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能够高效看文献?

如题所述

读文献俨然已经成了研究生的必修课,但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读好一篇论文。

阅读文献不仅体现在阅读速度,更要在阅读效率和阅读内容的精髓上牢牢掌握技巧。阅读文献、管理文献、整理文献是从事科研的小伙伴需要很重视的三个重要问题。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详细的阅读文献的方法。


    01  在正式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首先要细分,整理出粗读和精读部分。

想要提升阅读效率,必须知道哪些部分要粗读,哪些部分要精读。粗读的部分可以大致浏览一遍,甚至直接跳过,而精读的部分可能需要认真读,反复读,甚至参考读。不过,想要弄清楚哪些部分粗读,哪些部分精读,还需要建立在对文献的了解之上。

任何一篇研究型论文,大致都分为四个部分:

1. Introduction,背景介绍部分

 2. Method,本研究所用方法

 3. Result,本研究的结果

 4. Discussion,讨论部分

每一部分的内容很固定,这就给我们是粗读还是精读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精读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反复读,一个是引申读。
反复读顾名思义,就是对于不明白的地方,要反复阅读,直到理解。在阅读方法学论文和一些论文的Method部分的时候,反复读常常是必要的,尤其是一些复杂或者艰涩的方法,如果只看一遍,是根本记不住也理解不了。

引申读,就是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参考其他文献,进行比照阅读。我们对于一个孤立事物的认识往往是很难认识深刻和全面的。知识一经关联,不仅记忆更加深刻,而且理解和会更透彻。


    02  整理并记录文献笔记

读论文的同时一定要边读边做笔记,想要从文献中获取足够的信息和知识,记文献笔记就是一个必须要有的过程。


希望能对处于迷茫阶段的你有一定的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2

对于大多数研究生来说,刚开始阅读文献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并拥有一定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阅读的兴趣是第一步,阅读是人生的必修课,也是每天的必修课。而文献的阅读并非简单的读读罢了,而需要一定的能力,那么博士生阅读论文需要哪些能力呢?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呢?

总体来看,任何能力都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和提升的,阅读论文的能力亦是如此。尤其是一些萌新研究生在阅读论文的过程中会出现看不懂以及不知道如何看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不具备一些基本的阅读论文的能力。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读文献,作为一个研究生也好,博士生也罢,读文献都是必须的,你需要掌握的是如何高效的阅读文献,真正的从文献中学到东西,这需要些方法。


    ❤️‍🩹💛如何查找阅读文献❤️‍🩹💛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课题未定:

我很是崇拜神经所蒲教授的观点,阅读文献从教科书开始- 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查找相关综述,你会发现书上一些所谓的成熟观点,在综述中是“ 推测” , 然后找原始文献,你会发现,有许多实验证据是在当时条件不够的情况下的初步探索。


如果你发现这样的问题,一个流行观点没有使用目前、最新技术验证,你去验 证一下,会有两种结果:

1.证实,那你就是用最新技术验证一个很正确的观点,给他提供了新证据,这属于好工作;

2.另外你发现前人的观点有错误,那你就找到一 条将来的科研方向,继续做下去,搞定!

一定得知道自己所做的方向现在世界上是个怎样的研究现状——做到了何种程度, 还有哪些关键问题急待解决. 这一点对于自己找题目的战友, 我觉得尤为重要!

🥘课题已定:

首先要做的是寻找权威杂志上相关研究领域权威人士撰写的综述类文章。这类文章信息量大,论述精辟,读后不但有助于掌握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内容,而且能帮助 我们掌握研究领域的大方向和框架,哪些人、哪个大学或研究所、在哪个方向比较强等等;

其次是泛读摘要,挑选最相关的进行精读 。精读文章同时做笔记和标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好文章可能每读一遍就有不同的收获,每次的笔记加上心得最后总结起来就会对自己大有帮助;再次是针对不同的 需要对论文进行泛读和跳读。


    ❤️‍🩹💛如何阅读文献❤️‍🩹💛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看文章时做笔记

阅读笔记本可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摘录,如: 进展, 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结果等,并可加上自己的批注。

