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故事之四:柔弱书生舍弃功名投笔从戎立志强国

如题所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廷腐朽,外敌侵辱,十余年间,相继暴发了义和团暴动、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入侵等重大历史事件,内忧外患。重创之下,原本就虚弱不堪的清王朝国力更加衰败,老百姓生活困苦难熬,泱泱大国陷入了近代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

1891年12月15日,我的祖父张国华出生在直隶(今河北省)献县城南老盐河畔的张旺屯(现属泊头市),一个略有几亩薄田的中农家庭。据长辈说,张旺屯张姓氏族是明朝中期,从晋北边关被朝廷钦点迁来此地的驻防军,负责拱卫京畿重地。随着时光荏冉,渐渐地转为屯垦,军民溶合,扎根于冀中平原……

祖父在家排行老三,自幼身体柔弱,不堪农事。传说祖父少儿时去井边挑水,扁担压弯了腰,脚底站立不稳,左晃右摆,仅百十来米的路,到家时水泼撒的只剩小半桶了,引来小伙伴们嬉笑。据说,最后还是由一家之主的曾祖父发了话:这小三干不了活,还是去读书吧!

祖父自九岁起开始念私塾,一念就是七个年头。1907年春(清光绪年),考入献县高等小学堂,堂长(校长)为陈葆泉(清殿试甲等进士)。1911春(宣统三年)毕业会试,祖父的考试成绩列最优等,时任直隶提学使傅增湘(清三品文官,相当于一省主政教育考试的副省长职)亲授奖予廪生(即秀才中成绩前茅者),按月奖励给口粮。1912年,祖父又不负众望,考上了河间省立中学,四年后毕业。值此,祖父巳25岁,按乡村惯例,这也是学有所成了。祖父回到了家乡,受聘当上了一名乡村教师。

祖父禀性沉静稳重,好学善思,自读私塾起一路顺风,至中学毕业,考取了秀才,领受褒奖,在当时算是有了功名,在乡村中也算是为张氏家族争了荣光,前程似锦。在长达历时十七年的基础学习和受业后,祖父扩展了眼界,思想逐渐成熟,加上受辛亥革命、推行新政等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心中也有梦想,期望着有一天,能冲出乡村藩篱所困,早日投身社会变革,追寻崭新的人生。因此,祖父极不甘心于沦圄于封闭的田野农村,斯守着三尺讲台的执教生活,而是时刻关注着外界的社会讯息,等待寻觅着时机……

天赐良缘,命运之神悄然降临。1917年春节期间,老家张旺屯有个与祖父同族亲同辈份的兄长张国溶(字月波)回乡省亲。他早年外出求学,考中了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从军,受"北洋三杰"之一,时任副总统的冯国璋赏识,从连长至营团长又到旅长、师长,步步高升,被北洋政府授予猷威将军。如今荣归故里,威风八面,被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尊称为"张大人"。

这位"张大人"带回的一条信息,激活了祖父心中早巳暗涌着的理想。当时,国家面临着势衰力竭,经济崩溃,被西方列强瓜分殖民的危机之时。一些有远见卓识和民族自强心的仁人志士们,奋起挽救,鼎力谏言政府停止僵化落后的科举制度,推新除弊,大力开办学堂,启发民智,振兴军备,训练新军。于是,清廷由陆军部牵头,仿效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德、日的军事教育模式,于1903(光绪29年)在京畿昌平县清河镇,创办了清河陆军预备学校(后改为清河第一陆军预备学校)。该校学制为二年半,二年的基础理论教育,半年的入伍实习。当时,正值该校正筹备第三期招生,主要对象是已报名而尚未科举应试和少部分的中学毕业,且身体健康的学生。

面对这一机遇,祖父下定决心,志在必得!经这位族兄"张大人"引荐和介绍,祖父顺利参加了由陆军部军咨处组织的招生考试。据祖父回忆,当年约有一千三百多人参加应试,祖父登榜名列前第十三名,顺利考入清河第一陆军预备学校(校长钱选青),跨出了投笔从戎,强军备壮国力之理想的第一步。

二年课堂学习后,祖父张国华被分配到北洋驻南苑陆军十五师炮兵团一营二连,入伍当兵半年后毕业。1921年春,因学业成绩优良,祖父与同学董振堂(宁都起义领袖,红军第五军团长,1937年在甘肃高台县牺牲,民族英雄)一同被推荐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炮兵科学习,于1923年秋毕业,从此开启职业军旅生涯……

此后,祖父前后经历了近三十年的从军之路,先后参加了北伐统一战争和淞沪抗日会战,于1946年秋退役。解放后,祖父加入了天津市民革,后又被天津市政协选聘任文史馆馆员。1983年8月,祖父无疾而终,驾鹤仙逝,享年93岁!

我的祖父张国华作为一名旧军人,亲身参与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期间,无论是积极投身北伐革命,还是参加淞沪会战,特别是在抗战胜利后,因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坚决请辞退役回乡,为民族为亲人为自己,选择了正确的人生方向。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审时度势,深明大义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