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儒学并列的墨学为何消失?当今世上还有真正的墨者吗?

如题所述

春秋战国乱悠悠,周天子所创立的分封体系,在周平王东迁之后,脆如一张白纸,天下分崩离析,而天下大乱之年代,必是奇才辈出之时,这段岁月,也是史学家们口中的“思想的黄金年代”。

伟大的儒家思想在此时诞生,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等等诸子百家,也是百花齐放,在中原大地上“同台竞技”。

其中表现力最强的,便是儒墨两家,号称两大“显学”。儒家我们不谈,传承千年,被立正统,人人清楚。墨家却在历史长河当中销声匿迹,鼎盛几百年,《史记》当中仅被寥寥记载二十四字,扑朔成谜。宛如人间蒸发一般,如果不是清末出土的几份文卷,或许人们至今都不知道这个神秘的思想学派。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这样记载墨家“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那么当年和儒学并列的墨学为何消失,当今世上还有真正的墨者吗?要想透彻了解墨学消失的原因,还得从墨家宣扬的思想说起,墨家的思想可归结为二十个字:“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

一、我们先从墨家主要的思想主张来看墨家消亡的主要原因。

1、“兼爱”、“非攻”-超前的“共产主义”,不适用当时的历史现实。

国与国之相争,家与家之相篡,皆为不相爱而生也。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尔虞我诈,日日打仗,墨子指出这都是大家不相爱的结果。

所谓兼爱,则是无差别的爱,如果你身上只有一个馒头,母亲饿了、街上看到的乞丐也饿了,这两人同时在你面前,那么你得将这个馒头掰开,一人一半。同样,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都应该和睦相处,不分彼此。

“兼爱”这一思想太过超前,即使是生产力发达的现在,依旧无法实现,个人认为这种思想比“共产主义”还要超前一个档次,因为它的实现,需要世界上都是“大善人”,完全违背自然法则。

至于“非攻”,不少人应该看过一篇文言文《墨子·公输》,期间就介绍墨子为了制止强楚伐弱宋,与鲁班斗法的故事。大国吞并小国,强者捕食弱者,天地之理,墨子的“非攻”思想以及帮助弱国的行为,引起当时强大国家的极其不满。

2、“尚贤”-欲求“公平公正”,触及贵族等级观念。

尊卑有序,西汉《礼记》当中的这则思想,便是继承孔圣人处。在春秋战国这等未开化的半奴隶半封建社会,连号称“圣人”孔子都跳脱不开尊卑的枷锁,其它贵族焉能跳出?“淳于髡”、“百里奚”,身份低贱之人,无论你多有才,都是贵族眼中的奴隶。

 

墨家尚贤倡导贵无常贵、贱无常贱,评人只论是否有才。这点在当时颇受风靡,贵族既有秦穆公之贤,又有战国四公子之礼。不过虽然有少量贵族推举尚贤,但大部分贵族依旧觉得身份卑贱不可改变。

墨家的尚贤思想,在当时也受到许多贵族的排挤,孟子甚至还抨击过这一点。

3、“尚同”-莫须有触及统治阶级利益

所谓尚同,则是在“尚贤”基础上推举能统一天下人行为的“君主”,其核心思想,与尧舜禹时相当。

墨子提出,想要根治这天下大乱的时代,最重要的就是统一人们的思想。而判断思想是否统一的标准,则是下级服从上级,也就是君主服从上天,国民才能服从君主。而判断君主到底有没有服从上天,则是看该国家一年是否有灾祸发生,如果风调雨顺,那就说明君主服从了上天;如果干旱洪涝,则说明君主没有服从上天,国民也就不能服从君主。

依照现在的科学眼光,风调雨顺全靠自然调节,墨家尚同的思想莫须有地触及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颇得百姓爱戴,却不为统治者所容。

二、墨家思想并不符合当时的历史现实,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矛盾,同时,墨家思想在实践中一度危及统治势力,为历代君王所摒弃。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在《韩非子》当中,法家韩非就曾指出儒家以及墨家对于统治者的危害之处。其中的“侠”,便是指的墨家组织。

墨家组织纪律严明、组织严密,首领称“巨子”,代代相传,由贤者担任。巨子以身作则,各国做官的墨门弟子必须宣传本门学说,如果行不通,就采取辞职。除此之外,巨子在墨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甚至超越君主。

《吕氏春秋》中有这么一则小故事:秦惠文王时期,墨家巨子的儿子杀了人,按照秦朝律法应当治罪,但文王看他是墨家巨子的儿子,便下令饶了此人,结果此人回家之后被墨家巨子按照墨门法规处死了。由此可见,墨家学派绝对是非常危险的组织,众弟子不听君王命令,只听巨子。

救助弱国,上刀山下火海,这些弟子也在所不惜,非常可怕。为了让其不在民间传播,不少国家甚至抵制墨家学说。

三、历史的选择:儒墨碰撞,墨家消亡

墨家之所以消亡,既由于思想太过超前,也因为当时封建制度无法改变。墨家大部分都是底层人士,在举手反抗、反驳贵族利益的同时,也给他们招来了杀身之祸。

西汉时期,墨家弟子大大减少,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墨家也就随之而消失了。更有甚者,儒墨之争太过火热,促使儒家盛行之后对墨学进行疯狂打压,墨家大部分思想典籍都在西汉被焚毁,所留下来的,除了《史记》当中寥寥二十四字的介绍,也仅仅只有后人整理出的一部《墨子》而已。

从现在来看,真正传承墨家具体思想的,当世恐怕真的没有,但墨家的一些精神,已经深入人心。

节用、尚贤,这些都是现代人所推崇的优秀品质。除此之外,墨家的“自然科学观”也是后人的宝贵财富。墨者擅于创造,能力不下大名鼎鼎的鲁班,在《墨经》当中,记载了小孔成像、杠杆原理等多种自然科学理论。

最后可以放肆地开个玩笑,学土木工程、建造建筑的你,或许也能算上“半个墨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6
墨学并没有消失,而真正的墨者有没有还是没有发现的,因为如果说墨学的消失,可能就不会有墨子这样的人了,所以说应该还是有墨学的存在。
第2个回答  2020-03-16
因为墨学并不符合当时封建统治者的治理思想,而且因为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导致了墨学的消失,现在应该没有真正的墨者在世上了。
第3个回答  2020-03-16
这和他们的思想和现在的主流社会不相符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现在社会上没有真正的墨者了。
第4个回答  2021-08-31
现在有余尚贤因为我就叫余尚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