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飞机有哪些优点?

苏27飞机有哪些优点?苏27飞机有哪些优点?

1,国内评论SU-27系列战机是拿SU-30,SU-27,SU-35对比西方先进战机,大都认为SU-30, 因(亚音)高机动性能在空战中SU-30全面强于F-15,SU-35强于F18E/F,阵风,EF-2000, (F-22是第四代战机,不在讨论之列),而西方航空大国(美英法)在评估其三代半战机作 战效能时只拿SU-35对比,说的更明白一点,他们认为SU-27,SU-30相对其F-15E,F-18E/F ,阵风,EF-2000都已落伍了,SU-27系列真正可怕的是SU-35。评估结果也是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国内大都认为SU-35可打遍天下无敌手(F-22除外)西方主流评估是EF-2000,阵风, F-18E/F要强于SU-35,至于F-15E有的认为SU-35有的认为F-15E(评估数距(国内):相对 于SU-35,0,5既为打平,F-22-0。7,EF-2000-0。5,(英美)EF-2000-0。82,阵风-0。 65, 2,眼镜蛇机动:西方认为这都是些花拳绣腿的东西,真打起来没有多大用。 3,战机性能提高发展方向:在这一点上俄国战机设计思想和西方有很大不同,俄国从 SU-30,SU-35,SU-37,S-37都强化机动性能(第一位),西方认为机动性能固然重要,但 通过提升战机的飞行性能来增强作战能力目前走到尽头,提升战力更重要的是A,大力改进 主要机载导弹性能B,提升机载设备C,隐身性和超因速巡航。 1,在SU-27系列中真正有水平的是SU-35。(SU-37推力矢量发动机,但其机载设备等和 SU-35相同,因而西方认为SU-35和SU-37作战能力相差不大) 理由: A,机载设备:无论是SU-27,SU-30他们的自动化都不行,驾驶舱还是仪表式的,以前载论 坛中有一篇《su-30的驾驶舱(图)还是挺落后啊!》很多灌水文章都认为仪表显示比电子 屏显示实用,其实这是不了解仪表显示和电子屏显示的,只有仪表显示的战机在对战场信息 的掌握比有电子屏显示的战机逊色的多。说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敌机来袭时,SU-30, SU-27等战机的仪表雷达屏上敌机只不过是一群移动闪动的亮点,敌机方位速度坐标都需要 地面或空中预警机提供,西方第三代战机这些都可显示出来。 B,雷达(兼RE沧海桑田),早期俄国雷达普遍是不够精密,功率大,国内评论认为优点是 烧穿距离大,对干挠不敏感,这其实帮俄国人吹的,看雷达性能主要是这几个方面,多模式 ,探测距离,导引能力,对目标解析度,可靠性等。探测距离上俄式雷达不逊于西方,差主 要差在对目标解析度,对目标解析度主要取决于火控机载雷达浮点运算能力,浮点运算能力 越高,其对目标解析度越高,更不容易丢失目标,而雷达在俯视时滤除地面杂波能力就越强 (法国宣传幻影-2000的RDY雷达浮点运算能力达每秒一亿次既是这个道理)相反,较大的雷 达如其滤除杂波能力不强,只能受到更强的地面杂波的干挠,早期俄制第四代战斗机机载雷 达的俯视能力并不强,或许这也是俄罗斯在其3种第四代战斗机(苏一27、米格一29、米格一 31)上加装 红外线侦测器,以强化其追踪低空飞行目标能力的原因。(战机只要保持低空借 助地面杂波的掩护是可以先发制人的)在多模式,导引能力上俄式雷达差一些。 不过在SU-35(既SU-27改良型),这些都得到极大的完善。座舱内的多功能电子屏,使其自 动化能力大大提高,第一次摆脱管制空战模式。以ZHUK-27等为代表的俄国新型雷达在 SU-27改良型的运用使其再不用但心战机通过地面杂波的掩护发动偷袭。在SU-27系列中可怕 的是SU-35。因而西方的新一代战机(F-18E/F,阵风,EF-2000,F-15E)都只用SU-35当其 作战能力评估对象 (题外话:很多网友对西方的电子机载设备有偏见,一说到其豪华的电子机载设备就说不实 用不可靠,其实西方航空电子产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可靠,战机的电子机载设备 坏了只用换芯片和电子版,相反的倒是俄式战机,俄式战机出SU-35外基本还是仪表显示, 大都是电子管和机械构造,谁更好维修一目了然。) 2,眼镜蛇机动除了能说明其(亚音)机动性能较好外说明不了什么。 理由:在空战中大多采用常规机动如横滚,筋斗等。仅从这点讲,F-15,F18E/F,阵风, EF-2000性能和SU-35相差不大。虽然SU-35可做眼镜蛇之类的机动,可这要求双方相对速度 差别较大。SU-35在航展中做的动作是在无载重,低速中作的,在高速高载重空战中这种动 作是做不来的。 3,战机性能提高发展方向,在这一点上俄国和西方实在有很大差异,俄国从SU-30,SU-35 ,SU-37,S-37都一如既往的强化机动性能。