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很多贵州人都说祖籍在江西?

贵州人跟江西有何渊源?

很多人都会说来自于江西,并且还把具体地址都说得特别清楚,比如说江西省吉安府庐陵县大桥头、江西省朱氏巷等等,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就是因为移民,很多人从老家迁到贵州的。明朝初的“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自汉朝开始后的大量汉族移民,此后的各朝代也均有少量的汉族移民到贵州,但这些先期而来的汉族移民与当地各土著民族杂居在一起,这样就慢慢地形成了现在的状况,这个是一个国家政策,也是没有办法的。

与之相关的就是三峡移民。我们村里还有一些就是三峡移民来的,跟当地人基本上是不大融合的,也就是他们那几家几户的人一起交流,跟我们,点头之交而已。可见,文化的融合和习惯的交融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可以想见,当时的移民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甚至比现在的情况还要复杂得多得多。

其次就是从商而来的人。据《黔南识略》记载,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来贵州的“客户”就多达六万八千六百七十一户,三十多万人。后来贵州全境“改土归流”后,大量的商人又开始进入贵州,以江西商人为多,为了生意的方便,就在当地居住了,之后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为贵州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三个就是近代的避难。有抗战时期的“北方人”和“下江人”到贵州避难,光这个时期就多达七十多万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无论是什么人,来了就是贵州人,只要你愿意留下,贵州欢迎您!提到贵州,你能想到什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2

贵州省做为一个西南地区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区,“夷多汉少”,在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大规模的的移民搬迁,汉民簇才慢慢变成主要民族,这类情形在云贵高原都普遍存在,而为何来自于江西省占多数,而且大多数都是明朝清代之后。

西汉时,夜郎国灭亡之后,夜郎国被归入汉朝版图,汉官府外派了大批的兵士驻防到原夜郎国的领域上,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一些来自于北方地区的兵士推行“更戍”,即每年换防一回,之后由于路程遥远,换防不便,将“更戍”变成“屯戍”,士卒军食自赡,在屯戍区域结婚生子,去世后就地安葬,伴随着大批的部队移民搬迁,许多汉民簇也不断地跟随汉军的脚步进到新设的边郡,这一些来自于国内的汉族人移民搬迁,全部入编户籍地。

据《汉书地理志》记述,“户两万4000二百一十九,口15万3000三百六十,县十七”,而那时候,原夜郎国各部族均由部落酋长统率,无户籍地,无赋役,这一些准确入编户籍地的人口数量,皆是汉族人移民搬迁,这在那时候算得上相对比较大的人口迁移了,但是,这一些移民搬迁,均来自于北方地区,与江西省暂无关联。

明代初的“调北征南”和“调北填南”,自汉代逐渐开始后的大批汉族人移民搬迁,从此以后的各朝代也均有少许的汉族人移民搬迁到贵州省,但这一些早期而来的汉族人移民搬迁与区域各原住民民簇聚居在一块,“居夏而夏、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在摆脱汉民簇的人文环境后,也逐渐开始“夷化”了,因此有些人将此状况称之为“汉族人也称蛮”。

之后为了更好地减轻国内人多地少的问题,逐渐开始推行“移民搬迁就宽乡”的新政,将江浙一带的大批普通百姓入迁贵州省“民屯”,史称“调北填南”。

为何很多贵州人都说祖籍在江西?

在明代之前,北方地区是经济发展较为繁荣的区域,但在宋元时期,北方民族的南侵,大批北方人口逐渐开始迁移到南方地区,经济发展逐渐开始南移,到明代时,南方地区人口数量规模就远远地超出了北方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是浙江省,之后才是江西省,明太祖朱元璋的部队中,尤以江西籍和安徽省籍数最多,之后的“调北征南”中,便有大批的江西籍兵士进到贵州省推行“军屯”,再之后,为了更好地处理江西省人多地少的问题,从官府方面促进的“调北填南”,也有大批的江西籍百姓进到贵州省开垦荒地。

这类部队移民搬迁和百姓移民搬迁,基本上都是屯置于贵州天柱县,贵定,贵阳市,安顺,贵州六盘水等驿道周边,之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才逐渐分散,扩展,因此,现在说自己祖籍在江西省的小伙伴,大多数是黔东南,黔南,黔西北部等地,但是不论祖籍何处,小伙伴们现居何处,也不论先祖们是男方人士还是北方人士,现在的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为祖国繁荣富足而努力,我们都是兄弟姐妹。

第2个回答  2019-09-10
这不是很明显吗?肯定他们的祖先都是从江西迁到贵州的。
第3个回答  2019-12-30
我贵州的,祖先就是从江西迁移过去的,现在还有祖谱在
第4个回答  2019-12-21
我听说过追苗赶汉,就是把苗族追走,再把汉族赶来,也是元代后面的事。贵州明代以后就是土司,为了真正的统一,移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贵州汉人差不多都是移民过来的。一直都在移民,直到三线建设时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