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保证睡眠质量好呢??

怎样评判说睡眠质量的好坏呢?? 又该怎样确保自己的睡眠质量呢???

■提高睡眠质量有效:我们知道,睡眠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人一般需要有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并且必须保证高质量。如果睡眠的时间不足或质量不高,那么对大脑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大脑的疲劳就难以恢复,严重的可能影响大脑的功能。如果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就应适当增加睡眠的时间,并且要设法改善睡眠状况等。 按照一般的观点,睡眠是消除大脑疲劳的主要方式。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太差,就会严重影响大脑的机能,本来是很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糊涂起来。很多人患上了神经衰弱等疾病,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严重睡眠不足引发的。 总之,一个人的一中,有三分之一多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正确的良好睡眠,可调节生理机能,维持神经系统的平衡,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环。睡眠不良不足,第二天就会头错脑胀、全身无力。睡眠与健康工作和学习的关系甚为密切 ■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要适量 觉不可少睡。成年人每天睡7-8个小时就差不多了。一个人晚上睡眠6-7个小时是不够的。只有8个小时睡眠才能够使人体功能达到高峰。所以什么是适量,主要是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作为标准。人的睡眠分为慢动眼睡眠和快动眼睡眠两个时向。浓度的快动眼睡眠在记忆储存、维持组织、信息整理及新的学习、表现等都发生在快动眼睡眠的最后阶段,而快动眼睡眠通常发生在8小时睡眠期的后部,但是,我们当中大部分人的睡眠其实都是不够的,这不仅降低了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疾病。为了弥补这种普遍的睡眠不足,小睡是指每天正式睡眠醒来后再小睡20分钟,其效果比晚上早睡要好得多 * 睡觉的环境 要想晚间得良好的睡眠,注意睡前三宜三忌非常重要。三宜是睡前散步。睡觉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环境,主要是一个清静的卧室和舒适的卧具。通风是卧室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新鲜的空气比什么都重要。无论室外的温度高低,睡觉之前都应该开窗换气。选择一张舒适的床,一般以软硬适中的棕绷床或软木板的褥子为宜。枕头软硬要适中,尽量做到冬暖夏凉。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无论是每晚的睡眠还是白天的小睡都要尽量保持在同一个时间上床和起床,节假日也不例外。要进行有规律的适度的行动。 ■ 顺应生物钟 如果我们每天准时起床,定时去迎接每天早晨的阳光,那么你的生物钟就会准时运转。研究表明,这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 影响生物钟的运行的因素之一是体温。人的体温波动对生物钟的节律有很大的影响。人的体温下降就容易引起睡意,这是利用体温调节生物钟的有效方法。如果体温调节失控,就会引起睡眠生物钟发生紊乱。控制体温的方法很多,睡前洗澡,或睡前做20分钟的有氧运动等,睡觉的时候体温就会有所下降。 总之,形成习惯之后,人就会按时入睡。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是最重要的。生物钟是不能轻易破坏的,千万不要在星期六、星期天晚上不睡,白天不起,破坏了自己的生物钟■调节饮食 我们常看到有少数人在晚上大量食用咖啡、巧克力、可乐、茶等食品或饮料之后主观上没有睡眠不良的感觉,但是实验证实,他们的深度睡眠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噪音 不少青少年朋友因为经常处在某种噪声中,习惯成自然,适应了这种不良的环境。这对我们的睡眠是不利的,会减少我们浓度睡眠的时间。所以睡觉的环境应该尽量避免噪音干扰。 另外,对于容易失眠的人来说,应在有睡意的时候才上床,早早上床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只会加重心理压力。有人曾经进行过这样的试验,在某些情况下,晚睡早起,减少睡眠时间,而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睡觉时间 要想提高睡眠质量,入时间必须注意;能取得较好的睡眠质量的入睡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中午12点到1点半,凌晨2点到3点半,这时人体精力下降,反应迟缓,思维减慢,情绪低下,利于人体转入慢波睡眠,以进入甜美的梦乡。什么样的睡眠才是最好?睡眠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愉快状态。就算睡的时间短,而第二天起床能够很有精神,就表示有好的睡眠品质,但是如果在睡了很久之后仍然觉得很累,就表示睡眠质量很差. ■克服失眠心理调适方法:一保持乐观、知足长乐良好心态。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认识,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二建立有规律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正常睡—醒节律。