俄认为在空战中制胜不说全部但关键是战机高 机动性,机动性能好的战机在空战中占尽先机更极端观点认为可凭战机机动性规避空空导弹 攻击,因此在战斗机设计中机动性能摆在第一位。 西方航空思想认为,机动性能固然重要(无论东西方都认为机动性能是很重要的,我强调这 一点主要是防止喜欢钻牛角尖的老兄发难)但通过提高战斗机的飞行性能来增强战力在现在 已走到尽头。提升战力应是机载导弹的性能,机载设备,隐身,超音速巡航, 理由: 1,以现代战机发展水平来看,实际上是飞行员在”委曲“战斗机。设计战斗机飞行性能本 可作更快更剧烈的机动,但只要驾使战机的是人,就有一个极限。过载不能超过9G,超过这 个过载任何人都受不了。在F-18,F-22等战机中都有相关飞行控制系统限制危险动作。实际 上F-22机动性能够了,俄国战机在航展中花里胡捎的动作都只有在无载重,低速表演中作的 ,在高速高载重空战中作如此机动是自杀。无论人类开发战斗机有何机动性,人类能承受过 载只有9G就限制了一切。 2,光用飞机的机动是规避不了对手空空导弹。 理由:现在飞机和飞行员能承受过载只有9G,现在无论是中距还是近距空空导弹过载都达到 30G-40G,以后还会增加,用战机是规避不了对手空空导弹的。更主要的是机载自卫设备。 (例:F-18E/F装有AN/ALQ-165电子干挠机,AN/ALR-67(V)3雷达告警接收器,AN/AAR-57 通用导弹告警器,AN/ALE-47电子对抗散布装置,另外还有AN/ALQ-214综和型放御型电子对 抗设备等)。相比之下,早期型SU-27自卫设备种类单一,性能落后,SU-27改良型机载自卫 设备算是增加一些,不过和西方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俄式战机作出的机动西方战机作不出来 ,西方战机满目的先进装备俄式又没有。这是两者电子工业差距带来的,更是东西方战机设 计思想不同所决定的。 隐身性:战场中有各种各样有意无意的干挠,如电磁压制,诱饵干挠等。在有干挠的情况下 ,一架雷达反射面为1-2平方米的战机(例:F-18E/F)和雷达反射面达到十几平方米的战机 (例:SU-35),谁更容易不被对手雷达探测锁定,同样施放干挠,谁又更容易逃脱对手导 弹,毫无疑问小雷达反射面的战机将占尽先机。(至于等离子隐身,人类最先是发现在宇宙 飞船高速下落到地球的一小段时间内,雷达失去了目标。这就是等离子效果,很多航空专家 想将等离子效果做为隐身手段,当然将等离子效果做为战机隐身手段好处多多,A,战机在 雷达上完全“看不见”B,飞机机动性能气动布局的要求很多正好和隐身要求的气动布局相 反,采用等离子就没有这种困挠。可是人类应用等离子也有一个对现代科技水平来说是无法 迂越的难关,产生等离子效果至少要求有十几马赫速度和强大电量在战机周围形成等离子团 ,这对于现代航空工业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如果在战机里面加装一个等离子器,实验中 用的产生等离子效果的设备实在是太大了,要求的高电量小小的战机也装不下。在20-30年 内等离子不可能达到实用) 总结: 1,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认同西方战斗机设计思想。(理由见上)事实上,我们可以从以 美国为代表的新一代战机发展思路中发现,它们已将机载导弹的性能提高,机载设备,隐身 ,超音速巡航,而不过多的要求飞机的飞行性能(F-22,F-18E/F,EF-2000,阵风都做不出 眼镜蛇类的动作),如果说通过提高战斗机飞行性能来增强作战能力的路子在目前已接近尽 头的话,那么西方战机思路就是对的。 2,具体而言,SU-35战斗机最大优点是其优异的气动布局带来的机动性能,高载重高航程使 之极具有进攻性,缺点也很明显、它的电子机载自卫设备还是不行,其气动布局使之具有高 机动的同时也使之成为三代半战机隐身最差的示范品。客观的讲,SU-35是优秀的三代半战 机。但如果像很多网友认为的那样,可打遍天下无敌手(F-22除外)就未免太小看各路英雄 了吧。我就认为接受准隐身概念的F-18E/F比它强。 3,我是个航空迷不是专业搞航空的,文中难免有错,我写这个贴子只是想看看各位老兄对 东西方战机思想差异和对SU-27系列看法。
麻烦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02
