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念都是妄。以念止念,以智去智,更是虚妄大妄。犹以火灭火,以水堵水。要能止念去智,用之则鼓,休

则灭,自如于掌上。念平智静之时,空明澄澈烟云消散之际,运之以气,行之以风,或徐徐泰和,或劲草疾健……

修道人第一要善,在斩除杂念,再使念念归正念,由正念而止念,由止念而无念,正所谓「一念不生,寂然不动」者是。当入坐时,杂念最难除,万念纷纭,莫可止极。愈除愈不得除,愈止愈不得止,有如抽刀断水更流者是。对此先可用斩截工夫!妄念起於识根,将识根斩截,则自对境无心,或转议成智,则自对境无妄。妄念之生,在於妄尘;欲减妄尘,先净六根。六根清净解脱,则无六尘;六尘即无,则无六识;六识既无,则自真心现前,而妄想杂念,亦自不消而无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01
这段文字表达的是佛教中的一种哲学观点,即“念”是虚妄的,不应该被追逐或执着。以念止念或以智去智的方式,被视为是更大的虚妄。类似于以火灭火或以水堵水,这些方法都只是暂时缓解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因此,这段文字主张我们应该放下所有的念想,不要追逐任何东西,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越。在使用这种哲学观点时,应该适度地运用自己的智慧,而不是过度依赖任何一种想法或方法。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表达的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需要修行者放下执念,超越自我,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