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李仲达简历是什么?

如题所述

李仲达,山东人,1921年生,抗战期间,流亡到内地,在四川省绵阳县国立第六中学读书。

1943年,因误入歌乐山中美合作所禁区被特务抓住,手中拿有一本已被查封的中共地下党开办的生活书店印的书,被认为有“涉共”嫌疑被捕。不久即被送到贵州息烽集中营关押。

在集中营内,受到狱中共产党人的影响,进步很快,因写诗歌颂扬毛泽东,被特务发现,罚戴重镣两个月。1947年被转押重庆白公馆。

1949年11月27日,李仲达在大屠杀中牺牲。1950年被共和国追认为烈士。

扩展资料:

1949年党国败退台湾,李宗人、宋庆玲、李中达等人组织“中国国民党左派联盟” 与国民政府决裂,投入我党怀抱。1970 年红卫兵闯入中达居所,殴打谩骂中达及夫人,勒令他写认罪书,关入厕所。中达不堪侮辱,悔不及当年不该与我党合作, 含恨自尽。

蒋介石在台湾听闻此事,叹曰 “中达可比司马懿,无奈良禽择错木”。鉴于中达是国父之交,国民政府,在台为其举办国丧。红卫兵听闻此事,捣毁中达坟墓,挖出骸骨,锉骨扬灰。

参考资料来源: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李仲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2

李仲达,山东人,1921年生,抗战期间,流亡到内地,在四川省绵阳县国立第六中学读书。1943年,因误入歌乐山中美合作所禁区被特务抓住,手中拿有一本已被查封的中共地下党开办的生活书店印的书,被认为有“涉共”嫌疑被捕。不久即被送到贵州息烽集中营关押。

在集中营内,受到狱中共产党人的影响,进步很快,因写诗歌颂扬毛泽东,被特务发现,罚戴重镣两个月。1947年被转押重庆白公馆。1949年11月27日,李仲达在大屠杀中牺牲。1950年被共和国追认为烈士。

李仲达是电视剧《孤雁》中的人物。

李仲达在剧中是个国民党元老,是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战友,辈份之高,连蒋介石也要客气几分,满朝文武的革命资历都超不过他,而当代官场中正在各个官位上的形形色色,无不是其隔代差辈的学生门徒。

扩展资料:

1949年党国败退台湾,李宗人、宋庆玲、李中达等人组织“中国国民党左派联盟” 与国民政府决裂,投入我党怀抱。1970 年红卫兵闯入中达居所,殴打谩骂中达及夫人,勒令他写认罪书,关入厕所。中达不堪侮辱,悔不及当年不该与我党合作, 含恨自尽。

蒋介石在台湾听闻此事,叹曰 “中达可比司马懿,无奈良禽择错木”。鉴于中达是国父之交,国民政府,在台为其举办国丧。红卫兵听闻此事,捣毁中达坟墓,挖出骸骨,锉骨扬灰。

参考资料来源: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 _李仲达

百度百科_孤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5

李仲达,山东菏泽定陶人,1921年生,抗战期间,流亡到内地,在四川省绵阳县国立第六中学读书。

1943年,因误入歌乐山中美合作所禁区被特务抓住,手中拿有一本已被查封的中共地下党开办的生活书店印的书,被认为有“涉共”嫌疑被捕。不久即被送到贵州息烽集中营关押。

在集中营内,受到狱中共产党人的影响,进步很快,因写诗歌颂扬毛泽东,被特务发现,罚戴重镣两个月。1947年被转押重庆白公馆

1949年11月27日,李仲达在大屠杀中牺牲。1950年被共和国追认为烈士。

扩展资料:

60多年前,重庆解放前夕,江姐等312名革命先烈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下,他们被称为“红岩英烈”。陈河镇、李仲达、石作圣三人是原籍山东的“红岩英烈”。

李仲达、石作圣、陈河镇三人均为省立六中(菏泽一中前身)校友。1937年冬,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火燃及齐鲁大地,在当时山东省教育厅的安排下,山东省当时包括省立六中在内的尚未沦陷地区学校的师生,与1938年春陆续集结于河南许昌等地,组成了山东联合中学。后不久随着日寇的不断逼近,学校搬迁四川,抵达四川绵阳等地后,正式命名为“国立第六中学”。

1941年春,随着学校反动气焰上升,在学校地下党组织指示下,参与敌特斗争的积极分子被疏散离校。在各自寻找出路的情势下,李仲达、陈河镇、石作圣与聊城籍冯鸿珊等人到重庆找他们原在山东联合中学的老师,准备前往解放区,不幸于1941年3月12日在重庆磁器口街,同时被敌特逮捕。

冯鸿珊烈士的侄子、年逾七旬的冯之英老人告诉记者,李仲达、陈河镇、石作圣被捕时分别只有20岁、18岁和19岁,被关在“白公馆”同一间牢房内,被关押近9年后,于1949年11月27日被杀害。

参考资料来源: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李仲达

参考资料来源:齐鲁晚报——李仲达石作圣,两“红岩烈士”亲人在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3
这个我还真不太清楚,我上网查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