对于笔记要定期总结,总结过去已经做过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做到知己知 彼;从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预测将来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才能准确出击,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着眼于将自己的成果往SCI 上发,所以对一些经典的陈述,要有选择性的标记并记下来。另外,有的时候想到的思路,闪过的想法,作笔记记下来,随时查一查,可能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 法。

2)🥘勤思考

不单单是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还要考虑别人没做什么,或者他的实验能不能和他的结论吻合,数据可不可靠等等。用图表的方式将作者的整个逻辑画出来,逐一推敲, 抱着一种挑的心态想。

带着挑剔的眼神去读文献,不要盲目崇拜,有些东东自己作作,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自己要动手,自己更要动脑。看文献中懂得抓重点,找 思路。主要是学习别人的IDEA 。也就是看了文献问几个问题,文章的技术突破口在那里。

3)🥘比较阅读

观点相反的论文可以参照来读,品味一下双方的观点。还有就是与原著同时发表的其他专家的述评、原著发表后的读者质疑,都应当和原著一起读。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差距了。

读论文的时候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发现“ 一稿两投” 。我的意思是不少作者把同一科研数据写成相似主题的不同论文,或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

全面参考国外文献。一定要清楚, 国外文献也有一些不可信的文章; 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关于重点的关键的东西他会略去不写, 有时一些细节的东西他也不会写的. 问题是各人省略的关键和细节不尽相同, 你便从对比中发现他们研究的脉络和问题的关键所在。

4)🥘单篇文章阅读顺序及侧重

论文阅读顺序:

✅1. 摘要引文引用的主要信息,研究背景。

✅2. 图表了解主要数据和解释。

✅3. 讨论和结论将图表和结论联系起来,根据图表判断结论是否恰当。

✅4. 结果详细阅读结果,看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又是如何分析的。

✅5. 材料和方法详细阅读材料和实验方法,看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6. 讨论和结果进一步掌握论文,注意讨论中的关于从已知的知识和研究如何解释本文获得的结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阅读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亦是如此。找准定位,持之以恒的积累才是王道。
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层是一种挣扎,一层是一种蜕变,而在暮然回首的痛楚里,频频出现的是你我的年华。

第2个回答  2022-09-26

一提到看文献,许多小伙伴就开始头疼了。对刚刚接触科研的小白来说,阅读专业性很强的文献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想要实现高效地看文献,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文献、泛读和精读、做好文献整理和积极思考。

一、阅读前,针对性选择文献

在阅读文献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即根据自己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寻找论文、下载相关文献。

1.关键词检索。关键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内容的准确与全面。因为换个关键词,会有不同的内容出现。

2.学者、研究团队检索。查找SCI,了解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下载他们近期发表的文章。

3.参考综述检索。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文中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注意文献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献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献的参考价值。同时,我们需要关注其他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献的。


二、阅读时,泛读精读两步走

泛读文献时,一看标题,二看摘要,三读引言,四观图标。

引言部分大致都在介绍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结论。部分篇幅虽短,但能帮助读者形成清晰的轮廓,为进一步阅读正文打下基础。如果对结论已经很清楚,读者可以不必读下去。若对结论有疑问,则需要继续读它的分析和讨论。

除了泛读,我们还需要精读文献。

⒈带着问题主动阅读,从“文献的主题是什么”到“作者的论点和论据是什么”,积极地思考并投入阅读,能帮助你理解并记忆阅读内容。

⒉在精读文献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分段分层,弄清文章结构,更准确地掌握文献内容。由层的阅读过渡到段的阅读,最终转换为意义阅读。不仅看到每段文字,而且要了解整体意思,注意和前后段的联系。

⒊对比阅读。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献或一组文献放在一起,对比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相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既可以开阔眼界,使认识更加充分,又可以看到差别,提高鉴赏力。

⒋记笔记。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文献中提出的问题、设计的方案、采用的方法、得出的结论记下供参考和学习。


三、阅读后,文献整理与思考

看完文献后要对文献进行及时整理和积极思考,这样阅读才能更高效。

⒈文献整理

根据课题相关性将看过的文献分类并归入子文件夹,一类精读,一类泛读。同时,根据文献重要性将其编号,以便今后查阅。重要文献要注意追踪。对数据库的定题、定词定期搜索,才能保证不丢下每一篇重要的文献。

⒉问题思考

看文献不单单是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还要考虑别人没做什么,或者他的实验能不能和他的结论吻合,数据可不可靠等等。带着挑剔的眼神去读,不要盲目崇拜。有些东西自己做做,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自己要动手,自己更要动脑。

学会批判性提问非常重要。它不是挑毛病,而是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本文有多重要?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能想到这个选题,我能想到吗?作者为什么使用这种研究方法,在研究上还能有其他创新点吗?本文有哪些不足,应该如何改进?结果是否有其他解释呢?



