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连亲人都不放过,为何让一个大臣狄仁杰得以善终?

为何让一个大臣狄仁杰得以善终?

这是因为狄仁杰是帮助武则天登上帝位的最得力的助手,而且狄仁杰很会为人臣子。狄仁杰经历了唐朝三代皇帝,他是功不可没的,如果武则天连这样的人都不让善终的话,只怕会引起天下人的愤怒。而狄仁杰是一个特别优秀的政治家,他能够看清朝中的局势,强硬的对抗态度是不行的,只能顺着帮助武则天登上帝位。

狄仁杰心中有大义,在他看来谁坐皇帝的位子都一样,做主要的是让民富国强。在武则天当皇帝时期,狄仁杰秉公办事,一心为民。朝中所有的大臣都不敢对武则天直言她的错误,而狄仁杰却敢跟武则天讲,这是因为狄仁杰特别会揣摩人心,他知道武则天需要什么和不在意什么。就这样狄仁杰成了武则天最信赖的臣子。

当狄仁杰被来俊臣诬陷谋反的时候,狄仁杰很冷静,他知道武则天肯定不会不辨是非。所以他先是假意承认自己的谋反之罪,然后亲自去向武则天谢罪,他知道武则天不会轻易动自己。如果武则天连这样的忠臣都杀了,那么满朝文武就不会有忠心她的人。武则天知道狄仁杰的才能,狄仁杰这张好牌,她不会让他毁在自己手上,如果把狄仁杰抓起来,武则天也会背上骂名。

当武则天年老的时候,她很多事情都会请教狄仁杰。当狄仁杰年老想放下官位回家乡的时候,武则天都不允许狄仁杰回乡。后来狄仁杰死了之后,武则天还悲痛自己失去一个可以交心的臣子。所以对于狄仁杰,武则天是非常信任的,也正是狄仁杰在才让武则天还位与李唐天下。这样武则天也保住了名声,当时的朝局也没有失控,平稳的还回李氏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3

狄仁杰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清官,狄仁杰断案的故事也一直活跃在民间故事里面,而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死后留下无字碑,可以说也是一代帝王。可是历史上关于狄仁杰和武则天的谣言有很多,很多人都认为狄仁杰和武则天有关系,而且很多影视剧都将狄仁杰和武则天的关系描述得含糊不清。

历史上对武则天本人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除了她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唯一的女皇帝之外,她手段的狠辣也颇受争议。历史学家岑仲勉曾经这样评价武则天:“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也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为了手中的权力,武则天甚至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放过。但是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心狠手辣之人,却对一个外人(狄仁杰)很好,这是为何呢?

在林语堂的《武则天正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武则天一生之中一共杀害了23个亲人,34个唐朝宗室,36个朝廷大员,其中还不包括一些被牵连之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武则天的名声并不太好。但是武则天这么做,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些人大多都是反对她亦或者是觊觎她皇位的人,而武则天是一个精明之人,怎么可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呢?

或许是因为杀的人太多了,被背叛的也太多了,武则天到了年老之时,反而开始想念亲人间的真挚情感了。而在这种时候,狄仁杰出现了,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性情征服了武则天,并成为了武则天可以交心之人。

那么历史上的狄仁杰和武则天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两个人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狄仁杰早年在科举及第后,历任判佐、法曹等职务,而在唐高宗李治仪凤年间,他被擢升为大理寺丞。为官一任,他不惧权贵、刚正不阿,公正无私,而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诚臣,自然也是社稷之福,朝廷之福,自然也为当时临朝称制的武则天所喜,颇受重用。

而在狄仁杰豫州刺史任上,当时李唐宗室的越王李贞起兵反抗武则天。宰相张光辅纵兵勒索,也不为狄仁杰所喜,被其斥责,最终狄仁杰也被张光辅所弹劾,遭到贬谪为复州刺史。

在690年,作为皇后的武则天也逐渐实现了权力的掌控,而不再满足于皇后、临朝摄政的她,改元称制,自立为武周皇帝。令人侧目的是,次年九月,狄仁杰便被擢升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武周的宰相。

