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吗?还需要什么证据?

没有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吗?还需要什么证据?今年4月入职莆田市一家公司,但工作地在厦门档口,厦门有负责人王总、他的合伙人小赵,加我共三个人。我的工资由莆田公司网银转账。后面人事部告诉我7月份开始我的工资由厦门档口王总直接发,不再由公司发放,王总也认可。8月14号我因为老家有事向王总请假回家,王总同意。可8月20号(以前都是20号发上月工资)以后至今,王总始终没有给我发放7、8月份的工资。理由是我的工资应由他的合伙人小赵发放,但小赵虽然认可我的工资由他发放,但因为没钱一直没发。9月份我回到厦门上班,看到厦门档口不再经营。如今我找莆田公司就让我找厦门王总,王总又推给小赵,小赵没钱给我。我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对象该是谁?以下下条件够吗?

1.我保留有人事部要请面试和入职成功的短信。
2.以前每月4000元工资的网银转账记录和工资单。
3.莆田公司当时办理了入职手续,但我手上没有劳动合同,至今没办理离职。
4.小赵承认欠我工资的微信聊天记录。
5.厦门隔壁档口的人可以证明我在那工作的时间。

没有证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对证据材料的要求根据申请人的身份不同有一定区别。如果不能提供充足的证据,会影响裁判的最终结果,但法律并没有因证据不足而剥夺申请劳动仲裁的权利。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的如下材料:(1)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登记表;(2)申诉书(详细陈述申诉理由和要求,一式两份或按被诉人人数提供);(3)申诉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4)有委托代理人的,需当面签定并提交《授权委托书》,并注明委托事项,同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律师事务所派出的执业律师,应提供执业律师的证件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公民,应提供与委托人签订的不收费代理协议书,以及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资料;(5)被诉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6)申诉人与被诉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7)《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06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只要劳动者是从离职之日起一年之内都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劳动者需要提供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劳动者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第2个回答  2022-01-26
没有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可以提供的证据有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只要劳动者是从离职之日起一年之内都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法律分析
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入职三十天内签订劳动合同,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者可以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相关材料。提交相关材料后,五个工作日仲裁委员会给予立案,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六十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七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自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劳动者需要提供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有盖有公章工作证或工作牌、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或者其余有劳动者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3个回答  2022-08-27
法律分析:原则上不能直接提起诉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应当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经仲裁委裁决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部分特殊情况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免费律师咨询免费

一个电话解决您的烦恼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咨询律师
第4个回答  2016-10-04
可以的,虽然没有客观的合约存在,但是主观事实已经发生,另外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内应该签订劳动合同。所以你不用担心。如果没有就是违法。现在情况是应该有合同的。

所以 你可以申请仲裁
劳动仲裁的证据

  1、可以用在社保局打印并盖章的社保清单

  2、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

  3、银行工资账单、工资条

  4、用人单位为员工办理的暂住证、工牌、工作服工作证等

  5、考勤记录、入职表、派工单、

  6、工友同时的证人证言

  7、在职期间还可以通过拍摄工作照、与用人单位交涉录音(录音应注意明确双方身份,如“张三经理,我李四在光明公司工作了三年……”)和以办信用卡或申请廉租房为由请单位给你出工作证明等来为自己取证。追问

1.我以前交厦门的社保,这家公司在莆田市就没有给我交了,所以社保清单没用了吧?
2.工资都是扣完税后发给我的,所以个税完税证明是不是还得公司才能开?
3.我手上现有的证据够吗?有什么必须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