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电影哪一部最好看?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我觉得1992年版的《呼啸山庄》最好看。《呼啸山庄》这本经典著作拍成多个版本的电视剧和电影,而电影一共有五部,每一部都对这本小说都有不同的诠释方式。39版和92版无论在制作上还是内核诠释都堪称经典,但我还最更喜欢92版。

92版《呼啸山庄》以艾米莉的旁白为引导,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比起39版弱化希斯克里夫的复仇92版在希斯克里夫的复仇中走向高潮,由世俗等级引发的爱情悲剧在男主的一步步复仇中延伸到下一代,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对黑暗制度的抨击,这也是比较契合原著的。

而39版在原著上有很大的改动,对剧情有一定的删减,阴郁的色调,深情的配音都在诉说凄美的爱情故事,希斯克里夫的复仇在片中被弱化许多,爱情的无可奈何弱化了原著的中心思想。而我个人还是更喜欢92版的定位,爱情是整个故事的承载体,衍生出来的世俗,等级以及一系列悲剧都值得思考。

92版《呼啸山庄》将希斯克里夫从人到鬼再到人的过渡做的非常好。前期男主和女主的甜蜜相处,中期亨德雷对希斯克里夫的变本加厉,世俗等级制度横在两人面前,而女主对上流生活的无法割舍则是男主最终黑化的导火索,后期女主抑郁而终,画眉山庄与呼啸山庄都受到了希斯克里夫的报复,下一代也被囊如希斯克里夫的算计中,而也是下一代之间的爱情让希斯克里夫重拾人性。

我始终觉得小说《呼啸山庄》讲述的凄美爱情故事让人动容,而更多的是展现的残酷现实让人思考良久。92版的也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男主的一步步复仇,让观众大呼过瘾,也不禁让人思考,门当户对到底是错还是对,复杂的人性让人摸不着头脑,相比起39版单一的爱情主题92更有值得思考的地方。我个人还是更喜欢92版,也让整部影片更加丰满,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剧中的角色也因剧情而丰满,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色,鲜活生动。

39年版的是第一部电影改编版,即使饱受赞誉,摄影师也这部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但年代久远,就黑白的电影制作而言虽然是黑白电影中的佼佼者但在视觉效果上就没有92版的舒适。夸张的台词表达都让人更喜欢92版。可以说39版的电影原声口音很经典,也绝对是练习口语发音的优秀素材,但讲真现在哪有外国人这样讲话?

最经典的不一定最好看的,好看的电影要符合观众的胃口,在上世纪中世纪可以说39版是最好看的,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觉得92版是最好看的。时代性不是对优劣的判别,而是思想观点上的不同。

电影可以在情节上复制原著,但翻拍原著的原因更多是小说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我最喜欢92版也是因为92版更符合我对小说的理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7

小说《呼啸山庄》到现在改编过的电影总共有5部,而其中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39版和92版。而我认为92版的要更好看一点。

这本小说是在大学时期读过的,有幸在比较文学毕业论文期间做了这个作品的评析。故事中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和他与凯瑟琳的爱情,始终被奉为一段经典。但时隔多年再看,却发现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复仇与爱情,还有更多的内容在通过主人公向我们传达。 

39版的故事在上一代的恩怨基本平息之后便戛然而止,而92版则是剑走偏锋,在电影的首尾由艾米粒的旁白进行叙述。《呼啸山庄》的人物关系本就错综复杂,小说通过Lockwood这个无关紧要的房客视角来亲历这一切,中间又通过老仆人的回忆来做衔接,甚至中间穿插了Isabella写信来记述等多人叙述的结构,小说本身结构就有点复杂。其实,这正是艾米莉故意隐藏自己的“声音”借由不同人称视角来发声。

而92版的电影中,不仅在前后增加了艾米莉的的旁白,同时将人物之间的关系刻画的更为细腻。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而不得,对于下一代之间珍贵情感的感动和不忍摧残。将希斯克利夫这个人物的形象,在电影屏幕上更为饱满的展现出来。恩怨纠葛总有平息的一天,下一代的生活不应该始终活在上一辈的阴影笼罩之下。

第2个回答  2019-01-06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从问世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欢迎,这部作品一次又一次被影视化搬上荧幕,至今电影已有近十部,电视剧也有两部了,不论美国英国法国或是意大利,各个国家的导演都钟情于它。而对于我来说最熟悉的一版电影,就要属英国的2009年科奇·吉尔佐执导的《呼啸山庄》。

2009年这一版里面的男主角希斯克利夫的扮演者也是老熟人了,我们的汤姆·哈迪“汤老师”,把希斯克利夫那股子不羁的野劲儿完美释放出来,令人印象深刻。这一次的女主角凯瑟琳由夏洛特·莱李扮演,不得不说真的好美,没有什么多余的言辞了,就是美。说个题外话,汤姆·哈迪和夏洛特·莱李也正是因此戏结缘,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幸福至今。

导演将贵族山庄的典雅完全的表现出来了,细腻的镜头语言,精美的服饰和布景,山庄里矜气娇贵的小姐公子们,还有野孩子希斯克利夫,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画卷缓缓在眼前展开。《呼啸山庄》是一个有关复仇的故事,那时候资产阶级矛盾尖锐,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让下层劳动人民苦不堪言,于是希斯克利夫这个形象作为一个的美好愿景诞生了,他复仇得异常顺利,并且将那些万恶的资本家踩在了脚下。影片客观冷静地展现出了男主人公受到压迫之后阴暗的心理,他毁灭式的破坏了两个家庭,差点让两代人的幸福全部被毁。这就是他想要的吗?难怪希斯克利夫最后会绝食而死,他是对世界失望还是对自己失望呢?

