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矿田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标志

如题所述

4.1.3.1 成矿区域地质环境

区域性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发育,出露有偏基性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碎屑岩地层,特别是要有基性-超基性小岩体,以含铁高为特征。基性-超基性岩体是寻找该类型矿床的最典型地质特征。

4.1.3.2 成矿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结构特征

(1)在上述地质环境中,于基性岩地层和基性-超基性岩体上,出现范围较大的一组铁族元素正异常(和一组碱性元素负异常),并有一组碱性元素(如Al、Na、La、Be、K、Li等)的多元素正异常出现于铁族元素正异常内,且空间位置重合,反映了赋矿地层、含矿岩体和成矿环境。

(2)直接指示元素(Cu-Ni-Cr-Co)正异常分布在赋矿地层上,包围含矿岩体和已知矿,与铁族元素正异常重合或套合。

(3)间接指示元素(Ag、Cd、Mo、Pb、B、Ba、P等)异常出现于赋矿地层上与铁族元素异常重合或套合,包围已知矿和含矿岩体。

(4)上述各组多元素异常在矿田上的分布呈“有序结构”,指示元素负异常不发育。

(5)W、Bi、Zn(Pb)正异常在矿田上不发育是该类型矿床的特殊之处,而且对于出露矿,As、Sb正异常一般也不出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