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在一个地方很普遍的美味,其他地方知道的人却不多,或者不能接受的?

如题所述

美味的食物我们称之为美食,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味觉感受,更是一种精神享受。中国美食文化绵延千年,每个地域也有它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世界各地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营养物质各不相同,品味更多美食,享受更多健康,也让人吃的更加开心。然而在我国有一些食物,因为口味的特殊,只有当地人们喜欢吃,外地人到这里旅游的时候,吃过一次就再也不想吃了,因为完全吃不惯,都有哪些食物呢?

芒果蘸辣椒

你没有看错,这就是无数云南朋友含泪推荐的美食,青芒果蘸辣椒面。在滇南,人们一般选用还未成熟的青芒果,就是按着果肉还是硬硬的,这种芒果果肉脆,还有一点发涩,和辣椒配合起来会产生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对于云南人来说,这是夏季消暑的美食,不过外地游客就……像是一股子无法形容的感觉在自己的口腔中打了起来。不过,虽然青芒蘸辣椒,味道很难以接受,但是青芒能消暑,辣椒能祛除湿气,两者结合,还真是适合南方炎热的地区食用,这也算是中国饮食文化在地理差异上的一种体现吧。

豆汁儿

这一食物的名气也是很大的,很多人到北京去玩的话,都会品尝一下这一食物。会去品尝这一食物的人很多,但是,喜欢吃它的人却并不多。这是因为它的味道就好像是刷锅水,外地人都接受不了这一味道。而本地人从小就喝老北京豆汁儿,已经习惯了它这一味道。老北京人都说,只有习惯这一食物的味道之后,才能品尝到它的香!看来,除了在北京居住的人之外,其它地方的人,都无缘品尝到它的香味了,毕竟,一般人去旅游的话,也就只会在那里停留个三五天,三五天的时间根本不可能让一个人习惯它的味道。

折耳根

折耳根学名"鱼腥草",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之一,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凉拌,用酱油、辣椒和其它佐料凉拌。折耳根算是当地人的一种家乡或者成长地的口味记忆。可在外地人吃来却是各种滋味,有人认为其味"腥",还有人说"像肥皂水味",反正绝对跟美味不搭边。

热干面

武汉也是个非常受欢迎的旅游胜地,尤其到了樱花盛开的季节外地游客就多了起来。到了武汉很多人就想去尝一尝武汉久负盛名的热干面了,但很多人吃过之后却没有给予好评,理由就是吃不惯,口味偏重吃起来会腻,而且吃完后喉咙不舒服。但热干面在武汉人的心中是不可代替的地位,大多数武汉人的一天就是从早上一碗热干面开始的。之前有个梗,武汉人问北京人人:“你们北京人天天吃烤鸭吗?”北京人:“当然不是,难道你们武汉人天天吃热干面?”武汉人:“嘿!你还真的说对了,天天都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01

中国作为美食大国,悠久的历史必然赋予了各色各样的地方特色美食。而不少地方特色美食有着鲜明的特点,食材的选择、烹煮工艺以及形态呈现各不相同,所以这些地方特色美食本地人特别喜欢,外地人吃不惯,甚至被称为“奇怪的美食”。

1.凉山:包腊。


我们都知道,四川人对腊肉、腊肠情有独钟,当地人也偏爱这种可以长时间保存的风干腊味。然而在四川凉山彝族有一种名为“包腊”的特色美食,却以“奇怪”的外形和制作方式而得名。

包腊,就是猪肚里包裹着腌制入味的猪肉,然后通过烧火烟熏的方式把“包腊”熏干。因为包腊的外形颇似气球,所以有“气球腊肉”的称号。在四川凉山彝族包腊可是招待贵宾的特色美食,据说包腊的价格比普通腊肉高出数倍。不过对于外地人而言,包腊实属接受度不高。

2.贵州:牛瘪。

何为“牛瘪”?简而言之就是牛胃里还未完全消化的草,味道微苦,还伴随着一股“牛粪”的味道,可说是名副其实的“奇怪”美食了。不过却深受贵州人的喜爱,外地人一般是接受不了的。

3.广宁:竹虫

竹虫,从字面理解就知道是竹子里的虫子了,是广宁人颇为喜爱的一种特色美食。素有“竹子之乡”的广宁,竹林覆盖率甚广,高达100多万亩,毛竹的种类颇丰,广阔的竹林孕育出一种名为竹虫的天然美食,当地人称之为“竹蛆”。

竹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炸过后外酥里嫩,颇为爽口。不过外地人想必对竹虫表示无法接受,毕竟敢于吃虫子的人并不多!

