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读音是几声

如题所述

孙膑”的读音是:sūn bìn,第一声和第四声。

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

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齐国的霸业。明末清初有以孙膑、庞涓生平为原型的历史小说《孙庞斗志演义》,使孙庞斗智的故事广为流传。

扩展资料

人物思想成就:

孙膑主张注重将帅的选拔和培养,将帅必须具有义、仁、德、信、智、忠、敢、勇等素质,此外还要“知道”(懂得有关天、地、民、敌、阵各方面的作战规律)和“数战”(长期的作战经验)。为此,他提出了二十种致使将帅作战失败的缺点和三十二种致使将帅作战失败的情况。

军队的编制方面,孙膑主张要以地方行政组织为单位,以乡里之长作为军中长官;军队编制时要精简精良,不能滥竽充数。

君主、将帅与兵、民之间的关系方面,孙膑主张君主要充分发挥将帅的军事才能,不要横加干预;将帅要取得君主的充分信任,以便不受约束地指挥军队;将官要对士兵“视如赤子,爱之若狡童,敬之若严师”;将官要照顾士兵的利益,关心他们的疾苦,不能一味责罚。

在战术方法上,孙膑主张采用诡诈战术诱敌上钩、集中兵力以多击寡、精选锐卒进行突破、在运动战中歼敌、作战时合理运用地形、阵法,发挥长兵和弓弩的威力。此外,孙膑还专门论述了攻城战的策略和战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8

孙膑 【sūn bìn】

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扩展资料:

孙膑的以下主要观点:

1、他既主张“战胜而立”,又指出“乐兵者亡”。他认为,只能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统一,这在他那个时代无疑是正确的。但他反对滥用战争,更反对打无准备的战争,他强调“事备而后动”。

2、他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双方的力量对比,而是战争的性质,他指出“战而无义,天下无能以固且强者”。

3、他认为军队强大、战无不胜的根本在于士兵和民心。他说,“兵之胜在选卒”,对士兵应“爱之若狡童,敬之若严师”。他多次提到民心问题,并明确指出,使百姓遭受痛苦的军队会遭受失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4-18

孙膑 【sūn bìn】

孙膑(?—前316),其本名不传,今山东鄄城人,孙武后代,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少时孤苦,年长后与庞涓师从鬼谷子学习《孙子兵法》,显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诱他到魏,处以膑刑(挖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相传他晚年找了一处清静的地方,总结、研究早年所学兵法知识和自己的作战经验,撰成《孙膑兵法》89篇,另附作战图4卷,久已失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8-09

读音:[bìn]
第4个回答  2016-08-09
四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