对苏-33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苏-33虽然达到了当初苏联海军对它所提出的要求,但是在当今战争环境下仍然存在一定的弱点。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使用弹射器而造成的性能和作战能力上的降低,特别是在现代战争越来越趋向于整体作战系统之间对抗的条件下,缺乏指挥控制能力的苏-33在现代战场上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都十分有限。而且这种情况很难通过对飞机的改进来进行改善。 既然俄罗斯装备的苏-33采用滑跃甲板起飞是在弹射器没有完成前的权宜之计,那么现有条件下,在苏-27的基础上改进生产舰载机就要尽量避免重新出现俄罗斯海军苏-33上存在的问题。要想改变这个被动的情况就必须首先攻克弹射器这个技术难关。 航空母舰的飞机弹射器在技术原理上并不复杂,其技术难点在于制造和装配工作。搞出弹射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的投入,这个投入额度将相当大,但是通过研制成功弹射器,就可以使目前生产中的标准型苏-27在不进行大的气动变化的条件下改进为舰载机,在改造工作中可以节约很多的资金。采用弹射器会大幅度的提高飞机的综合作战性能,而且弹射器还可以使预警机等特种飞机得以上舰使用,使航空母舰的舰载机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采用弹射器在舰载机作战性能上取得的收益将很有可能抵消,甚至是超过研制弹射器工程中所付出的代价。 俄罗斯早期设计的舰载型苏-27K采用的就是与苏-27相同的外形,增加前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飞机升力,保证飞机具有使用滑跃甲板起飞的能力。
第2个回答  2014-05-02
苏-27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势重型战斗机,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护航、海上巡逻等。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是"侧卫"(Flanker).该机于1969年开始研制,1977年5月20日首飞,1979年投入批生产,1985年进入部队股役。该机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悬壁式中单翼,翼根外有光滑弯曲前伸的边条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楔型进气道位于翼身融合体的前下方,有很好的气动性能,j进气道底部及侧壁有栅型辅助门,以防起落时吸入异物。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机头略向下垂,大量采用铝合金和钛合金,传统三梁式机翼。4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无机械备份,按静不稳定设计。该机主要是针对美国的F-16和F-15设计的,用以取代雅克-28P、苏-15和图-28P/128截击机,具有机动性和敏捷性好、续航时间长等特点,可以进行超视距作战。该机完成的"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动作显示出了其优异的飞行性能和操纵性能,以及发动机良好的加速性能,飞行性能要高于第三代战斗机,但其机载电子设备和座舱显示设备相对来讲要落后许多,且不具隐身性能。该机有多种改型,包括苏-27P单座陆基型、苏-27UB串列双座教练型、苏-27K舰载战斗/攻击型、苏-27KU并列双座战斗轰炸型、P-42(由苏-27专门改装的飞机,创造了31项官方世界纪录)等。至1992年,独联体国家已装备了300多架苏-27飞机,目前生产的飞机主要用于出口。 动力装置 2台留里卡设计局的AL-31F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静推力77千牛,加力推力可达122.6千牛。带有数字式燃油调节系统。 主要机载设备 相干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边跟踪边扫描和下视/下射能力,可同时攻击2个目标,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综合火控系统将雷达、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激光侧距仪与头盔显示器协同起来,并显示在广角平视显示器上。"警笛"3全向雷达告警系统,箔条/干扰条投放设备等。 武器 机身右侧机翼边条上方装有1门30毫米GSH-301机炮,备弹150发。该机最多可以挂10枚空空导弹,包括R-27R短距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R-271短距红外空空导弹、R-27ER长距半主动雷达制导和R-27ET红外空空导弹、以及R-73A和R-60、R-33近距红外空空导弹等。对地攻击时可带机炮吊舱、各种炸弹、火箭发射巢等。
第3个回答  2014-05-02
苏27虽然是3代战机,但有超越其他3代战机的气动布局,机动能力上优与其他3代战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