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100岁的古代称呼

如题所述

1到100岁的古代称呼如下:

1、不满周岁——襁褓。

2、2~3岁——孩提。

3、女孩7岁——髫年。

4、男孩8岁——龆年。

5、幼年泛称——总角。

6、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7、13~15岁——舞勺之年。

8、15~20岁——舞象之年。

9、12岁(女)——金钗之年。

10、13岁(女)——豆蔻年华。

11、15岁(女)——及笄之年。

12、15岁(男)——志学之年。

13、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14、20岁(女)——桃李年华。

15、24岁(女)花信年华。

16、30岁(女)——半老徐娘。

17、20岁(男)——弱冠。

18、30岁(男)——而立之年。

19、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20、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21、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22、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23、80~90岁——耄耋之年。

24、90岁——鲐背之年。

25、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古人平均寿命

古人平均寿命是30岁。1996年的时候,也有专家经过数据论证说是35岁。经统计,我国历代人的平均寿命为:夏、商时期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约为35岁。

古人类学家对北京猿人遗址中发掘出的40个个体骨骼化石进行研究,以科学方法测定出其中22人(其余18人无法测出),寿命是:14岁以下的15人,30岁以下的3人,40至50岁的3人,50至60岁的1人。估算其平均值(10×15+23×3+45×3+55)/22=18.6(岁)。

这个结果应该是高估了,因为远古婴儿死亡率无疑很高,化石更少。无论如何,这样估算那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是最可靠的了。也可以看出,古代人的寿命确实短。所以才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感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