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哪些?

如题所述

2018年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规模及市场趋势分析 高新区优势不断增强

全国国家级高新区达168个 东部地区优势明显

国家级高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或者各地政府建立,国务院批准升级的为发展高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特定区域。主要依靠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区域经济实力、地理位置以及对外开放等优势,集中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的高新技术产业。

198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随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优势和实力不断突出,以及国家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国家加快了国家级高新区的批复。

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仅为54个,至2017年底达到了156个,随着2018年3月国务院批准又同意12个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达到168个。十年间增加了112个,远高于2008年前二十年的增长。

从国家级高新区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该区域的7省3市集中了70个国家级高新区,约占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的42%,区域内的江苏、广东、山东分布以17、14、13个国家级高新区是数量位列全国前三;中部6省以43个国家级高新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湖北达到12个,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此外西部地区也表现突出,达到39个,仅次于中部第一4个。从国家级高新区地域分布来看,正逐渐趋于均衡。

国家级高新区赶超国家经开区,优势不断增强

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统称为国家级开发区,二者共同作为国家产业战略发展引导和宏观经济增长的引擎,改革开放以来,对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实力的提升、产业的聚集和转型升级均产生了巨大的贡献。

从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各自发展情况来看,早前,国家级经开区发展迅速,数量从2006年的49个增长至2014年的218个,而国家级高新区相对缓慢,从2006年的54个增长至2014年115个;2014年以后,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基本稳定,在2015年达到219个,至今未有增加。而国家级高新区则发展迅速,2015-2018年四年间从增长了53个,达到168个。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数量差距不断减少。

国家高新区数量的迅速增长得益于整体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14年国家高新区总产值为6.96万亿元,低于国家经开区的7.65万亿元;2015年国家级高新区以8.07万亿元的总产值实现赶超,且距离正在逐渐加大,到2017年国家级高新区产值达到9.52万亿元,较国家级经开区多0.41万亿元。预计随着国家级经开区数量的稳定,以及国家级高新区的持续发展,二者产值规模不断拉大将成为常态,国家家高新区的规模优势将持续凸显。

从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竞争情况来看,国家级高新区的优势更是非常突出。根据2018年12月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竞争力百强研究白皮书》显示,百强榜单中,国家级高新区以66个上榜量占据绝对优势;榜单前10名中,高新区8个,经开区2个;前20名中高新区14个,经开区6个。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产业园区开发商典型商业模式与设计策略分析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7

截止2022年7月,中国共有17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产业及配套设施相对成熟完善的开发区有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第2个回答  2019-03-24
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 1、 中关村科技园区 28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 29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0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1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 32 、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3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4、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8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35、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9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36、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7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 、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8、 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2、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9、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3、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0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4、 广州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1、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5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2、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6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3、 包头稀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7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4、 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8、 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5 、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6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7、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1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8、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9 、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3、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0、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4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1、 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国电谷 25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2 、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6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53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7 、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 54 、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