但仅仅成为宰相的三个月后,狄仁杰却又因为被来俊臣诬告卷入谋反大案之中。而面对酷吏来俊臣,狄仁杰为了避免遭受酷吏戕害,更为了能获得申诉机会,便当场“认罪”,谋反乃是实情。而骗过了来俊臣,他又暗中通过将控诉书塞在棉衣之中,送信儿子狄光远,嘱咐他向武则天诉冤。

武则天听闻此事,便先命令通事舍人周綝到狱中查看。而畏惧来俊臣的通事舍人周綝自然依从来俊臣的指示复命,为了坐实其罪,来俊臣还命人托名狄仁杰做《谢死表》。

但是对于谋反之罪向来残暴的武则天,最终还是决定,亲自署理狄仁杰等人“签字画押”的谋反案。而在查明真相后,狄仁杰等人虽然免死,但也都被贬谪地方。就在彭泽县令任上,武则天的本家,魏王武承嗣期间更是多次上奏请求诛杀狄仁杰,但武则天都选择了拒绝。

696年,契丹孙万荣作乱,冀州陷落。武则天又立刻起用狄仁杰为刺史,而后狄仁杰任幽州都督。次年,便再次拜相。而在为相任上,面对征发百姓戍边导致的民怨四起,狄仁杰果断上表劝谏,获得武则天的废除允准。而后,武则天统治的晚年,她宠幸张易之、张昌宗,导致朝纲废弛;又兼之武则天喜欢佛事,大肆兴建佛像,狄仁杰都一一进行上书直臣利弊得失。而武则天,对于狄仁杰也都未责难,反倒时在朝政上更加依赖狄仁杰。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对大臣十分苛刻,但是对于狄仁杰武则天却说“国老见我不必跪拜行礼,每当您下跪之时,我都会感到痛楚”,这项不用下跪的特权满朝文武只有狄仁杰一人具备!

700年,武则天巡幸三阳宫时,更是单独赐给狄仁杰宅院,可见恩宠之盛。不过是年,71岁的狄仁杰病逝。而作为皇帝的武则天特意为他辍朝三日,追赠官勋,赠谥号文惠。

而便览狄仁杰一生,他对李唐王室感情深笃,既有在越王李贞案中,顶撞宰辅之过,囚徒哭碑之过;又有在来俊臣案中签字画押承认谋反之实(即便是诬告,但签字之事无异于对君王的不忠);朝堂之上,也曾屡次顶撞被武则天,但作为君王的武则天,纵然对李唐王室以及李唐附逆杀戮甚多(包括越王李贞、韩王、黄国公等人尽皆被杀),却都保全了狄仁杰的性命,而在起落之间,狄仁杰最终还被委任以为相,可见二人之间的关系匪浅。

因此,在众多的民间传说以及野史怪记中,结合了武则天晚年宠幸男宠的史实,加以艺术加工,便认为二人之间关系不清不楚。

且不说君臣伦理,狄仁杰性格品行,单就狄仁杰去世时,一件遗物中所遗留的物什,便可证明这种说法乃是无稽之谈。700年,狄仁杰去世时,他的儿子狄光嗣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一件武则天赐给父亲的手书,而上有8个字,曰:“朝堂之上,与卿推心”。

而这也让武则天独宠狄仁杰的原因暴露。武则天与狄仁杰之间,不是蝇营狗苟,真相乃是君王对臣僚的推心置腹,对臣子的信任有加。而作为投桃报李的结果,狄仁杰在政务上更可谓是兢兢业业,既能内举不避亲,又能外举不避仇,是为群臣楷模。而二人之间的关系,也堪称君臣关系的典范。

武则天是个聪明的女人,她在晚年之时回想自己的一生,她清楚自己或许可以用手段控制生前之名,但是却无法控制后世。而这一切的掌控者,是自己下一代的继承人。因此,到底让武家继承皇位还是让李家继承皇位,成为她最为纠结的问题。而在这个时候,狄仁杰站了出来,基于武则天的角度给了她一个很好的答案:“如果立武氏为太子,将来他会为自己的姑母建庙立传吗?但如果立自己的儿子为嗣,就算是做不了太上皇,皇太后的位子是跑不了的。”

或许狄仁杰的这番话,免不了为李唐说话的嫌疑,但是却也是真正符合时局地,而武则天本身也比较倾向于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因此最终武则天做出了决定,将江山还给了李家,并获得了比较好的去世方式。

