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吏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是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时,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号称“天官”)。“吏”指文职官员,多是“官吏”齐称,相当于现代的文职公务员。中国隋唐至清未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南北两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为六部前身。后屡有变异。隋初有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至唐代改度支为户部改都官为刑部,遂成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统于尚书省。宋代承袭。元代改属中书省。明代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各部置尚书人,总管本部政务。清太宗于天聪五年 (1631)仿明制设六部。初以贝勒(亲王、郡王)分别总理各部部务。雍正元年 (1723) 以后常以大学士兼管各部。六部职责见前边表格。

中国古代官署。西汉尚书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东汉改尚书常侍曹为吏曹,又改为选部,魏晋以后称吏部,置尚书等官。隋唐列为六部之首。长官为吏部尚书(一称大宰,冢宰),副长官称侍郎。历代相沿。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宣统三年(1911),清政府的责任内阁设立制诰、铨叙等局,吏部遂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