4.江苏: 丹豆。

丹豆,也叫豆虫,也就是变种之前的“洋辣子”毛毛虫。丹豆是江苏连云港灌云县的特色美食,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特产。丹豆这种虫子属于纯天然的无毒虫类,口感柔软细腻,吃着还有一股豆香味,本地人特别喜欢吃,外地人根本接受不了…

5.福建:土笋冻。

土笋冻看着似乎和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实则与笋毫无关系。土笋的学名叫“星虫”,所以土笋冻其实是用一种沙虫做的冻状食物。对于闽南人来说,土笋冻是他们从小吃到大的美味,而对于外地人来说,实在是无法接受“虫子”在嘴里咀嚼。

6.南京:活珠子。

活珠子是南京的特产美食,也就是尚未成形的小鸡,鸡蛋里已经形成了清晰可见的鸡翅膀、鸡头、鸡爪。外地人说实话对活珠子是无法接受的,毕竟让你吃一个雏形渐成的小鸡,怎么能下得去口?

7.宁化:老鼠干。

老鼠真的可以吃。只不过他们吃的老鼠干是田鼠,并不是下水沟里的老鼠。除了宁化,福建闽北地区对老鼠干也是颇为喜爱,一盘白萝卜丝炒老鼠干,是多少人心心念念的下酒菜,一斤老鼠干售价不菲,60元左右。不用多说,让外地人吃老鼠干他们是万万做不到的事!

8.广西:牛瘪汤,羊瘪汤。

这是广西地区的一道“奇葩”美食。就是把牛肚子或羊肚子里,消化后还未成粪的汁,经过熬煮,制成一种“百草汤”,这是当地人的称呼。通常牛或者羊,在屠宰之前会饿它2-3天,肠胃排空后,喂它们中草药的草料,经过消化后取出汁液。这些汁液泛着绿色的浮末,用其做火锅的汤底。但在当地人眼中却是相当美味。不过对于外地人来说,第一次尝试的话,应该都很难接受。

9.北京:豆汁。

老北京人的重口味食物,没在北京待个十年八年的,修炼不出喝豆汁的功力。说来也怪,豆汁当年还是宫廷的御膳。据喝过的人说,第一次喝豆汁就像泔水,跟咱家的刷锅水一个味儿。后来再喝的时候,感觉还不错,细细品尝还挺香的。作为老北京的特色食物,原料是用绿豆制成,经过发酵后,口感微甜,还有淡淡的酸臭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5-01

在中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美食,有的地方是美味的早餐就是这座城市每天起床的动力,有的地方小吃遍布大街小巷,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但是有一些地方的美食,在当地非常受欢迎,但是就是走不出家门,但是到其他省份,就不见踪影。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关于6种走不出家门的美食,在当地很受欢迎,但是到了别的城市却无人问津,走出家门就不香了,真是太可惜了!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老友粉是南宁人的最爱,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无数南宁人的情怀。老友粉的汤汁非常浓郁,酸辣可口。许多人都爱吃,无论是腰缠万贯的商业大鳄,还是身无分文的青年学生,又或者是深巷中的市民,都会想念老友粉的味道,过几天便吃上一碗。在南宁非常受欢迎的老友粉为何在外地吃不开呢?原来是老友粉中的酸笋,许多外地人无法接受这个味道,所以,一直以来,无法走向全国,但这丝毫不影响南宁人对它的爱。

