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乔与地方画派对于整个欧洲有何影响力?

如题所述

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与样式主义艺术和学院派艺术相对立的是现实主义艺术,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卡拉瓦乔。卡拉瓦乔主义在当时影响了整个欧洲,把现实主义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鲜明民主主义思想色彩的卡拉瓦乔艺术的产生与当时意大利的动荡时代有关。16世纪下半期至17世纪意大利人民的起义斗争连续不断,这种斗争也影响了一些出身于下层的艺术家,他们的苦闷和叛逆情绪必然会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之中。某些资产阶级的艺术史家把卡拉瓦乔看成是一个奇怪人物,其实,他正像同时代的布鲁诺、伽利略、康帕内拉这些人物一样,都是历史的必然。

米开朗基罗·达·卡拉瓦乔(M.de.Caravnggio,1573—1610)出生于意大利北部伦巴底一个贫苦之家,由于他出生的村于叫卡拉瓦乔,所以别人送给他这样一个绰号。早期,他曾从米兰的西蒙·彼得尔查诺学习,在这位老师的影响下,曾接触过样式主义艺术。但是,对他的艺术起着重要影响的当然还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大师的作品和伦巴底的现实生活。大约在16世纪90年代,他来到了罗马,开始寻找和开辟自己的艺术道路。他早期的重要作品有《抱水果篮的孩于》(1589)、《酒神巴库斯》(1589)、《逃往埃及途中》(1590)、《弹曼陀玲的姑娘》(1595)以及《女卜者》(1588—1590)等,这些作品都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一生,从生活到艺术,都是一个叛逆者和革新者。约在1590年,他为圣·路易得热·德·法兰切日教堂画了著名的祭坛画《使徒马太和大使》。在画面上,有两个等身大的人物,使徒马太完全是一个农民的样子,好像正在吃力地写字。由于这个人物画得十分粗野,结果引起了订货人的不满。卡拉瓦乔对宗教画的理解是:应该把流浪汉、农民、渔夫的形象引进神圣的教堂。这种把宗教题材世俗化的观点在当时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由于这幅作品遭到了拒绝,画家只好另外又补画了一幅。在1602—1604年间,他又完成了另一幅出色的祭坛画《基督下葬》,这里同样没有激动不安的殉教气氛,基督好像是一位死于贫困的普通人。1605—1606年间他又画了一幅和《基督下葬》性质相同的作品,这就是为圣马利亚·德拉·斯卡拉教堂所作的《圣母之死》的祭坛画。这幅画,构图的中心是圣母玛利亚,她蓬首赤足,面有菜色,周围哭泣的人也都是一些乡野村夫。这样的画面如同是真实生活的一幕,没有丝毫的美化,也没有表现出圣母的神圣与荣光,正是由于这样,订货人以对圣母的不大敬为借口把它拒绝了。

为什么卡拉瓦乔的画常常会引起争议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把目光对准下层,专门画那些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形象;二是他对自己所处的社会抱有批判和怀疑的态度,而他的这种怀疑与批判被一些人看作是叛逆的表现,所以人们把他看作是“不合群的人”。我们在卡拉瓦乔其他一系列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作者是多么大胆地在怀疑和批判当时那个社会。例如在《多疑的多玛》(1595)一画中,我们看到基督的门徒多玛完全是一个怀疑派,他也许并不完全相信他的老师能死而复活。在画上,他正毫不客气地用手挑着基督身上被钉子钉过的钉子眼。在《参拜圣地人的圣母》(1604—1606)一画中,我们同样可以见到,卡拉瓦乔的圣母并不是一个万能者,她和普通妇女一样,虽然同情那些向她参拜的人,可是,她并不能普渡众生,因为她自己也是贫穷的人。卡拉瓦乔后期的作品还有《念珠的圣母》、《鞭打基督》、《阿、德·维尼雅库尔肖像》、《砍下洗礼约翰的头》、《埋葬圣留西》以及《牧人来拜》等。最后,卡拉瓦乔,这位推开17世纪艺术大门的人在流浪中悲惨地结束了一生,死时年仅39岁。