三创造有利于入睡条件反射机制。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杯牛奶,要长期坚持,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四白天适度体育锻炼,有助晚上的入睡五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免睡觉前喝茶、饮酒等。六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可玩些放松的活动,可反复计数等,有时稍放松,反能加快入睡。七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应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睡意及睡眠时间 饮食调理对提高睡眠质量有效,由于各人情况不同,要分别对待,如饮食调理睡眠质量仍然欠佳,应就医听取医生意见.惊天地专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8
第2个回答  2014-09-07
怎样才能提高睡眠质量? 许多事情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德国格罗斯汉斯多夫睡眠障碍治疗医院院长霍尔格.海因博士为提高睡眠质量提出了六个好建议。 足部保暖:研究结果表明,双脚凉的妇女的睡眠质量比足部舒适暖和的妇女要差,海因博士建议,穿着厚袜子睡觉。 不开窗:引起人们过敏的物质和影响睡觉的噪音通过开着的窗户进入卧室。海因建议:关上窗户睡觉。 晚上不打扫卫生:清扫房间使用的喷雾剂和化学清洁剂都可能刺激呼吸道,从而影响睡眠,海因建议:只在早晨打扫卧室。 卧室里只能摆放郁金香:卧室里不能有花卉,因为它们能引起人们的过敏反应。海因建议:卧室里只允许摆放郁金香,郁金香不会有引起过敏反应的危险。 擦掉化妆品:带着化妆品睡觉会导致皮肤发炎,夜间抹香水的人,应该考虑到引发哮喘的可能性。 每天多睡15分钟:海因博士提到了一个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妇女每天所需要的睡眠时间比男子多15分钟。 要想有高质量的睡眠,请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生物钟如果每天准时起床,定时置身天早晨的日光之中,周末也不例外,那么生物钟就会准时地运转,这是提高睡眠质量最关键的一眇。 体温与光照有关的体温波动也影响人的生物节律。当体温下降以后,睡意随即来临。体温调节失控时睡眠会民生紊乱。睡前洗个澡,可在睡前做20分钟的有氧运动,临睡时体温会有所下降。 某些人大量食用咖啡、巧克力、可乐和茶后主观上没有睡眠不良的感觉,但实验证实,他们的深度睡眠均受到影响。酒精虽能助眠,但代谢过处程中它会释放一种天然的兴奋剂,破坏下半夜睡眠。 噪音人往往置身于某种噪声中,时商一长便习惯了这种环境了,却会因此减少深度睡眠的时间,所以应尽量避免噪音的干扰。 另外,对于容易失眠的人来说,应在有睡间时才上床,早早上床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只会加重心理压力,在某些情况下,晚睡早起,减少睡眠时间,反而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要想有个好睡眠,睡眠的卧具要科学选择。首先,褥子不要太柔软,一般来说,人在一个晚上要翻20-30次身。特别是刚睡着,或睡得不熟的时候,翻身可以促使睡眠。褥子太软了,难以自由翻身,会搅扰舒适睡眠。被子要软要轻。厚被子会防碍出汗,而且会压迫心脏。如果被子重重地压在身上,肌肉就难以放松,使人感到疲劳,易做噩梦。 睡眠或觉醒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它不是人为能完全自主控制的活动,而是一个被动过程。它不像人体某些活动可按人的意志,说来就来,要止则止。失眠的人常常难以诱导师自己进入睡眠而苦恼。其实早期的轻度失眠,经过自我调理的办法就常可得益,具体归纳如下: (1)平常而自然的心态。出现失眠不必过分担心,越是紧张,越是强行入睡,结果适得其反。有些人对连续多天出现失眠更是紧张不安,认为这样下去大脑得不到休息,不是短寿,也会生病。这类担心所致的过分焦虑,对睡眠本身及其健康的危害更大。 (2)寻求并消除失眠的原因。造成失眠的因素颇多,前已提及,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原因消除,失眠自愈,对因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状,要及时求医。不能认为:失眠不过是小问题,算不了病而延误治疗。 (3)身心松驰,有益睡眠。睡前到户外散步一会儿,放松一下精神,上床前或洗个沐浴,或热水泡脚,然后就寝,对顺利入眠有百利而无一害。诱导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有许多具体方法,例如:放松功,已在民间流传,可以借助。此外,再介绍两种简而易行之法: ①闭目入静法。上床之后,先合上双眼,然后把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保持与外界有些接触,虽然,精神活动仍在运作,然而,交感神经活动的张力已大大下降,诱导人体渐渐进入睡意蒙胧状态。 ②鸣天鼓法。上床后,仰卧闭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用指头弹击后脑勺,使之听到呼呼的响声。弹击的次数到自觉微累为止。停止弹击后,头慢慢靠近睡枕,两后自然安放于身之两侧,便会很快入睡了。 (4)睡眠诱导。聆听平淡而有节律的音响,例如:火车运行声、蟋蟀叫、滴水声以及春雨淅沥淅沥声音的磁带,或音乐催眠音带,有助睡眠,还可以此建立诱导睡眠的条件反射。 (5)饮热牛奶法。睡前饮一杯加糖的热牛奶,据研究表明,能增加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增加氨酸进入脑细胞,促使人脑分泌睡眠的血清素;同时牛奶中含有微量吗啡样式物质,具有镇定安神作用,从而促使人体安稳入睡。
第3个回答  2015-07-10
怎样保证良好的睡眠呢?