南方的烧鹅可以和北京烤鸭的名气相媲美,两者不相上下,都是人们最爱的美食。烧鹅濑粉是最南边的港澳广的最爱,每当深夜时分来临,香喷喷的烧鹅濑粉就会上桌,成为必不可少的宵夜。濑粉夹起来非常有难度,太低了吃不到嘴里,太高了会滑回碗中,顺带溅一身油渍,即便如此,仍然挡不住人们的脚步。

沙茶面是厦门受欢迎的小吃之一,当地人非常喜欢,面条粗细适中,入口刚好,而沙茶酱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沙茶酱的主要原料是鱼干和虾酱,加一些花生和坚果,咸中带香,回味无穷。但是这只是当地人的最爱,外地人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老北京人都非常喜欢吃豆汁儿和炒儿肝,每天早上的早餐都会有豆汁儿的身影,炒肝儿和包子也是绝配。虽说北京人喜欢,但是外地人却难以接受,因为大家实在接受不了豆汁儿的馊味,就像吃榴莲一样,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而不喜欢的人,一口都咽不下去。炒肝儿的主要原料是猪肝和大肠,本就味道浓郁的两种食材,配上调味品,味道会更加独特,肥而不腻。但是许多外地人还是难以接受,表示吃不下去。

胡辣汤和水煎包,河南人吃了许多年都不会腻。胡辣汤中的香料非常多,有的人会认为非常浓郁,而有的人则表示吃不习惯。舌尖上的中国中,也曾介绍过胡辣汤,作为外地人的我,喝到嘴里,实在难以下咽,只得作罢。

肠粉是早餐中的第一名,夜宵也必不可少。肠粉百搭,无论和什么配料放在一起,味道都无可挑剔,非常好吃。鸡蛋和肉碎是经常见的,当然,加上虾仁和腊肠,味道也会别具一格。肠粉好不好吃,关键看它是不是又薄又滑嫩。那么为何别的省份却很少有卖肠粉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是一个糯米迷,喜欢软软糯糯的口感。糯米团是上海人最喜欢的早餐,糯米擀成饼状,加以配料,油条、肉松加在其中,或者白糖、芝麻,卷成团状,边走边吃,非常美味,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虽然糯米团在上海很受欢迎,但是其他的省份却很少见,似乎不太受欢迎。

一个地方一种口味,很多美食在当地受欢迎那是因为那座城市的人都喜欢着相同的口味,但是到了另一座城市别人也有自己喜欢的口味,所以美食的推广,基本都有共性,看这座城市住着的人里有多少人喜欢这种美食的口感,喜欢的人多,那么自然就容易生存,喜欢的人少,那么自然就不容易生存,所以这也没什么奇怪的!

第3个回答  2022-05-01

中国美食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有很多人来到中国不仅是为了旅游,让自己欣赏美丽的风景,看看自然的造化,更是为了让自己品尝中国地区的美食。在中国各地都会有一些非常有名的小吃,不过有一些小吃虽然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很多人到了当地以后都会选择去品尝这些小吃,但这些小吃可以说完全名不符实,吃过的人都会觉得特别亏,大呼上当,一起来看看到底会有哪些小吃,这五种地方特色美食名声比味道好,外地人吃过后都觉得一般。

第一河南胡辣汤

河南地区最有名的本土小吃就是胡辣汤,如果作为一个河南人没有吃过胡辣汤,那么基本上可以认为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宗的河南人。现在去河南的人都会选择去品尝胡辣汤,胡辣汤在很多人看来应该是酸酸辣辣的味道,不过品尝了以后就会知道河南胡辣汤的味道实在是称不上好吃,甚至可以说是有一点难吃,名不副实。

第二广西烤猪眼

所谓的烤猪眼就是说把猪的眼睛烤着吃,字面上理解的话就是这个意思。广西当地人也特别喜欢吃这一道美食,不过对于外地人来说,要想去品尝这一道美食的话可能还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对外地人来说,不仅在听到这个名字以后会让人感觉到没有任何食欲,而且如果自己真的鼓起勇气吃一口的话也会让大家感觉到这味道实在让人太绝望。

