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投射效应、刻板印象等心理会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影响我们

如题所述

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了解大量类似于“墨菲定律”的理论,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但尽管我们知道和了解很多理论,明白很多道理,但却发现它们很少能帮助我们的生活呢?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思考过这个问题吗?

我们每个人都懂得很多很多,但真正将懂得地学习地各种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却是很少。

我的答案是:

很多人都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等道理。

但在生活中并没有去践行,去真真切切的做,才导致了这些伟大的名言和理论,对我们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我想说的是“懂得了一些理论和道理”它还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践行,才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接下来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对我们工作和生活有着巨大影响的三个理论:

第一印象(首因效应)

投射效应

刻板印象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的,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的进程。

尤其我们在工作中第一次见上级领导,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着装,尽量给人一种精明干练的感觉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例如;在生活中彼此都是第一次见面的两个人,一个着装整齐干净,一个穿着邋里邋遢,甚至头发都有几天没有洗了,那么很显眼谁给我们的印象最好。

并且这种印象会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时间也会很久,进而,我们需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注意自己的着装打扮。

知道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现在我们来谈谈应该怎样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一般,第一印象包括相貌、谈吐、服饰、举止、神态,对于感知者来说都是新的信息,它对感官的刺激也比较强烈,有一种新鲜感。

拿实际的例子来说,如果你与人初次见面就不言不语,反应缓慢,给人的第一印象基本就是呆板、虚伪、不热情,即使你有很多优点,也不会有人接受;

而如果你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风趣、直率、热情,即使你身上尚有一些缺点,对方也会用自己最初留下的印象帮你掩饰短处

良好的第一印象,你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言行举止讲究文明礼貌,不讲粗话、脏话,不骂街,行为举止大方自信,待人真诚友善,说话礼貌。

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不乱用词语;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表达简明而有逻辑,避免含糊其辞,磕磕巴巴。

别人讲话时,要专注地倾听,态度谦虚,不随便打断;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与别人谈话一定要注意不要打断别人,尤其有多个人在场,耐心的倾听才能更受欢迎。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时刻注意态度谦和,说话沟通态度温和,不生硬,将更受欢迎。

在听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身体语言和话语给对方以必要的反馈;在倾听的过程中,时不时的点头或说是、对等认同语言都是给人一种好的反馈。

不追问自己不必知道或别人不想回答的事情,以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对于有些事,在你一次询问后,别人用模糊的语言回答你的问题,你就要明白,别人对于一些事情不太想回答,所以你要注意,不要刨根问底的继续追问。

仪表、举止得体

脱俗的仪表、高雅的举止、和蔼可亲的态度等是个人品格修养的重要部分。

在一个新环境里,别人对你还不完全了解,过于随便有可能引起误解,产生不良的第一印象。

当然,仪表得体并不是非要用名牌服饰,包装自己,而是穿着的衣服干净整洁有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即可,更不是过分地修饰,否则反而会,给人一种轻浮浅薄的印象。

显露自信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自信是人们对自己的才干、能力、个人修养,文化水平、健康状况、相貌等的一种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

一个人步伐坚定,与人交谈时谈吐得体,说话时双目有神,目光正视对方,

善于运用眼神交流,就会给人以自信、可靠、积极向上的感觉。

二、投射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认识和评价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点的影响,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觉得既然我们这么想,别人肯定也这么想。

例如,贪婪的人,总是认为别人也都嗜钱如命;自己经常说谎的人,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正直诚实的人,也会认为别人同样是这类人。

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除了将自己的情况投射到别人身上外,还有另一种表现——感情投射。

即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越看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物越看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恋爱期间,如在热恋时人们喜欢在周围人面前吹嘘自己的另一半如何完美无缺;

一旦失恋,对对方的憎恨之情溢于言表,并言过其实。

所以,知道了投射效应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会造成我们对其他人的知觉失真,就要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保持理性,避免受这种效应的不良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想办法走出投射效应的误区;

由于产生投射效应是主观意识在作祟,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时刻保持理性。克服潜意识的惯性思维,让事物的发展还原它本来的面目,从而消除这种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

我们要客观地认清别人与自己的差异,不断完善自己,不能总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

我们要承认和尊重差异,多角度、全方位地去认识别人。

为了避免投射效应,我们需要换位思考,也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别人。

与人交往时,如果我们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着想,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情感,就能与他人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也更容易达成谅解和共识。

三、刻板印象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偏见,那么偏见来源于何处呢?一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偏见的认知来源于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

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部。

刻板效应的产生,一是来自直接交往印象,二是通过他人介绍或传播媒介的宣传。刻板效应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刻板效应容易使人认识僵化、保守,人们一旦形成不正确的刻板效应,用这种定型观念去衡量一切,就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如同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人。

刻板效应还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往往凭借着偶然的经验加以评判或分类,大多是以偏概全,甚至是颠倒是非。

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刻板效应的作用,特点是不相同的。文化水平高,思维方式好、有正确世界观的人,其刻板效应是不“刻板”的,可以改变的。

因此,我们要纠正刻板效应的消极作用,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扩大视野、开阔思路、更新观念,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方式。

最后,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投射效应、刻板印象的心理,在生活中会不自觉地影响我们,而对于我们而言,需要积极利用它们有利的方面,帮助自己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也时刻注意克服它们的不足和避免走进误区,摆脱对我们的消极影响,让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5
根据心理学首映、晕轮、近因、刻板、互仇、期待、投射效应在人际交往中。1、首因效应:初次对人知觉时形成的印象往往很深刻,而且对以后的人际知觉会起很重要的作用。2、晕轮效应:是指由知觉对象的有关特征推及到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形象的心理倾向。3、近因效应:指最近的信息对人的认知具有较大的影响。4、刻板印象:指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有些人一见面就马上把人归类,并把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给他。5、互酬效应:生活中那些相互帮忙的人,其关系总是比较密切,这是互酬效应的体现。6、期待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当你努力发现某人的优点和长外并且由衷地赞美他时,你就会看到他表现得越来越符合你所赞美的那种形象。而你若将某人视为小人或恶棍的话,那么这个人就的确会以你所给他“画”的嘴脸来对待你。7、投射效应: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会不知不觉把自身的缺点或优点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认为他们也是这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