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5-18
九年级模拟考试(一)
温馨提示:
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a:40 Cl:35.5 Ba:137 Ag:1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你选出的答案的标号填在下表中对应题号的表格内。)
1、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强调“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下列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且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发电机工作产生电能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C、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热D、风力带动涡轮
2、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药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 B、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
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 C、“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是指单质铁
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4、图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 O
氧16.00 9 Ne

20.18
17 Cl

35.45
A、图中的“8”表示8个氧原子
B、20.18是一个氖原子的质量

C、氯元素的结构示意图为 ,是稳定结构
D、氖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

5、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 + H2O = H2CO3
B、医疗上用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2 + 2HCl = AlCl2 + 2H2O
C、实验室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二氧化碳气体:CaCO3 CaO + CO2↑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元素:2Fe + 6HCl = 2FeCl3 + 3H2↑
6、下图是某个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B.
C. D.
7、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课本中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A、铁钉锈蚀实验 B、鉴别硬水与软水 C、制作叶脉书签 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8、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A.浓硫酸
B.硝酸铵固体  
C.氧化钙
D.氢氧化钠固体
9、被蜜蜂等含蚁酸的昆虫叮咬后,立即涂抹牙膏可消肿减痛。某学生将食醋、牛奶、牙膏、厨房清洁剂分别放入等质量的水中,逐一进行了pH的测定,并标注在下面的数轴上,其中能表示牙膏溶于水形成的溶液的pH的点是:

10、下列有关指定容器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主要作用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
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选项 A B C D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共34分)
1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是小东同学关于实验方面的某些归纳总结,请你帮助完成:
(1)实验室中有些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A.药品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B.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①该同学的归纳不完整,你还能补充的一种情况是            。
②写出一个符合情况A的药品名称      。
③写出一个符合情况B的化学方程式                   。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催化剂、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请举例论证下列两种因素的影响。
①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如:                  。
②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如:                。
12、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发生着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反应 和 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 (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合理即可)
1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用文字描述,下同)                       。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14、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3FeCl2和
(2)滤渣的成份有 ,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
15、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某同学将镁条放在热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镁条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后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变为红色,说明 。
(3)请你对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红色褪去这种现象进行探究。(只要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热的Mg(OH)2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盐,溶液褪色。
方案一: 。
你对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红色褪去这种现象还有哪些猜想?写出合理猜想和正确的实验方案,奖励4分。(化学满分不超过60分)
假设二:
方案二:
(4)金属钡与冷水可以发生剧烈的反应,试判断钡应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镁的
(填“前面”或“后面”)
得 分 评卷人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6、微型化学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很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很少,因此被誉为绿色环保的化学实验。用右图微型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55 g 10%的盐酸。求:
(1)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如果10%的盐酸密度为1.1g/cm3,消耗盐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3)通常完成这个实验大约需10%的盐酸5 mL,这是微型实验用药量的多少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