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