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及其杭州市各区公开招聘教师,真的公平吗

如题所述

众所周知,教师是二十一世纪竞争不亚于公务员的又一职业。曾经有网友说,男的找对象就要找女老师,空闲时间多;女的找对象就要找兵哥哥,正直有责任感。随着人们对孩子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当然教师的“价值”也越来越高,家长愿意花在孩子教育上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曾经在长途车上听到家长谈到自己孩子的教育。我的家乡新开了个中学,有小学和初中,寄宿制学校,每年学费不菲,当然是私立的。小学和初中现在是义务教育,可以说,基本上是不用怎么花钱的。但是,车上的几位家长纷纷表示已经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这所学费不菲的私立学校,原因是各种各样,有的说,原来学校是放羊式的教学,有的说,别人孩子去了,自己孩子不去,会落下很多,诸如此类。家里的一位邻居,家庭状况并不是怎么好,还欠下外债,也硬是把自己的双胞胎女儿送进了这所私立学校。 另外,还有家里建议我考市里的老师的,说是某某中学只要成绩,不要后门,家长们想送礼都送不进去。说我若是进去了,他家孩子到时候就不用愁了啊~老师虽然是工资不高,但其两个大假期,确是另很多人羡慕不易的。总之,就是家长重视了孩子的教育,老师升值,孩子越来越少,老师的竞争也相应增大,更加激烈了。 很有幸,今年我参加了杭州市连续两次的教师招聘,经历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次是前几天的直接招聘,一次是这次的统一考试录用的。说实话,到现在为止,我觉得第一次招聘还是比较公平的,相对来说,至少我报上名了,至少我参加笔试了,虽然最终面试被刷掉了,虽然笔试面试成绩都没有公布。但是经历了今天的报名现场,我才知道,什么叫“公平”。 昨天还没有想好到底要报哪个学校,自己根据条件选出来的符合条件的还是不少的,所以才会犹豫不决。今天转车急匆匆赶到西湖区报名,现场一看,才知道自己多虑了,还是先来描绘一下自己的报名经过吧。 第一个(这里先不说是什么学校了,各个学校其实都是差不多的):过去问 ——老师,我想报语文。(把材料递给老师。) ——你是师范生吗? ——不是。但是研究生不是不限制吗? ——你是研究生? ——嗯,是的。 ——我不要研究生!!! ——但是…… ——跟你说了,不要研究生,不要浪费我的时间。………………无语,招聘条件明明是“本科及以上”(大家去看看招聘简章和条件吧,网上都有的),老师怎么睁眼说瞎话呢。好吧,我换一个。 第二个:——那个,老师,您这里是招语文的吧?(看了看招聘简章,心里的确有些胆怯了啊) ——嗯,是的。你是师范生吗? ——呃,不是,但是我是研究生,我是xx学校的。 ——我看下你的材料。有教师资格证吗? ——有,这是我的教师资格证,这是我的普通话证,还有…… ——你等一下,我去看看。 (等……) ——这个岗位报的人很多啊,研究生也有呢,有能力的也不少呢。(老师您从哪里看出来的?相面么?) ——老师,我可以报名吗? ——噢,报时可以报的。其他区你去过了吗?可以去其他区看看,我不建议你报。师范生上过这方面的课,我们会优先考虑师范生。(你妹啊,怎么不在招聘上写明呢?欺骗大众啊) ——老师,这个不是要经过统一笔试的么? ——嗯,是的,所以我不建议你报。师范生上过课,有过实习,考试方面你们比不上人家的。(何以见得啊) ——老师,教育学心理学我们也复习过的,而且,我们也有在中学实习啊。 ——这样啊,你可以报,但是我建议你考虑一下…… 好吧,好吧,我考虑考虑。我在想,老师是不是实在无话回答我了?还是不想理我了?还是转场吧~~真想骂人。 第三个(下半场开始了):——老师 ,我报语文。 ——我们不缺语文。 ——简章上不是有么? ——招满了! ——但是!@@#¥%%*&%¥#@!@ 任凭你说什么,老师就是低下头不理你。佩服佩服啊,更精彩的还在下面。 第四个:——老师,您这里语文要研究生吧?(不问你们招不招了) ——嗯,要的。(心中狂喜啊)你是哪个学校的?我们这个职位报了很多人了啊。 ——本科xx大学,研究生xx大学。没关系,我知道您学校好,报的人肯定多,做好了竞争的心里准备。 ——是这样,我先给你说清楚,我们学校有个老师也要考,说是两个名额,其实…… ——(我点点头)其实只要一个是吧? 这时候,来了个男老师,貌似和招聘的老师很熟啊。“语文报多少了?”“二十多个了,你要报吗?”“不是,我妹妹要报。”…… ——嗯,看你也看到了,报的人挺多的。要是想报,你填张表吧,报是可以报的~哎,没有信封了,你去台上拿个信封吧。 ——噢,好的。 (去讲台上,左看右看,人家都是来确认盖章,领准考证的,中间有个人掉了身份证,还提醒了她下,呵呵) ——老师,上面不是发信封的,是确认的。 ——噢,那你去别的学校借个吧!(这都行?!!!) ——老师,这不好吧?我不报人家学校,去跟人家要信封,这……(这不是你们的事情吗?怎么没想到这么多人?) ——这……(老师思索)你连这点儿能力都没有吗?(好吧,姐 豁出去了) (去其他学校) ——老师,不好意思,能借个信封吗? ——这个,我们是报我们学校的才有信封。你报哪个学校?去跟她们要吧~ ——噢,老师,是这样的,那边没有了,您能不能匀一个出来? ——没了我们是可以匀的,但是不是给你,你要我肯定不会给的。让他们负责人来拿吧。 (回去) ——老师,那边的老师说,要负责人去拿才会给,我们去拿不给啊。 ——谁说的?刚才我们好几个老师都是从别的学校拿的。你去告诉他,我忙着,脱不开身。(老师,你撒谎!!!老师,您不是明摆着不让我报吗?是不是太明显了点儿?差点儿说出来,不过还是忍住了,一肚子火) (再回去) ——让负责任来要,我不会给你的。 ——老师…… (低下头不理我了) 这是比较经典的四个,其他的就先不说了。第四个学校尤其过分!!! 愤怒的冲出招聘厅,什么公开招聘,都是瞎扯!!!公开招聘,有笔试,有面试,还有限制名额的吗?要是笔试成绩出来,我们心服口服。仅仅看一眼就知道别人没有能力吗?老师们都是相面大师吗?以这种方式,各种威逼利诱,各种暗示、甚至设置各种障碍不让你报名。怕了吗?怕你们内定的人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吗?怕我们的竞争力足够大吗?这种方法未免太明显、也太卑鄙了点儿吧? 本来以为只有我一个人碰到了这种现象,是因为我报名晚了才会限制,回来在微博碰到了一网友,也是如此待遇,原来是普遍的啊~国家公务员报多少人都不嫌多,这又算什么?公务员已经比较公开透明了,国家什么时候也来透明化日益竞争激烈的教师行业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4
公平是相对的。
市区水深,萧山余杭最公平。当然笔试你要是特别厉害,想暗箱也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想要资料或者了解培训可以加我私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