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的成长经历作文

如题所述

小初篇:小的时候家里就很穷,在农村的同学中家境基本上都是最差的。没有买过课外书
,两三年一套新衣服,没买过鞋子,都是妈妈自己做的,基本没吃过零食,没有买过玩具
。小学每年的学费不到100块钱但是家里也拿不出来,要问别人借,借不到就跟老师说拖两
天,过了几天还没交,班主任会让我给爸爸带话。小的时候喜欢跳舞,六一或者国庆时,
学校会排练节目。我被选上了,可是要做新衣服,我知道家里没钱给我做。你们能理解那
种感受吗?小学初中的时候还是小孩子,虽然会因为家里没钱遇到的困难而难过,但是那
时候还很幼稚,还很天真,喜欢玩,也算无忧无虑,童年也算美好。

高中篇:后来考上了市里的一中,进了实验班。需要住校。为了省钱,我们姊妹几个在学
校外面和同学合租房子做饭吃(一个月我们交的房租不到50元)。自己做的饭很卫生,很
多食材都是每周从家里带过来的,所以很省钱。但是,真的会花掉我们很多时间。后来搬
了做饭的地方,每天都要骑自行车20多分钟去做饭,来回就是50分钟,还要做饭,还要洗
碗……冬天很冷,夏天很热,我还是要骑车去做饭吃。冬天,进入做饭的房间,没有暖气
,土豆什么的都冻住了,切菜的时候手上会冒热气……高中三年买过一双棉鞋,48块钱。
这些其实没有什么,我能忍受。但是到了高三的时候,瞬间觉得时间才是最宝贵的。别人
买饭吃10几分钟就去背书了,可是我要花一个多小时做饭、在路上。很在意钱,一毛钱也
在意。一卷卫生纸、一包调料涨价了我也觉得很难过。我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后来,时间
实在紧张了,晚上我就不做饭吃了。爸爸是给了买饭的钱的,但是我舍不得用。我就啃家
里带来的干粮,喝白开水。一周回家一次,带的干粮也要吃一周,到了周四周五,那些干
粮就很干很硬了。有时候吃着吃着眼泪就会流下来。我基本不用中性笔,只用钢笔,那是
因为用墨水比较便宜。回家坐车要4块钱左右,我宁愿骑自行车花两个小时回家。只是后来
路不好了,就继续坐车了。舍不得订学习报,舍不得买学校要求的以外的学习资料。
我上高中之前基本没有出过镇子,上大学之前没有出过县城,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吃
香蕉,还是因为爸爸带我去看病给我买的。基本没碰过电脑,不会打字,没见过城里同学
说的“优盘”,没有QQ号。
在学习方面我从来都没有松懈过,我从来都觉得我要考上重点大学,我要走出农村,我要
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我要改变后代的起点。很庆幸,我考上了南大。

大学篇:上大学,第一件事,坐火车。这四年以来,我坐火车从来都是硬座,从来没含糊
过。20个小时左右的硬座,呵呵,虽然不舒服,但是我觉得我完全能hold住。大一来报名
,爸爸送我的。他说:“这特快坐着真舒服,我以前坐绿皮火车的时候都是爬火车顶或者
是蹲在地上。”
来到陌生的城市,有新奇,也有一些忐忑。很感谢南京大学,我亲爱的母校,我报道的那
天,走的是绿色通道,学费缓交,之后办理助学贷款手续。我的铺盖是学校送的,还当场
发了500块钱的新生助学金。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所以,我爸爸走的时候说他很高兴我能
考上这么好的大学,他算是比较放心了。这几年每年都会拿到助学金,给家里减轻了很多
很多经济负担。我也一直在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工作,每个月400元,偶尔会做家教、做兼
职。所以,四年来我没有向父母要过一分钱。
我差不多能想象如果没有学校的助学金,我会是什么样的心境和生活状态。我的心思可能
会花在如何挣钱、如何解决温饱上面(因为家里没有钱我也不想从家里要),而不是学习
上。有了学校的助学金,我的生活改善了很多。但是即便如此,我也一直省吃俭用,买东
西都是挑自己能买到的尽量便宜的。衣服能穿够穿就行,从来没有买过名牌,从来不去商
场买东西。每天在食堂吃饭也是算好了的,维持在十块钱左右,不能超过15块。班里秋游
春游什么的我只去过一次……同学要出去吃饭我很多次都推脱了的。用的手机还是大一时
候的,基本只有电话短信功能。可能从小没钱养成了习惯,但是,谁不想过得宽裕一点、
舒适一点呢?我现在想的是,能省则省,毕业了还要租房,房租很贵;毕业了还要还贷款
……我能解决的我就不让爸妈操心了,所以省省是好的。我知道我的父母已经给了我他们
能给的一切。这样的生活相比以前,已经好太多了。而且,我相信只要努力,会越来越好

啰里啰嗦写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人能耐心看完。这是我的生活,是我真实的感受。其
实主要表达了几点。第一,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健康的体魄、人格,即使
条件很艰苦也坚持供养我们上学;第二,感谢南大,感谢捐助的企业、校友,你们帮了我
们太多。第三,感谢贫困,让我们吃过苦,有更多的人生感受。第四,感谢自己,因为我
们的努力,才能考上这么好的学校,才会受到这么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