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自毁长城、目光如炬,其故事说的是哪些人物?

如题所述

在成语词典中,自毁长城的解释是“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者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而目光如炬的意思是“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这两个成语都是出自于《南史·檀道济传》,和南北朝的一代名将檀道济有关。

檀道济,出身寒门,从小父母双亡,长大之后参加了谢玄创建的北府兵,成为了刘裕的部下。在刘裕平定桓玄之乱的时候大放异彩,被刘裕重用。

公元四百一十六年,作为刘裕的副手,跟随刘裕攻打后秦,攻下了洛阳、潼关等地,随后又联合王镇恶(前秦丞相王猛之子)攻下了后秦首都长安城,灭掉了后秦,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四百二十年,刘裕接受晋室“禅让”,登基称帝,建立刘宋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宋武帝,檀道济作为刘宋的开国元勋,也被委以重任,担任镇北将军,负责攻略北魏。

公元四百二十二年,叱咤风云一生的刘裕染上重病,不久便撒手人寰,在弥留之际,将太子刘义符托付给自己的心腹大臣檀道济等人,可是刘义符继位之后,只知吃喝玩乐,北魏进攻竟不派大军抵御,还是依旧我行我素,檀道济等人见此,便废掉了宋少帝刘义符,拥立宜都王刘义隆为帝,这就是那位“元嘉草草”的宋文帝。

后来,宋文帝为了巩固皇位,杀掉了把持朝政的权臣徐羡之、傅亮等人,又讨伐割据荆州的谢晦,前期因为准备不足,讨伐之事不顺,宋文帝刘义隆决定启用镇守北方的名将檀道济率军讨伐谢晦,谢晦听说是战无不胜的檀道济率军讨伐,人心动荡,一触即溃,谢晦被杀。

谢晦、徐羡之、傅亮等人都是当年和檀道济一起废黜宋少帝刘义符,拥立宋文帝刘义隆的人,现在前面的三位都已经被杀,檀道济虽然被宋文帝加封,但是如果檀道济有足够的大局观就应该知道,这时候到了急流勇退的时候了,不然宋文帝迟早会对自己动手。不过,很遗憾,檀道济没有。

在谢晦死后,檀道济大大方方的接受了宋文帝的加封——都督江州、荆州、豫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位极人臣。

公元四百三十年,宋文帝派出到彦之北伐北魏,这就是第一次元嘉北伐,到彦之先胜后败,北魏军长驱直入,进逼滑台。此时,宋文帝再次派出檀道济领兵,迎击北魏军,救援滑台。

可是,此时檀道济率领的部队多是此前溃败下来的宋军,粮草军备皆不足,而北魏军却士气如虹,且兵员充裕,檀道济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指挥才能,先后与魏军交战数十场,奈何寡不敌众,滑台失守,檀道济只得领兵南返。

宋文帝体弱多病,对武将的防范本就极深,此时檀道济领兵南返,本是无力救援,在宋文帝眼中却成为了“养贼自重”的表现,于是,后来宋文帝借为檀道济出征践行为由,设下伏兵,将其捉拿。

在狱中,檀道济听闻自己被扣上了谋逆的罪名,愤怒气盛,目光如炬,在顷刻间便喝掉了一壶酒,扯下头巾,愤怒地说到:“乃坏汝万里长城!”公元四百三十六年四月九日,檀道济满门被杀,次日,宋文帝为庆祝檀道济被杀,竟然大赦天下。北魏太武帝听闻檀道济被杀后,高兴得拍着桌子,说到:“道济已死,吴子不足为虑也!”

十六年后,宋文帝发动第三次元嘉北伐,结果刘宋大军一败涂地,北魏军长驱直入,达到了长江北岸,此时的宋文帝刘义隆拍着石头城的城墙,感慨说到:“若是檀道济还在,又怎会到今天的地步啊!“

可惜,此时,道济已死,刘宋长城已然崩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