第三哈尔滨大列巴真

从名字来看根本就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食物,听起来好像还有一点神秘的样子,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面包而已,而且这一种面包并不是软软的口感,它十分坚硬,感觉就像是在冰箱里面冷冻过的面包,口感也十分粗糙,让人感觉到难以下咽,所以还是不建议大家去品尝。

第四北京豆汁

现在去北京地区旅游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因为在北京有故宫,长城,有天安门。在北京地区当然也不能缺少了美食,就比如说豆汁就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北京小吃,当地人特别喜欢豆汁,不过对于外地人来说就不这样认为了,在品尝了豆汁以后会发现豆汁味道实在是有一点奇怪,让人感到难以下咽。

第五武汉热干面

热干面的名气自然不用说,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热干面,很多人都以为武汉热干面应该非常好吃,但实际上热干面口感比较硬,而且也会比较干,名不副实,所以不建议大家吃武汉热干面这种小吃。

第4个回答  2022-05-0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美食,但不是每个地方的美食都能让人接受,因为地域的差异,人们饮食习惯的差异,有一些地方美食是很难被外地人接受的,这6种地方美食外地人难以接受,其他5种还好,牛粪火锅我直接跪了。

在山东煎饼卷大葱是最经典的一道地方美食,在山东人眼里这是一道很家常的食物,但是在外地人看来,山东煎饼太硬了吃起来很费牙,而且韧性太强对牙口不好的朋友来说十分不友好。

北京豆汁作为老北京的传统美食,是很多北京人的最爱。豆汁是水磨绿豆制作粉丝或团粉时,把淀粉取出后,剩下来淡绿泛青色的汤水,经过发酵后熬制成的。当年梅兰芳先生在吊嗓子前都要喝一碗豆汁,但是很多外地人接受不了豆汁的味道,基本上喝完就想吐。

作为百年老字号的品牌,狗不理已经成了天津美食的代名词,但是很多外地人在尝过天津狗不理包子之后,表示很难吃,还不如传统的大肉包香。

“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一直是被大众受欢迎的关键点,但是对于西安特色小吃甑糕来说,光看样子可能就没有了食欲,外表黑乎乎的,很难跟美食联想到一起,但是这却是难得的美味。甑糕之所以外表不好看,是因为食材的选择,甑糕是由糯米、红枣、葡萄干、芸豆等食材制作而成,采用层层加码的方式,铺在一种叫甑的古老容器中,最后选用蒸制的方法制作而成。食材的配比,火候的大小,取决了味道的好坏,出锅的甑糕,糯香四溢,红枣甜而不腻,入口劲道不沾牙,但是对于不了解的外地人来说,可能看一眼就没有了食欲,不过对于真正吃过的人,才知其中的美味。

以“臭”而出名的美食并不多,螺蛳粉就算其中一个,而且除了本地,很少在别的地方见有开螺蛳粉店的,但是喜欢的吃螺蛳粉的外地人却不在少数,而它的味道也是这里面的精华。螺蛳粉的味道,主要是里面的酸笋散发出的气味,闻着臭,但是吃着香,嗦一口粉,喝一口汤,来吃上一口酸笋,再来上一口螺蛳,复合型口味,入口点燃味蕾需求,对于广西当地人来说,一日不能无粉,对于没吃过外地人来说,可能难以接受,不过也建议尝尝,它的存在就好比榴莲一样,而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油茶面是山西晋中地区的美食,是当地人早餐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制作好的油茶面,加入热水搅拌,即可食用,简单方便快捷,入口香味浓郁,有营养和口感好,在当地很受欢迎。而制作油茶面却十分复杂,首先把面粉炒香,然后取白芝麻、黑芝麻、核桃、瓜子仁等食材翻炒,再按一定的比例和炒好的面粉混合其中,最后加入牛油搅拌均匀,即可制作而成,口感可咸可甜,味道别具一格。这种美食在当地名气很大,到了外地却很少见,因为制作方式的繁琐,再加上大家习惯了早餐豆浆配油条的吃法,很难在外地广为传开,不过这种美食确实不错,冲泡好的油茶配上麻花或者油条,抗饿、解馋又有营养,相信吃上一次就爱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