  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清代李渔说过:“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莎士比亚把睡眠称为“生命宴席”上的“滋补品”,“睡眠时一切精力的源泉,是病人的灵药。”巴浦洛夫称“睡眠是神经系统的镇静剂”随着年龄老化,睡眠也会老化.世界卫生组织(WHO)把”睡得香”列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指标。

  (1)做好睡前准备。睡前3小时不进食,可散洗热水澡或热水泡脚,每天定点上床。

  (2)避免兴奋过度。老年交感神经活动兴奋性增强,因此睡前应避免引起情绪激动,如不看易激动的电视节目及体育比赛。夜尿增多,影响睡眠,因此睡前不要多喝水,特别是浓咖啡易使大脑兴奋,更应少饮或不饮。

  (3)重视睡眠环境。睡眠时,卧室应暗,宁静十分重要。声音超过35分贝就使人难于入睡。室温19~20度,不冷不热于使人入睡。

  (4)睡具舒适科学。不睡软床,最好睡硬质床。针头一哑铃状为宜,仰卧取枕高5~10厘米为好。

  (5)保持正确的睡姿和睡向。从养生角度看,以右侧卧位、两脚弯曲如弓状为宜。佛教胜地普陀山卧佛便是右卧,可见1100年前古人已科学地认识睡姿。去右卧,心脏,在左不会受压,可使血流向腹部,流向肝脏,对肝代谢有利,也可使胃中食物顺利进入肠内,也利于胆囊中胆汁畅流,帮助消化,促进身体健康。有人调查,长寿老人常侧卧及仰卧交替,而以侧卧较多,沾68.3%,尤以右卧式为多。说到睡向,头南足北最好。因为地球磁场由北极到南极,人白天站立时与地球接触面小,人体的生物电(心脏的生物电)受磁场干扰小。而平卧时采取头南足北,人体细胞电流方向即与地球磁场成平行状态,人体细胞有序化,产生相应磁化效应,气血运动畅通,代谢降低,能量消耗也可减小,心脏磁场不会受到地球影响,有利于保护心脏健康。进入老年期,心脏功能逐渐减弱,这时降低心脏负担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6)睡时适当。睡眠时间大多数人每晚需7~9小时,有些人达10小时,午睡30分钟到1小时。晚间不应超过11点上床睡眠,绝对保证12点至第二天日5点睡眠的黄金时间。

  (7)睡宜冥想入静。入睡困难时,可采用入静冥想办法,也可采取易守丹田(即想肚脐周)或反复想蓝天白云景象,边默念“蓝天白云”,或连续边想边念“绿色草原,白色羊群”。只要一天中规律地动、静,实现平衡,你得精力、体力、身体会越来越好,进入良性循环。
  经常想到心理平衡“一、二、三、四、五、”即:真正重视“一个”,以健康为中心,权、名是一时的,财产是后人的,健康才是自己的。经常实践”两点“,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充分认识“三个忘记”,忘记过去、忘记年龄、忘记恩恩怨怨,注意“三个不”不要不服老、不急躁、不生气,康德说得好,“生气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努力做到“四乐”,进取有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处世求得“五然”,凡是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惕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
第4个回答  2020-08-06
想要摆脱失眠,其实不难,做好这几点,比吃药更有作用:
1,先睡心,再睡身
失眠多数是由心情焦虑引起的,而睡眠不好又会使人无精打采,心情烦躁,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甚至会影响整个人的性格和脾气。睡觉前先把生活中不愉快的事剔除出去。
2,食疗是最好的安眠药
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具有药食两用的作用,就像南瓜利尿,香蕉通便一样。也可以服用眠梦香,这是一种天然无添加的食品,每天服用一小袋,坚持一个疗程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睡眠质量。
3,睡前做这些动作
适当地进行意念调节。要找个舒服的睡觉姿势,平复情绪,尽量放松身体,均匀的腹式呼吸。默念“松——呼”,在吸气时可以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以下部位,按照顺序放松:头、颈、肩、手、胸、腹、大腿、小腿、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