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搞不懂,在二战时期,日本和德国不是轴心国吗?那为什么,日本还犯傻偷袭珍珠港,把美国扯入二战?

我一直搞不懂,在二战时期,日本和德国不是轴心国吗?那为什么,日本还犯傻偷袭珍珠港,把美国扯入二战?如果美国不参战,德国不就能统一欧洲了吗?即使日本为了向东南亚进攻,可是他也得考虑一下欧洲战局吧?

美国对日本实施财产冻结和石油禁运.给日本逼急了..

60年前的今天,即1941年12月7日,日本利用美国的和平麻痹,成功偷袭了珍珠港,美国本土第一次落下敌国的炸弹,美国也因此正式向日本宣战。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这一天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就与以前不同了。
一、日军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太平洋战场的开辟,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从总体上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和范围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一开始就是两个势均力敌的军事集团的全面对抗和大打,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则是野心大、实力小,相应地,它们发动的战争是沿着由局部战争到全面战争、在东方和西方的两个战场分别展开的。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大战在西方展开,经过1941年苏德战争使欧洲战场达到最大规模;日本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战争开始,到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大战在东方爆发, 1941年12月7日袭击珍珠港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战略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实施“南进”,向东南亚发起全面进攻,打败了美、英、荷属东印度在远东的30多万军队,相继占领泰国、马来亚、缅甸、菲律宾、荷属东印度、香港和西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夺取了3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这一地区的1.5亿人口和丰富的战略资源,亚太战场全面展开。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二、日本为什么选择珍珠港?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严重妨碍了美国在中国的利益。由于中国抗日军民的英勇斗争,致使日本久陷“中国泥潭”,其大陆政策随之逐渐破产。法西斯德国的节节胜利和《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给日本注射了一剂强心针,为了摆脱困境,日本企图以海洋政策的胜利来挽救大陆政策的失败,因而决定推行南进战略。面对日本为夺取美、英、荷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准备行动,美国为维护其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利益,对日本采取了若干限制措施。特别是1940年5月,为遏制日本的进一步扩张,美军太平洋舰队从美国西海岸移泊珍珠港,以此为基地在太平洋活动。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东距美国西海岸2090海里,西距日本3200海里,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经营已久的主要基地,也是美国和远东、西太平洋之间的海上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有“太平洋心脏”之称。珍珠港内水区面积约32平方公里,水深12到18米,可同时停泊约500艘大小舰船。基地内设施配套,装备完善,有军港、机场、航空站、油库、弹药库和修船厂等13处军事设施。这个被麦克阿瑟称作“最强大的基地”的珍珠港,的确成为了日本南下的心腹之患。后来一手导演了偷袭珍珠港事件的日本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认为,美国海军主力已经进至夏威夷,对日军南进造成严重威胁,若开战之初不予以摧毁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舰队不断加强,日本海军将难以取胜,这会极大地影响日本南进战略的实施。但如果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发起攻击,用舰载航空兵摧毁或者瘫痪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型舰船和飞机,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和参战,从而夺取战争初期的制海、制空权,就能保证日本南进的翼侧安全。而且,如果在开战之初就能击沉珍珠港的美军主力舰队,也能挫伤美国海军及美国人民的士气,消除美国依托航空母舰对日本国土、特别是对日本首都及其他大城市发动突然袭击的可能。

因而,随着日美矛盾的日趋激化,日本最终决定对美开战时确定的首要打击目标就是――珍珠港。

三、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战略抉择是正确的吗?

1941年12月7 日,日军以6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9艘驱逐舰、3艘潜艇和8艘油船组成突击编队,利用104架舰载水平轰炸机、135架舰载俯冲轰炸机、40架舰载鱼雷机和81架舰载战斗机对美军太平洋舰队的珍珠港基地进行突然袭击。整个行动持续了约2小时,日军共投掷鱼雷40枚,各种炸弹556枚,计144吨,以死伤200人、损失飞机9架和潜艇5艘的微小代价,炸沉、炸伤美军各种舰船21艘,其中战列舰8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3艘,约占在港大型舰艇总数的50%;击毁美军飞机311架,约占飞机总数的70%;美军死伤3681人之多。太平洋舰队只有4艘航空母舰和其他22艘舰船因执行任务不在港内而逃脱厄运。

从军事战略来讲,日本的偷袭是惟一正确的选择。在美日之间必有一战的情况下,面对具有巨大经济实力和战争潜力的美国,只有趁其战争机器还没有完全开动起来之前,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打击其现有的军事力量,日本才有可能赢得战争的主动权。日军偷袭珍珠港就较好地达成了预期的目的,它使美海军太平洋舰队遭受灭顶之灾,丧失了战斗力,瘫痪达半年之久,日本趁美军还未恢复元气之机,在太平洋西部和西南部顺利地实施进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02
其实虽然德国与日本同属轴心国阵营,但是二战时两国关系远不如德国与意大利,日本并不会为了德国考虑,如果二战是轴心国胜利,德国与日本也将会有战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德国人都是看不起日本人的,所以日本并不会有大程度的帮助德国追答

同时日本也过于狂妄自大,当时日本陆军陷于东亚,并不能再一次发动大型进攻了,只剩下海军,日本认为自己的国力足以支持双线作战,美国也确实是日本统一世界幻想的一个障碍,日本当时的海军战力和美国是水平相当的,所以向美国开战也是必然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6-02
我是门外汉,乱说的,不用当真。
我认为,即使日本不偷袭,美国也会介入二战,美国是不能接受欧洲统一影响其地位的。美国之所以前期不参与二战是因为战火烧不到美洲,欧洲自相残杀整好让美国大发战争财。但美国看二战打的差不多了就该到世界警察出手立威了,日本撞上了。所以你说的德国统一基本不可能,没日本偷袭珍珠港也不可能。
其二,棒子的思维不是正常人懂的。不然甲午战争怎么会发生,你可以查一下甲午战争时中日的实力对比。
第3个回答  2015-06-02
把狗打急了,狗急了跳墙,乱咬人
1939年,日本拟定了两个作战取向,分别为“南下”“北上”两个作战计划。日本起初看重苏联丰富的战争资源,拟定了入侵苏联,占领西伯利亚。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按计划,向位于中蒙边境海拉尔以南200公里的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试探性战略进攻。双方动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先进军事装备,在杂草丛生、沙丘连绵起伏的荒原上进行了一场长达4个多月激烈的交锋人类史上第一次坦克大战就发生在这里。日本由于军事思想和战术技术落后,遭到了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最惨重的失败。史称“诺门罕战役“
“北上”吃了败仗后,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就掉头策划“南下”,夺取更大的战争资源(石油)等,以便日后吞并世界储备后继资源。
南洋,当时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这就给日本南下的计划增加了困难。同时由于日美两国奉行完全对立的东亚政策,日美在东亚必然发生利益碰撞。
美国外交部警告日本马上从中国和西方资本国家在远东地区殖民地撤军。日本和美国进行半年的谈判,就在快要决裂的时候日本海军袭击珍珠港,拉开太平洋战争最终也使日本帝国主义的覆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