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让自己不恋家?

如题所述

1、直面想家的情绪
明白这种情绪,敢于去直面它。想家是正常的,不必太过压抑。

2、经常联系家人
多和父母联系,询问家里的近况,和父母讲讲学校发生的事情,和他们分享你的喜悦,不仅可以缓解你想家的心情,还可以让父母开心,让他们也了解你的生活。

3、丰富生活,结交新朋友
你可以做一些事情来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尽快地融入到新环境中。建立好宿舍关系、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等,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你将会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4、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充实
如果在大学的生活比较茫然,就容易产生各种情绪,想家的情绪也是其中一种,可以多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大学实际生活中去,好好的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

每一次的分别都请用力些,无论是高中的每周离家回校,亦或是如今大学的每次寒暑假回校,离家的最后一晚,都会格外留恋家。留恋这里的一个事物,每次在家的最后一晚,总有种不舍的情绪弥漫在周遭环境中,总是想再用力地记住些什么,用力地再环顾一下周围、花花草草。曾看到这样一句话"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每一次的分别,是为了去实现更好的自己。那么就请在分别时更用力一些。让我们将对家的思念转化为前进的力量,朝着自己的方向加油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3
以前我一直认为我不是一个恋家的人,这种自我认知一直延续到了大学。
也有可能是从小不在爸妈身边,从初中起就开始寄宿导致了我觉得自己不恋家这种自我认知。
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大家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寄宿,那时候也还没有手机,做不到想念了就给爸妈打个电话,到了晚上的时候,宿舍熄了灯,总能听到一些同学在轻轻抽泣,别的同学起来安慰她,问起原因,她说想家了。
那时候的我特别不能理解,心里想着:“没什么大不了啊,怎么还想家想到哭了呢?”所以我,一个自认为自己很坚强,离开家也无所谓的潇洒女孩,后来被自己实实在在的打脸了。
刚上大学的第一年,还是很潇洒,当同学都暗戳戳表示想家的时候,
我依然无动于衷,每个节假日,雷打不动在学校度过,丝毫没有动过要回家的念头,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还是太不珍惜可以回家的日子了。
家,对我们来说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吧,无论你平时有多忽视它,多不在意它,但只要你需要它的时候,它永远是你的避风港,是你后盾,它允许你展现你最真实的样子。
我第一次产生强烈的想家情绪,是在我大一快结束的时候,那段时间算是我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因为正在经历我人生中第一次遇到的宿舍关系不合,我每一天都极其抗拒回到宿舍后心照不宣的寂静,那时候的我很喜欢晚上,因为到了晚上,才可以心安理得的回到自己的床上,拉上床帘,到了那一刻,我才觉得那是属于我自己的天地。
那时候对我而言,最大的救赎,就是指日可待的寒假。
我依然很清楚的记得考完最后一科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那十几分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第二天我就可以回家了,就可以暂时逃避这一段令人尴尬的关系了。
那也是我第一次对回家有了那么大的期待,也是第一次觉得可以回家,真的很好很好。
于是在我一直以来都没有过的题材上,又多出来了回家这一种。
但其实,那一段糟糕的关系也没有因为回家就得到了缓解,但是在家里的那一段时间,让我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远离,毕竟人这一生那么短,一定要和令自己自在的人在一起。
出来实习之后,也就更想回家了,并不是说工作有多辛苦,只是觉得能回家真好。
就算在家里也一样,什么事情都不做,就宅在家一天,那种感觉跟你周末自己一个人宅在宿舍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为在家里,你会偶尔听到爸妈的闲聊、弟弟的嫌弃,还会一家人坐在一起,看同一部电视剧,一边嫌弃剧情的俗套,一边看得津津有味。
就这样安安静静的过完一天你也不会觉得无聊,因为有家的气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