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拼音没有发明之前,汉字读音是怎样标注和传承的

如题所述

在汉语拼音没有发明之前,汉字读音的标注和传承,主要可分三大类:
第一类是用汉字记音,从前流行过直音法和反切法两种方法。
直音法:是用一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如“仁,音人”。
反切法:反切开始于东汉,这种方法是采用两个字拼合起来为另一个字注音,即前一个字采用它的发声部分,称为反切上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后一个字采用它的收声部分,称为反切下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取反切上字的韵母和声调,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比如“气,去既切”,“去”是反切上字,与被注音字“气”的声母相同,“既”是反切下字,与被注音字“气”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再如“丕,敷悲切”。
第二类是用创制于五四运动前后的“注音字母”(后来改称注音符号),注音字母改变了过去用汉字标音的方法,是研究语音标音方法的一大进步。注音字母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前数十年中不论在识字和推广“国语”(即今普通话)各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类是用拼音字母来给汉字注音和记录汉语,有威妥玛式方案、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简称“国罗”)、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和《汉语拼音方案》等。此外还有用国际音标来记录语音的。采用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和记录汉语,结果是准确快捷,可避免前两种方法的不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07
在汉语拼音没有发明之前,汉字读音的标注和传承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 直音: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然而,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那么注了音也读不出来。
2. 反切: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这种方法用起来较为方便。
3. 注音字母:这是我国现在主要的汉字注音方式。在汉语拼音发明之前,我国没有拼音字母,采用上述两种方式给汉字注音。后来,周有光先生在其所著书籍中提出了新的注音方式,即采用两个汉字组合的方式给汉字注音,这种方式简单易学,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上是关于在汉语拼音没有发明之前,汉字读音是怎样标注和传承的具体信息,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2个回答  2018-01-25
在汉语拼音没有发明之前,汉字读音通过直音(用一个同音的汉字)、反切(用一个字的声母与另一个字的韵母注出字音)、注音字母等办法来标注和传承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