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是怎么造成的

如题所述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采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的。

古代的工人用陶模做出初胎,制成的兵马俑陶俑大型一般是在阴干后放进窑内焙烧的,焙烧的温度约为1000℃。俑烧成出窑后,古代工人一件件绘彩,最终完成陶俑的制作。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兵马俑主要有车兵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军吏俑,骑兵俑,驭手俑,车马,鞍马等。

兵马俑制作的时候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系统。兵马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建筑结构

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余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

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