第3个回答  2018-12-04

目前为止由《呼啸山庄》小说改编而来的影片有多种版本,但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1939年版的了,虽然当时制作水平比较落后,却成为一部经典剧作。影片的黑白色调将爱情渲染的更加出色有意境,主人公的精湛演绎使得观众代入感极强,采用较为悬疑的拍摄手法,为影片涂上了一层神秘气息,而且基于是《呼啸山庄》的首次改编,因此该片受欢迎程度也是极高的。

电影《呼啸山庄》改编自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同名小说,艾米莉善于采用戏剧化方式进行描写,然而早在那个年代,他一改以往枯燥乏味单一的写作手法,却并能受到众人待见,甚至被传统作家认为这是可笑的。艾米莉也并未因所有压力和抨击而放弃挣扎,最后她的作品终于得到认可,并且成为日后的主流派风格,到如今已是一部经久不衰的作品,艾米莉也拥有了更多的爱慕者和书粉。

电影的开篇,可以说是带有一定的玄幻色彩的,通过管家叙事而引出主题,在当时写作平实简单的大环境下,这种写作手法无疑是文学领域的一股清流,也正是因为《呼啸山庄》的出世,才使得文学创新得到了一定提升。电影情节以人述说故事而展开,这种方式与泰坦尼克号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且倒叙的方式对于观众而言更具有诱惑力,足够吊人胃口,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也随之加深。

电影《呼啸山庄》中讲述了男主为爱复仇的故事,对于男主的爱,有人认为是无私执着的,甚至认为报复是理所当然的,而许多人对于男主为一己私欲,而残害其他人的行为是不予理解的,并且称为是爱的心里扭曲,的确,影片中主人公们爱的多热烈,报复就有多残忍。1939年版本的《呼啸山庄》,影片全程只呈现黑白画面,而且质感也一言难尽,但正是因为影片的略显粗糙,致使影片感十足,反而真实感人,观众也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之语。

电影《呼啸山庄》的成功离不开演员的演技贡献,1939年版中的男女主角颜值自然足够撑起一部影片,尤其是女主与原著贴合度较高,两人演技爆发,使观众可以与他们产生共鸣,男主饰演者劳伦斯·奥利弗更是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如此殊荣,足以证明演员对影片的贡献功不可没。

1939年版本的《呼啸山庄》是该同名小说的首次改编,重视程度也自然是不同的,那时候的制作都较为良心,在拍摄影片的同时,非常尊重原著作品的创意,因此我们看到的这一版电影是离作者心声最近的,在之后的改编影片中,难免为了重点体现某种形象而导致一些韵味缺失。

《呼啸山庄》虽然讲述了一段复仇爱恨交加的故事,但影片其中想要表达的爱情真谛却很明了,复仇是一把双刃剑,害人害已,并非最好的解决方式,对待爱情的态度至关重要,这样极端自私的爱并不可取。

第4个回答  2019-02-27

关于原著《呼啸山庄》改编的电影一共有五部,而在这五部中最贴近原著的是1939年版本的,虽然当时的制作水平跟现在来比相差很远,画面也是黑白色的,但是黑白色调的画面给观众留足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1939年电影版本的《呼啸山庄》是对原著《呼啸山庄》的首次改编,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大部分的情节都是非常贴合原著的,虽然电影的画质较为粗糙,但是朴实的画面让影片很有质感。读过原著会觉得书中叙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都比较冷漠,所以电影中的画面和剧情也将书中的人物性格表达的很完整,让看电影版的《呼啸山庄》也能感觉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绝望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1939年的《呼啸山庄》的男女主角表演和形态都非常符合原著中的主人公,而且影片采取的悬疑片的拍摄手法,在加上黑白的画面色调,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电影中也给了观众极大的想象空间。因为镜头和色调的运用1939版的《呼啸山庄》还获得了第十二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和第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荣誉奖,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经典电影。

通常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都往往会忽略主人公的人物性格,但是电影版的《呼啸山庄》人物性格都跟原著中所描绘的主人公性格很贴近,尤其是女主角凯西,影片着重刻画了她的心理感情变化,让人感受到她虽然十分真心的爱着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但是她却放不下自己一边拥有的富贵生活的矛盾心情。女主的精湛演技让观众随着她的感情变化而变化,在为她纠结的同时也不免对这对悲惨的爱情故事而充满可惜之情。

导演在影片中经常以女主角的视角来讲述男女人公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所以观众也能随着女主角对待这份感情的复杂和矛盾的心情而感同身受,从而更好的让人加深对影片的理解,加深对故事中男女主人公藏在内心深处的感情变化的理解。

除了电影刻画人物性格的精彩之处外,影片中运用镜头的方式也让观众加深了对电影的印象,镜头不是采取的传统单一的镜头模式,而是用全身镜头多一些,最大程度的让观众的视野开阔,增加影片完整性的同时也让观众进一步加深对影片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