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策略打造品牌溢价

如题所述

品牌溢价六大策略

普通人刷到奢侈品广告,真的是大数据搞错了吗

一、消费者愿意接受的“溢价”是什么

1.产品质量:

包括原材料产地、筛选指标,使用耐久度、舒适度等等。对质量/品质敏感度高的用户更愿意为此付出品牌溢价。

2.产品服务:

包括售前接待、售中体验、售后处理等多个方面,通过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满足用户的某些情绪需要,让用户接受品牌溢价。

3.知名度:

品牌的知名度一方面代表了公众对品牌的认可程度,是产品质量及服务的保障:另一方面,有知名度的奢侈品牌也可以成为用户的“炫耀资本”。

奢侈品牌在普通人的朋友圈做广告,并非是“搞错了目标客户”,而是这些品牌深刻的了解用户选择品牌背后隐藏的炫耀心理,如果品牌不被他人知晓,便失去了“炫耀”的资本。

4.消费频率:

对于消费频率高的产品,用户对于产品选择积累的经验较为丰富,在品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用户接受品牌溢价的概率较小;对消费频率较低的产品,用户更愿意接受较高的溢价。

日用品如纸巾、垃圾袋等,大多用户并不看重品牌,而是“哪个便宜买哪个”;但对于电视机、空调等“大件”产品时,用户更倾向于“知名度高的、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5.受众数量:

越大众的产品,越难获得高溢价,因为品牌要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同时要与众多类似商品的品牌进行激烈竞争,免不了会为了一些“短期利益”采取降价策略,从而导致该品牌的溢价能力下降。

而当产品略微“小众”的时候,由于同类产品少、品牌少、竞争少,用户愿意为“展现个性”付出相应的品牌溢价。

二、如何打造品牌溢价

1.抢先占据小众爱好:

例如汉服还没“出圈”时,一套普通的汉服都可以卖出大三位甚至四位数的价格;但当街上汉服随处可见后,新晋汉服品牌通常需要以“白菜”价赢得用户的目光,很难出现第二个“明华堂”。

2.塑造大品牌与业内领先地位的形象:

例如海尔大肆宣扬产品“畅销德国、成功登陆美国”,通过树立“国际大品牌”的形象,获得较高的溢价能力;云南白药牙膏通过在央视投放广告、在大型连锁商超铺货,让用户认可“产品实力”,从而接受其超过20元一支的价格。

3.长期保持产品与服务“高质量”:

例如公牛的高溢价来源于“没有回头客”的高质量,海底捞则凭借贴心周到的服务赢得消费者的口碑。长期的信誉可以说是品牌的溢价之本,当公认某个品牌在业内做的“最好”,那么用户则宁愿多出数倍的钱为品质买单。

4.凸显品牌的情绪价值:

品牌溢价中的一部分,可以说是用户为“情绪”付费,钻石营销便是最为经典的一个例子。

如果说戴比尔斯将钻石与爱情绑定,提升了整个钻石品类的溢价,那么DR的“一生仅能买一枚”则让更多的情侣心甘情愿为品牌溢价买单。

5.赋予品牌高档感、保持高价格:

苹果通过长期保持使用领先其它品牌的芯片、精美的外观设计、较高的产品定价,赋予品牌高档感及价值感。

当一个品牌常年保持较高且稳定的价格,有利于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如果价格跳水严重、常年促销打折,就会陷入“不打折无销量”的尴尬境地,高定价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6.有效标识出不同价格档位的不同产品:

不论是通过品种名称、包装、工业设计,还是通过子品牌的方式区隔产品档次,一定要做到能让用户能够“一眼辩知”。例如手机用不同的系列来区分产品档次,并在保持品牌“高端形象”的同时,借助设立子品牌销售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抢占更多市场。

而大众辉腾则由于上百万的价格看起来与十来万的车没太大不同,而一直活跃于各种“段子”中,在部分用户心里,辉腾远没有一辆宝马“划算、有面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