除了上述三点外,选择一个大块的集中性的时间看文献和思考,更有利于对阅读形成整体印象,更有利于后续的研究发展哦。彼方尚有荣光在。加油,科研er!

第3个回答  2022-09-27

前言:

为了保持学术敏感,我想大家都在不断地阅读着大量的文献。无论是前期开篇选题,还是研究中期等后面的一系列动作,阅读在这其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面对海量的文献,我们怎样才能够高效看文献呢?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先分类别,进行类别筛选。

    分类后你会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paper。

    接着,我们读文献有必要带着明确的,我们想解决的问题再进行的。简单来说,我们就应该带着问题找答案的方式进行阅读

    我们可以先一整批一起读去懂到一定的层次,注意这不是逐篇逐篇地整篇一次读懂。 第一轮读完后,可以根据第一轮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四步法进行大致浏览。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不要尝试着每句都弄懂。很多人在看文献时,一旦碰到一句不懂的,过不去的,就总在那里纠结,有一行读不懂就受不了。其实这样的阅读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在阅读时,没有把握阅读的轻重程序,没有把握阅读的侧重点。

    一看文献议题,二看作者的总论,三大致把握作者的分论,理清脉络。

    我们应该带着严谨的态度,借助已有的知识,对所读文献进行猜想。猜想后理出自己的论文构架。无需逐行理解,这样效率会大大提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甄选需要注意的文献精华。


    我们对所分好类的文献,通过类别理解,筛选出精华。这时就需要我们发挥摘抄的作用了。摘的是精华,理的是框架。由粗到精,去伪存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结语:

    博览文献是需要掌握方法,才能高效的,去试试!相信这些会对你有用。

第4个回答  2022-09-20

高效的阅读文献首先要找到对自己研究的研究最有用的文章和书籍,然后再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技巧的读,最后阅读完之后要形成有效的整理记录。大四毕业的时候学校专门开了一门“学术论文写作”的课,大半个课时都在讲怎么看文献。结合写毕业论文的经历对怎么高效阅读文献从怎么找,怎么读和怎么有效整理这三个部分进行经验的分享。

一、怎么找到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文献💡


对于比较前沿的方向,最好的起点就是阅读相关权威的综述类论文,最好是英文的。因为综述论文的可读性比较强,相关研究背景都会介绍的很清楚,书上给出的结论通常是经过反复验证的,便于初学者理解和记忆,适合刚接触某一方面研究的同学。而且它们的参考文献相当全面,为我们找相关文献提供了一个大致范围。之后可以看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结合他们的背景介绍和综述部分找到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文章,就可以更精确的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这也是高效阅读的前提。


二、怎么读💡


大多数文章只需要看摘要了解一下,少数相关性很高的文章需要全文阅读。如果没有重点的把所有找到的文献都完完整整地看一遍不仅没有效果,更耽误时间。要集中时间看文献,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就越容易遗忘,集中时间看更容易把各个文献之中你最需要的部分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阅读文献的时候就是你思考的时候,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思想火花,都写下来,到时候自己写的时候,都是现成的材料。


三、怎么有效整理💡


对于下载的文献,以其内容建立起专门分类,并按发表时间进行排序。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哪些需要阅读却还未阅读,为了以后还能及时找到,都要做好标记。可以先把各篇文章中讲述接近或相同的内容保存在一个专门的word文件里。然后用缩写或者改写,把若干篇学术论文的相同部分整合后用自己的话进行缩写,以此类推,把所有研究部分中近似或相同的部分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初步研究理解。

高效的阅读文献是必备的科研技能,要想熟练的掌握这项技能一定要大量的练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你看文献看的多了,你再接触一篇新文献的时候,就可以很快找到重点。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到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