其实这就与狄仁杰的说话技巧有关系了,狄仁杰这么聪明的人,自然之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另外武则天当上皇帝以后,已经是60多岁了,而此时的狄仁杰也是60多岁,两个人此时都是老人了,除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外,他们并没有有些人所想的那种不清楚的关系。

由此不难看出,狄仁杰之所以得以善终,与其敏锐的洞察力,聪明的大脑有一定的关系。正是因为狄仁杰对时事的独到分析,让武则天对他信任不已,并将其引为知己。

另外狄仁杰和武则天都是山西人,两个人的老家离得都不远,在朝堂之上能够听到家乡的音,肯定会比较亲近,另外在狄仁杰死后,武则天倍感伤心说出了:“朝堂空矣”,当时满朝都是人,为什么武则天说这种话呢?可能是武则天觉得老友故去,知音难逢的孤独。

第2个回答  2020-09-19

狄仁杰之所以能够得以善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狄仁杰为人十分聪明,而且他懂得审时度势,甚得武则天的心。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武则天这人其实还是十分爱惜人才的,不过对于那些威胁她地位的人,她下手也是十分的不留情,甚至是自己的儿女她都下得去手。

在很多历史中其实都有记载,当初狄仁杰从小便十分聪明,而且还特别的具有智慧,在狄仁杰长大以后,更是一度成为了当时朝廷中的重臣,不过他虽然身居高位,但是为人却十分谨慎,在他发现李氏江山快要倒下的时候,便果断地选择了武则天一方,更是凭借着自己地权力,为武则天做了很多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狄仁杰在武则天这边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不过即便如此,狄仁杰仍然还是生活得十分低调,而且很多事情就算是自己做的,他也不会去和别人争功,最终狄仁杰在武则天心目中的位置也就越来越重了,而且前文我们也说了,武则天这人是最爱惜人才的,所以她没理由,也不可能会将狄仁杰给诛杀。

除此之外,根据一些文献的记载,狄仁杰在处理政务的能力上可以说是十分的突出,在他辅佐武则天的时候,可以说是将自己的一生本领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狄仁杰为人十分的低调且忠诚,对于这种臣子,武则天巴不得更多一些,怎么可能还会将他给杀掉呢。

而且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在狄仁杰晚年想要告老还乡的时候,其实武则天是不允许的,因为此时的江山早已离不开狄仁杰了,综上其实我们不难看出,武则天之所以会让狄仁杰得以善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会审时度势。

第3个回答  2020-09-19

狄仁杰为人很聪明,又懂得看局势,很受武则天的喜欢和重用,所以当然活的很好。武则天是中国的第一个女皇帝,能成为皇帝,肯定有自己厉害的地方。她在服侍李家天下的时候就表现了很大的政治天赋,最后顺势成为皇帝也不奇怪。她对人才是很爱惜的,所以只要对朝廷有用的人,她都会好好任用,不会随便抛弃。但如果对她的皇帝之位有威胁的,她也会毫不留情的除掉。所以她的儿女只要挡了她的路,她也直接杀掉。

狄仁杰很聪明,他很会看形势,在李家天下快要倒了的时候,他就归顺到武则天这边了。武则天肯定也会怀疑他的忠心,但他凭借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可以信任的人。他自己经常帮武则天出谋划策,稳定自己的朝廷地位。还经常给武则天推荐人才,武则天很珍惜人才,而狄仁杰推荐的人才又真的可以为朝廷带来好处。所以长期下去,武则天就很重视狄仁杰了。

另外狄仁杰自己也很有才华,在处理政务,辅佐女皇帝的时候,都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武则天也是有野心的人,她想把自己的政治生涯延长一些,做出一些好的业绩。狄仁杰很低调又很忠心,皇帝肯定很喜欢这样的大臣,恨不得多用用。而且狄仁杰也不抢功劳,让皇上面子和虚荣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可以说是非常有智慧的做法了。

狄仁杰做人当官的方法和态度,让他在武则天身边可以安全待着,一直到老年回家安享晚年。

第4个回答  2019-12-20
因为狄仁杰是真的忠臣,又帮助了武则天很多,所以武则天才让他善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