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分为上联和下联,下联要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因为上联下联合在一起才是对联。所以下联和上联的注意事项其实差不多。下联要注意各分句结尾都不能和上联各分句用一样的音调。由多个分句组成的对联,各分句句脚的平仄安排,严格说,可以马蹄韵为规则。所谓马蹄韵,指的是句脚平仄安排如马之走步,后脚踏着前脚印走。

同样下联结尾也要注意不能和上联用一样的音调。一副对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都应当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并且上下联联脚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

尽量不要三平或三仄结尾。上下联的最后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五字以上的对联中,应尽可能避免整个对上联或下联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还有对联中出现叠字或重字时要注意上下联叠字位置一致。同样因为上下联相对,所以上下联表达的意思应该尽量避免相似。


还要注意上下联字数、词组、词性、句法、平仄要一致。上联的各个词组或者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或者音节的顿读法等要与下联的相对应。



如果一副新创作的对联只满足了这些最基本的要求,而无法表达其深层的含义,那么这种对联很难称得上好的对联。其实现在对对联的要求并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对联只要要保证对仗整齐,有一定美好的寓意,基本算得上一副好的对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6

字数少的对联并一定就好对,恰恰相反,字数少的对联往往很难对,甚至是千古绝对,比如墨泉这对子,就是很多很多年遗留下来的对子。这个对子的绝妙之处为:

现如今,关于春联如何张贴的问题,一直颇有争论。这里面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区分上联和下联,二是上下联具体如何张贴。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简单的说,春联作为对联的一种,上下联区分的原则叫做“仄起平落”或者叫做“上仄下平”。

具体而言,就是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音还是平音。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也就是现代汉语的三声和四声,即为上联;最后一个字为平音,也就是现代汉语的一声和二声,即为下联。

区别仄声和平声还有一个简单的小技巧,仄声给人一种话还没有说完的感觉;而平声则给人一种话已经说完的感觉。

举例说明。像“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这副春联,“到”属于仄音(四声),因而属于上联;“门”属于平音(二声),因而属于下联。

需要补充一点,个别春联用平仄音的方法难以区别上下联,此时可以用对联内容来区分。例如,一般来说,上联表达的涵义范围要小一些,而下联表达的意思相对宽泛和深远一些。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上联和下联分清后,就面临着上联到底贴左手边还是右手边的问题。区分上下联一般属于常识问题争议不大,而怎么贴的问题争议就比较大了。通常只有一条原则,即依据横批的书写方向确定上下联的张贴位置与方向。

按照古代书写的传统,都是由右向左的方向书写,横批当然也不例外。因此,面向大门(下同),上联肯定是粘贴在右手边,下联也肯定粘贴在左手边。而现代的书写习惯都是从左至右(包括横批),因此现在很多人把上联贴在左手边的做法并不算错。个人总结了一个口诀:横批右向左,上右下联左;横批左向右,上左下联右。

第2个回答  2019-10-06
下联要和上联相互应,字数要一样,对仗要工整,看上去要协调统一
第3个回答  2019-10-11
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也就是现代汉语的三声和四声,即为上联;最后一个字为平音,也就是现代汉语的一声和二声,即为下联。
第4个回答  2019-10-05
下联要注意内容的协调性,还有质量跟一些意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