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时间管理的35条法则

如题所述

高效时间管理的35条法则

1、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分配自己的时间,使自己的人生更符合自己的预期。

2、很多人不是时间利用效率低,而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好奇心,总是三心二意。

3、好的时间分配应该是在人生每个阶段做最应该做的事情。

4、人生每个阶段的成长,对时间管理能力要求会越来越强。

5、认清每一份工作任务的特性,并赋予相应的完成时间。

6、人生九宫格不平衡是常态,时间管理高手勇于主动打破人生的平衡。

7、时间管理实施的前提:你是一个理性切自觉的人。

8、人容易拖延是因为自己对任务产生了复杂的内在情绪。

9、工作时间#工作质量,要清楚自己“时间单位"的产出水平。

10、心流模式可以让人快速切入高效工作状态。

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事是,想做的、能掌控且有反馈的、过程中有挑战但不会难度失控的事、做完可以减少焦虑的事。

11、一件事无论怎样提高效率总是极限,要找到多重目标,一是平时提高意识,二是提升自己的能力。

12、大部分人的时间管理模式是流水线动态排序,忘记了最重要的事往往要在关键阶段内分配足够的时间去高强度地执行。

13、时间管理高手会评估做事投入时间,自己是否会长期坚持,研究适合自己的打法,分析自己的切入点,而普通人则行动快,但后劲不足。

14、找准身体的的节奏,才能更好管理时间。

高效的生物钟如下:

1,6:00-10:00(9:00-12:00)最佳白天。

2,12:00-14:00吃饭休息简单锻炼。

3,14:00-16:00最佳下午。

4,16:00-18:00处理不重要的事情。

5,18:00-20:00吃饭休息。

6,20:00-22:00最佳晚间。

18、如果状态处于低潮,不是不做事,而是做相对简单的事,做耗费工作量但不重要的事,通过做事保持自己的状态,或者做和平时工作类型跨度较大的工作,比如听歌、手绘、聊天,激活大脑的创造欲望。

19、精力管理的本质就是找到自己的时间,安排节奉感,好的工作习惯不是匀速前进的,而是在高峰期一鼓作气。

20、只有预留时间给有复利的事,你才能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

21、时间管理高手的日常表会提前规划好大部分日程安排,把全部会发生且占用一段独立时间的事列入,前后衔接紧凑,日程细节交代清楚,并且严格按日程执行。

22、创造有效的时间。每个人每天所能支配的时间是固定的,但可以通过手段,创造出更多有效的工作时间:让工具为自己工作;采用格式化的信函;运用现有的经验和标准。

23、普通人的日常经常临时增加事项,只安排了一天或者一周里面的一段时间,时间不连续且留有大量空白。主要用于参考,机动性很强。

24、以“时间”为中心的管理是先测算单位时间内你能接受的合理产出,再往你的时间空档里安排事情,确保每件事有足够的实际分配。而以“时间”为中心的管理难以自由定义事件变化和调整,无法控制被人的延误挤占你的时间。

25、活用长周期的日程表,解决意外冲突。因为越早做长期计划,越能关注到你的空白时间段。

26、做事时要学会做任务分解,安排进长周期日常中不同空白单元格,当关键日程一旦占据了足够的工作时间,就要果断对不合理的任务说不。

27、只有你先开始尊重你的时间,才能让别人尊重你的时间,说不和谈判并不容易,但只有开始为自己争取,你才能得到更好的的结果。

28、我们的时间被切碎事一种趋势,与其养成依赖大块时间集中注意力工作的习惯,不如提前训练职场真正需要碎片化时间利用能力。

29、要学会为碎片化时间找价值,一分钟三分钟都可以做很多事情。

30、大量时间浪费源于工作缺乏计划,解决方法事项目管理思维: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复杂任务分解成简单任务,从目标开始倒推,拆解任务的维度。

31、时间不是省出来的,而是通过外包置换出来的,外包就是让你从管理个人时间过渡到管理他人时间,时间管理加法。

32、如果一件事对于我们来说是高频发生,且一次次请人帮忙的成本会超出一个长期合作的外包伙伴,这时候就可以老虑外包工作。

33、学会时间管理的外包,并非变成效率机器,而是拥有更多可以安排的自由时间。不仅能提高时间效率,还能改变生活方式,拥有新的体验。

34、当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开始变得值钱时,就会发现免费的东西都是昂贵的,因为太浪费时间了。

35、普通人选择外包可以从提升质量、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这3个维度出发,各种手机只能app或其他类型移动终端就是一种很好的外包媒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