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买卖交易用的是银子,那么多银子都去哪了?

如题所述

首先要说一下,中国古代很长时间内主要货币是铜钱,直到明清白银才成为货币。而且古代那点白银和现在的白银产量比起来微不足道,并不算多。因为古典小说、武侠小说、古装电视剧里古人经常用银子,所以很多人觉得中国古代一直用白银当货币。不过实际上在明朝以前,中国的主要流通货币是铜钱,而白银仅仅是作为值钱的贵金属,在大宗交易中才出现。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白银产量不高,在唐代以前白银总产量不过1400吨左右,不能满足流通所需造成的。而两宋时期白银产量虽然上升,累计生产了大约4000吨白银,但是很大部分作为岁贡流入辽、金,进入市面的并不多。明朝以后,随着对外贸易大量来自日本、美洲白银的流入(据不完全统计,从16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里,大约有2万多吨白银流入。),白银终于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流通货币。不过在此后中国由入超变成出超,加上鸦片战争以后多次赔款,又有大量白银流失,因此实际上到清末,国内的白银总存量不过1、2万吨的样子。

要说一下的是,在进入现代以后由于白银提炼技术的提高,白银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比如以2004年为例,当年中国全年白银产量是5637吨,超过了宋代以前中国白银总产量。所以古代流传下来的白银和当今白银总量相比只占很小部分。

这些古代白银一部分散落民间,以银元、银锭、银首饰的方式流传下来。因为这些古代白银有一定文物价值或者是纪念价值,所以大部分被广大民众收藏,比如光银元就有很多人专门收藏,据说存世量达到了8000万枚之多。一部分因为殉葬、人为埋藏等各种原因至今下落不明,比如此前不久发现的张献忠沉银就是一例,相信并非个例,在以后可能会发现类似的藏银。还有一部分则成为国家储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流传至今的白银到现在的不少,只不过大多成为私人收藏,而现代白银流通量又太大,所以毫不起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2
古代交易用的银子大多是流通的一些碎银,真正大量的银子其实都在国库里,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储备保存着。
第2个回答  2020-11-12
题主所说的银子涉及两个方面:文物方面和物品方面。一、文物银子:1、国家收藏,2、流失海外,3、民众自藏,4、回炉铸造。二、物品银子一直都没很明显地减少,市面上的银饰银用品不比古代少,甚至更多。
第3个回答  2020-11-12
其实银子的作用和我们现在用的人民币是一样的。它只是作为一个货币流通的方式,大部分的都会被存入当时的银行。有少部分留在家里急用。
第4个回答  2021-05-20
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用金银当货币呢为什么清代和元代都用金银呢这证明现在的社会没有古人能古人用金银当货币也是一种方法金银不管那个朝代都能用得上是不可缺少的那怕几亿年后纸币不能用金银照样用得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