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器在军事上有哪些用途

如题所述

最初载人航天技术的应用除了科学研究之外就是军事用途了。冷战时期,美苏航天竞赛时,苏联就曾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装备H波段的合成孔径雷达,外界推测很有可能是用于对北约军事目标的探测。随着技术的进步,军用航天越来越趋于无人化和智能化,之前很多方面的军用航天器都采用有人模式是因为技术落后,先进的设备无法靠计算机完成操作,现在的军事用途的航天器基本都是无人的,如美国的“国防战术支援卫星”,用以探测洲际战略导弹发射时的红外辐射实现导弹洲际远程预警,再如2013年实验的美国X-37/X-40空天攻击机验证机,用以回收卫星和投放核武器,或者进行战略导弹的中段拦截,也是无人的。
考虑到军事用途的航天操作需要反应速度更快,环境及细节要求更苛刻,采用载人航天不仅需要单独培训载员,为设备配置生命维持设备,这些不仅会极大的增加载具的开发和生产难度及成本,还会加大执行成本,拖延任务进度。此外,载人载具一旦出现故障等不利因素,其救援过程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项目,且载具如果出现了迫降和坠毁等事件,还会引起政治上不必要的冲突,给外交带来压力。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载人航天对军事毫无用途,比如对其他航天器的维护和检修,对太空资源的开发等,还可以利用有人驾驶的航天器进行短期监视和低强度高精度的打击(毕竟有人载具自持力需要考虑人员的餐饮起居,所以时间短。而且人员对过载的承受能力较低)
有人军用航天载具,短期内的前途不大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可能只局限于以上内容,但从战略意义上讲,有人才可代表占领这一点对于地缘政治和外交的影响不可忽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03
未来天军之利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