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褥疮?

如题所述

体表局部组织因长期卧床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软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发生坏死及溃烂称为褥疮。但只要认真、仔细地做好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褥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护理不当,一旦发生褥疮,不但增加病人痛苦,加重病情,甚至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危及病人的生命。

褥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如截瘫、偏瘫、昏迷或大手术后不能翻身或翻动较少者,经久不改变体位、身体的重量压迫骨突处,致使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容易引起褥疮,如果病人有大小便失禁、出汗过多,又不能及时更换尿布,或床单潮湿、有皱褶,使皮肤长时间受到潮湿和粗糙面的摩擦,皮肤的浅层可破损,也能引起褥疮。消瘦、浮肿、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因抵抗力差,更容易发生褥疮。褥疮多发生于骨突部位,如枕骨、后颈部、耳郭、肩胛骨、骶尾部、髂嵴、肘部、膝关节外侧、外踝、足跟部等,尤以骶尾部多见。褥疮的好发部位也可因疾病不同而不同,偏瘫患者褥疮易发生在患侧骶部、肩胛部和足外踝,而脑瘤术后病人容易在耳郭发生褥疮。

褥疮可分为3期:

淤血水肿期:病人局部皮肤受压后,出现暂时性的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红、肿、热、触痛。短时间内不易消失。

炎症浸润期:局部红肿部分向外扩大、变硬,皮肤转为紫红色,疼痛加剧。常有水泡形成,水泡破裂后,呈一潮湿、红润、清洁的创面。

溃疡形成期: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感染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展。

(1)预防褥疮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避免病人局部长期受压,应经常更换病人体位,使骨骼突出部位轮流承受身体重量。鼓励和帮助卧床病人经常翻身,一般每隔2~3小时翻身1次,最长不超过4小时。翻身时应避免拖、拉、摧等动作,以防止擦伤皮肤。骨突处可垫海绵垫、软枕或气圈等。但水肿和肥胖的病人,不宜用气圈。

②避免局部刺激,床铺应保持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对大小便失禁、出汗、伤口分泌物多的病人,尤应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经常用热水给病人擦澡、擦背或局部按摩。对病人局部受压部位,应定期用50%酒精按摩。按摩时手掌紧贴皮肤,肌肉在骨上活动。最后再沿着背部的中央向上按摩数次。根据具体情况,在病人身体一些部位涂敷滑石粉,使皮肤保持干燥、光滑,以减少摩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4
预防褥疮平时要做好护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勤翻身换位,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
2.床铺软硬适中,保持平整,不要留有硬物。
3.骨突部位,或者已经压出红斑涂抹褥疮膏防护,避免破溃恶化。
4.大小便处理得当,避免刺激皮肤,保持皮肤干净清爽,定期擦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