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特征是 ( ) A主观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宗派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特征是 ( ) A主观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宗派主义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特征是教条主义。是1931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等在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取得了中央领导地位后而推行的一整套不切合当时实际的错误路线。

直至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扩展资料: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主要表现在:

1、对革命性质、形势和阶级关系作出了错误的分析。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否认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和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实行“关门主义”,主张“进攻路线”;

2、对革命道路问题和城市斗争的方针问题提出了错误的政策。低估根据地建设和农村游击战的重要性,夸大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革命主观力量的发展,坚持“城市中心”论,号召全党准备决战;

3、在土地问题上推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极“左”政策。在组织上大搞任人唯亲的宗派主义和惩办主义,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4、在军事上强调所谓的“正规化”、“正规战”、“全线出击”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左倾冒险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表现在哪些方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0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特征是教条主义。是1931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等在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取得了中央领导地位后而推行的一整套不切合当时实际的错误路线。

直至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基本概念

1、政治上

他们在政治上夸大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把反资产阶级和反帝反封建并列;否认九一八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明显变化,把国民党统治集团看成铁板一块,把中间势力当做“最危险的敌人”,主张以主要力量打击那些所谓妥协的反革命派;

继续推行“城市中心论”,不适当地夸大城市工人运动的作用,要求红军占领城市,以实现一省数省首先胜利进而形成全国的胜利。

2、军事上

在军事上把红军的三项任务缩小为单纯的打仗一项,忽略正确的军民、军政、官兵关系的教育,要求不适当的正规化,发展了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否定敌强我弱的前提,先是推行冒险主义,后来又变为保守主义和逃跑主义。

3、组织上

在组织上他们打着反“右倾”、改造和充实各级领导机关的旗号,实行宗派主义,对不同意他们错误主张的人,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15

教条主义。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在政治上,它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超越民主革命一举夺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否认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政治的重大变化,把所有中间势力都当成“最危险的敌人”;

推行“城市中心论”,组织城市武装暴动,命令红军夺取中心城市,企图实现一省数省首先胜利而形成全国的胜利。

在军事上,先是推行冒险主义,后又转为拼命主义和逃跑主义,反对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在组织上,实行宗派主义,对不同意其错误路线的人,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它在全党统治了四年之久,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极大损失。

其纠正:

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

首先由博古作关于反对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他过分强调客观困难,把失败原因归之于反动力量的强大,而不承认主要是由于他和李德压制正确意见,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错误造成的。

接着,周恩来就军事问题作副报告,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的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同时也批评了博古和李德。

张闻天按照会前与毛泽东、王稼祥共同商量的意见,作反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比较系统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毛泽东接着作了长篇发言,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今后在军事上应采取的方针。

王稼祥、朱德、刘少奇等多数同志也相继发言,不同意博古的总结报告,同意毛泽东、张闻天提出的意见。会议最后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然后发到支部讨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6-10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特征是:教条主义;答案选择C;

社会科学方面教条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轻视实践,轻视感性认识,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

把马克思主义的书面个别词句当作僵死的教条,生搬硬套,拒绝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式主义地、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而不将上级指示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老教条主义

这种形式的教条主义由来已久,对我国来讲,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六七十年代达到顶峰,当代又复活起来。

其基本表现是:不去深入反思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不去洞穿透析历史曲折、指出在它们后面所隐藏的传统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不去冷静分析发展繁荣后面隐藏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合理因子。

一言蔽之:漠视别人的成就、淡化自己的曲折。针对发展和变化了的客观现实,他们不是不反思,而是只知道固守经典马列主义、斯大林主义甚至毛泽东思想的几乎全部的内容,抱着一成不变的思路来反思。此种态度的外在表现就是因循守旧,其必然的发展结局便是拒绝改革开放;其政策取向是:回归传统社会主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6-11
教条主义追答

不用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