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时候的语言并没有统一,人们是怎么交流的?

如题所述

在古代的时候其实是有官话的,像我们今天说普遍使用的普通话,就相当于是古代的时候他们说要求官员他们学习的官话,因为以前的人们是想要入朝为官的话,他们首先要学习官话,所以当时的朝廷人们是不用担心没有办法沟通的。

但是因为官员他们是需要到各个地方进行任职的,所以各个地方是需要各个地方的方言,那这样子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语言不通的情况,而之前的柳宗元到柳州进行任职的时候,他也是听不懂当时柳州的方言的,所以当时柳宗元他进行判案的时候,是请了翻译来对那些人们说的话进行翻译,然后进行判案,所以古代其实很早就出现了翻译这一些人。

还有就是因为古代的相对来说是比较封闭的,有些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离开他生活的村庄,所以因为他生活的地方非常的狭窄,他就不需要学习多种语言去和别人进行沟通,只需要待在这个地方,说他们当地的方言就足够他一辈子使用的了,而如果说是一些人他需要到其他地方进行谋生或者是任职的话,他们会选择请其他的翻译来帮助他们和其他人沟通。

所以在以前的语言没有统一的情况下官员想要入朝是需要学官话,而皇帝接见那些使者的时候是有人给皇帝翻译,如果说一些商人出远门去做生意的话他们也会请翻译来传达自己的意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4

      语言是人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历史的演变发展,语言从古至今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很多民族随着历史发展,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为了各个民族更好的交流沟通,实现民族大团结,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普通话“,那么在古时候,在全国甚至都没能实现大统一的时候,人们又是怎么交流的呢?

     在古代的时候,各个小国之间沟通一直都非常麻烦。秦始皇还未统一以前,中原领土都被分为很多小的国家,一些少数民族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其实早在西周的时候商品交易就已经是变得非常的发达了,因此那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所谓翻译官这个职位了,但是那时候的翻译水平并没有那么先进,每次翻译都是需要翻译好几遍,而且需要好多人进行来回翻译,非常的麻烦。

      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下令要求统一文字,也就是从这之后全国上下才开始使用统一的语言。这个时候国内的语言也是基本一致了,在西汉的时候,长期受到匈奴不定期的会进行骚扰,所以想要和其他国家合作,一起对付匈奴,因此就派出了张骞出使西域,并因此开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为了更好的和各个不同地方的人们沟通,肯定需要精通翻译的人,在那时候就出现了许多的翻译。

      古代如果你想入朝堂当官,就一定要把官话说好,这是一位科举有一关叫殿试,是由皇上来面试考生的,考生要想跟皇上交流,就一定要先把练习好。由此可见只有国家实现统一才能够真正实现文化语言的交流沟通。语言对人与人之间沟通起着重要作用,即使是在现在,普通话也有专门的检验标准。想要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就要拿到普通话证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24
可能是靠文字这个东西交流的。毕竟那时候也没有普通话。
第3个回答  2019-11-24
秦朝统一全国之前,西周的君臣之间的沟通交流靠中间的翻译官传递沟通。
第4个回答  2019-12-02
人们在古时候是有官话的,人们都会学习官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