卡拉瓦乔有许多追随者,其中有简提列斯基父女、斯巴达、曼夫列迪、斯凯多尼、萨拉塞尼、普列基等人。欧·简提列斯基(O.Gentileschi,约1563—1638),他本名叫劳米(Lomi),1576年来到罗马,倾向于卡拉瓦乔艺术,1626年去英国,在英期间画了一些天顶画。他很仰慕卡拉瓦乔的艺术,作品中重视光暗对比,代表作有《逃往埃及路上的休息》(16920)、《弹鲁特琴的姑娘》(1626)等。他的女儿阿·简提列斯基(A.Gentileschi),约1593—1651也是一个卡拉瓦乔主义者。这是一位性格冷静、做事干练的女人。她喜欢描绘一些英雄妇女的题材,代表作有《尤吉菲刺杀荷洛菲涅斯》(约1620)等。列·斯巴达(L.Spada,1576—1622)是波伦亚人,他的艺术风格很接近卡拉瓦乔,所以有人经常把他的画误认为是卡拉瓦乔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圣彼得受难图》等。巴·曼夫列迪(B.Manfridi,约1580—1620)学习卡拉瓦乔几乎可以乱真,他作品中的人物粗犷有力,富有雕塑感。他很早就来到罗马,善画肖像画和风俗画,在意大利和国外都有很多的买主。代表作有《弹琵琶的青年》《四季》、《圣彼得否认基督》、《女卜、者》等。卡洛·萨拉塞尼(C.saracini,1579—1620)也是卡拉瓦乔艺术的追随者,大约在1598年去罗马,1613年又去曼图亚,1619年在威尼斯工作,画风注重光暗的强烈对比,人物质朴写实。他的代表作有《圣母之死》、《圣巨契利亚和天使》(约1610)等。马·普列基(M.Preti,1613—1699)是那不勒斯画派的画家,擅长作湿壁画和架上画在艺术上既接受卡拉瓦乔艺术的感染,又有学院派艺术的倾向,架上画的代表作有《音乐会》和《牧人来拜》等作品。卡拉瓦乔的追随者在国外也很多,其中受其影响的有鲁本斯。委拉斯贵支。伦勃朗、路易·勒南、乔治·拉图尔等人。无可置疑,卡拉瓦乔主义在其他各国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

除卡拉瓦乔外,当时意大利地方画派的实力也是很强的,在地方画派中也涌现出不少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画家。

17世纪热那亚画派最主要的代表是别·斯特劳兹(B.Strozzi,1581—1644)。他早期在热那亚从桑尔里学习艺术,曾受佛兰德斯画派的影响,1597年成为托钵僧人,在1631年逃出寺院去到威尼斯。艺术上,对他有影响的两个人是卡拉瓦乔和鲁本斯,他善于画一些带有世俗风味的宗教题材画和风俗画。代表作有《托维特的痊愈》(约1635)、《老风流》、《女演奏家》、《鲁特琴的琴手》、《天文学者和他的学生》、《厨娘》等。《托维特的痊愈》虽然取材宗教故事,但是画面上的情景极具生活气息。《老风流》一画带有一定的嘲讽意味,揭示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讽刺一个行将就木的贵妇人,还坐在镜子前插戴花朵。

多·菲奇(D·Fetti,约1589—1624)是曼图亚画派的代表之一,曾接替鲁本斯成为曼图亚的宫廷画家,在艺术上仰慕卡拉瓦乔、鲁本斯和叶勒斯海莫。晚年,他移居威尼斯。他的《演员肖像》(约1610)是一幅表现心理复杂变化的人物肖像,很可能画的是当时名演员马尔季列里。此外,他的代表性作品还有组画《箴言》、《手持歌利亚头的大卫》、《托维特的痊愈》、《马格达而那》、《逃往埃及》等,这些作品共同的特点是真实、朴素、自然。

南方的萨·洛撒(S.Rosa,1615—1673)是那不勒斯画派的代表。他是一位传奇人物,据说他曾经参加过1647年那不勒斯的人民大起义。他不仅是个画家,同时也是戏剧家、演员、音乐家、诗人。他一生漂泊不定,曾几次去罗马,在罗马期间据说他曾写诗讽刺过大名鼎鼎的贝尼尼。在40年代,他曾在佛罗伦萨住过一段时间。他的古怪性格也反映在他绘制的一本小册子里,其中描绘了许多动物,由于它们从幸福之神手中获得了王位和王冠,显得神气十足,这些作品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他擅于作风景画、肖像画、历史画,在创作上往往带有浪漫主义的气息。他的《男子肖像》(约40年代)无疑是一件很有个性的肖像作品,画面上那个英武洒脱的男子也可能是他自己或是一位行快仗义的绿林好汉,所以也有人把它叫作《强盗》或《海盗》。他的其他代表作有《浪子》(1640—1648)、《战斗》(1652)、《有桥的风景》、《岩岸上的强盗》等。他在风景画中喜欢点缀一些人物,这些人物大都是一些强盗,其实这些强盗,其中不少是当时意大利破了产的农民。

此外,在地方画派中,还应该提到的是威尼斯画派的约翰·里斯(J.Liss,约15971629)佛罗伦萨画派的马·劳塞里(M.Ros—sell,1577—1651)和罗马画派的卡洛·马拉提(C.Maratti,1625—1713)等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