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以下的孩子,是自由玩耍好?还是参加有组织的运动好?

如题所述

多运动,对孩子有好处,这一点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共识。运动对于孩子的身体素质、智力发展、性格培养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对于孩子(特别是8岁以下的),究竟是自由玩耍好?还是参加有组织的体育运动好?则是见仁见智了。

比如,我们会时不时的看到身边有这样的孩子:五六岁玩轮滑已相当熟练,不输于成人,一看就是经过专门的指导,并且进行过大量的练习;还是小学生,但武术套路就打得让人眼花缭乱;游泳池中刚上小学的孩子已经游得像模像样……

这些孩子的父母一定是认为,早让孩子参加比较正规的体育运动对孩子好。并且在这些孩子的身上,也的确体现了运动的魅力和参加正规运动所收获的成果。

也有一些孩子,八九岁了在运动方面还处于自由玩耍状态,没有一项正规的运动技能。

当然,这些孩子的父母也有自己的理由和考虑。

对于这个问题,摘录一段《简单父母经》中的观点:

在玩耍中孩子自由的协商规则活跃的参与社交,在探索中学习而在有组织体育运动中,规则已经存在,孩子就是学习如何在已设定好的规则中玩耍。

一点儿空间(后院或公园),一些孩子、一些可以攀爬或者躲藏的东西,再加点儿想象力,这样就会很好玩啦。

“你想要玩什么?”也许是你很熟悉的儿童开场白,就是从这儿开始有所发展,今天对好玩的认识,明天也许会重复增加或是改变,甚至存档,直到将来的某一天才会复活。

在正式的体育运动中呢,所需要的设备、比赛的本质都已确定。比赛结果如何也许有所变化,但是比赛本身已经被设定。

自由玩耍结果的多样性能建立内心的灵活性,从而超越了输赢式的运动。通常孩子会通过玩耍学到不要太过执着于心中原来所想的“玩什么”、“怎么做”或是“会发生什么事”。

自由玩耍的过程中,孩子必须积极的解决问题,要考虑他人的感受才能玩的起来,玩的成功,自由玩耍的成功就是可以继续玩下去,继续好玩。解决问题有时需要外力,有时得靠自己。

而在有组织的体育运动中,解决问题多依赖外力,有教练裁判或父母来解决。

因为玩耍是要自创自发的,所以有极大的弹性,可以提供各种角色或职位让不同的孩子扮演,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会一边玩耍一边创造角色与职位,因不同的需要不断产生和变化。而在正式的体育运动中,你只能玩一个特定的角色或职位。

随意的玩耍能建立多重智慧,培养面对将来所必需的技巧,也就是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