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有什么特征?

如题所述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是地空导弹系列中体积最小、重量最轻、射程最近、射高最小的一种轻型防空武器,主要配备于作战地域前沿或重要设施的防空区域,主要打击对象是低空、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和武装直升机。

低空飞行是指1000米以下,超低空飞行则指10~100米高度。低空和超低空多在雷达盲区之内,地形较为复杂,利于飞机、直升机隐蔽接敌。同时,由于地空导弹的最小射高和射程往往难以覆盖这一区域,从而为敌机突防留下了一块空白区域。70年代以来,越南战争、中东战争、马岛战争和海湾战争中都成功地利用了低空、超低空突防的战术,有人将之称为“一树之高”的进攻战术。

越南战争中,1972年以前,平均每10枚地空导弹就能击落一架来袭的美军飞机;1972年以后,由于采用了低空、超低空突防战术,平均每130枚地空导弹才能击落一架飞机。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上百架飞机以掠海面10米的高度飞过地中海,又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在雷达盲区中飞行,直奔埃及的9个军用机场,结果300架战斗机被击毁于地面。海湾战争中,F-117A战斗机以50米高度飞临目标上空投弹,从而大大提高了激光制导炸弹的命中精度。

空中目标在战术上采取的新的变化,必然影响武器发展的相应变化。飞机、直升机以10~1000米高度进行低空、超低空飞行,再用射程250公里、重达10吨有余、长约17米的大型中高空地空导弹攻击显然不妥。为此,从70年代以后,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便应运而生。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已经发展了三代:第一代是美国的“红眼”和苏联的SA-7;第二代是美国的“毒刺”、英国的“吹管”和瑞典的RBS-70;第三代是美国的“毒刺”改进型、法国的“西北风”和英国的“标枪”、“星光”。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一般采用专门的发射器进行肩扛发射,发射器为一次使用型;导弹长约1米左右,最长达1.5米;弹重10公斤左右,最重15公斤;有效射程为2~7公里;有效射高也为2~5公里;飞行速度2600千米/小时左右,个别能达4~6;动力装置多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射时用助推火箭发射,离发射筒数米后主航发动机启动。这种导弹具有小巧、轻便、隐蔽发射的特点,在历次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据说阿富汗游击队用它击落了500多架飞机和直升机。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