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香菇怎么种?

如题所述

鲜香菇大棚栽培技术

一、香菇的生长生活条件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原来为野生,后经人工栽培驯化而成。它的生长生活条件包括:营养、水分、温度空气、光照、酸碱度(PH值)等。

1、营养

营养是香菇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物质基础。香菇的生长主要依靠菌丝分泌各种酶,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吸收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无机盐、维生素等。因此,香菇生长的营养包括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等。

(1)碳源  碳源是香菇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源。栽培香菇的碳源有:糖类、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我们用以栽培香菇的木屑、棉籽壳等就是提供碳源。

(2)氮源  氮源是合成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物质所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香菇菌丝可吸收利用某些有机氮,能直接吸收氨基酸、尿素等小分子氮源。我们添加的麦麸、米糠主要就是提供氮源。

碳源和氮源的比例即碳氮比(C/N)是香菇生长发育中的一个重要营养指标。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保持在25~40∶1为好;在生殖生长阶段,最适宜的碳氮比是63~73∶1,氮含量过高会抑制原基的分化。

(3)矿质元素

香菇所需的矿质元素主要有磷、硫、钙、镁、钾等,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硼、钴、钼等需求量甚微,但也是香菇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4)维生素类

因香菇菌丝自身可以合成一般维生素,但不能合成维生素B1,只能从培养基中吸收利用。

在代料栽培中,培养基的营养组成不仅要满足菌丝生长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满足栽培后期子实体发生发育的需要。

2、水分

香菇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基内的含水量;二是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适宜菌丝生长的含水量为60%~65%,出菇时以52%~6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应不低于85%。但在菇蕾发生后,在较低的空气相对湿度(如55%~68%)的条件下,只要其他条件适宜,则可长成品质更优的花菇。

3、温度

香菇属低温和变温结实性菌类。香菇生产上的“温度”包含三方面含义,即气温、菌温和堆温。气温是指自然的室内或室外温度;菌温是指培养基质内菌丝活动的温度;堆温指在菌棒堆叠时堆内小空间的温度。

(1)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香菇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5~32℃,最适为24~27℃,在此最适温度下,香菇菌丝生长旺盛,色泽洁白而粗壮。总的来说,香菇菌丝耐低温,不耐高温。

(2)温度对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适宜香菇原基分化的温度为8~21℃,以10~15℃分化为最适,分化最适温度因香菇菌株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差异。子实体发育温度条件为5~24℃,适温为15~20℃。一般来说,低温性品种在低温条件下发生的子实体质量好,高温性品种则在高温条件下出菇好;同一品种,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较低时,子实体发育较慢,不易开伞,质量较好。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突遇外界较短时间的低温刺激,造成温差,将使菌丝生长速度变慢,促使营养物质集中运输,积贮成聚点,以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迫使“盘状”组织扭结,从而形成原基,使子实体发生多而整齐。在恒温条件下,多数香菇品种难以形成子实体。

4、空气

香菇属好气性需氧真菌,新鲜而充足的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当空气新鲜、氧气充足时,进行完全有氧呼吸,能释放大量的能量,保证菌丝良好生长。若空气不流通、不新鲜,菌丝体的生长繁殖和子实体的发育将受抑制,甚至导致死亡。缺氧时,菌丝借酵解作用可暂时维持生命,但需消耗大量营养,菌丝易衰老死亡。

5、光照

香菇为需光性真菌,光强度适合的漫散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要环境条件。菌丝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相反光照还会抑制菌丝生长。长时间光照后,菌丝会产生褐色菌膜,使原基早现,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生长速度变慢。但在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营养生长,不能分化子实体,即使勉强长出子实体也是色泽不佳、肉薄柄长、畸形菇多。最适宜子实体分化的光照强度为50~100勒克斯,这仅是原基分化的必要光照度,而不是子实体发育适宜的光照度,在温度较低时,较强一些的散射光对形成肉质肥厚、柄短、盖面颜色深的香菇有利。

6、酸碱度

香菇菌丝生长需要酸性环境,pH值在3~7范围内均可生长,以pH4.5~5.5最为适宜。菌丝开始生长后,由于产生了醋酸、琥珀酸、草酸等有机酸,使pH值下降,所以最适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的pH值为3.5~4.5,在菌丝生长过程中积累的有机酸,至少有一部分可以通过酸化培养基来促进子实体更好的发生。

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要求,合理地协调和控制这些因子,尽量创造最佳生长环境,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二、鲜香菇大棚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

鲜香菇大棚栽培一般选用的是中熟和早熟的香菇品种,目前生产应用的主要品种有: 939、庆科20、868等。栽培时间一般为7月中下旬到9月下旬,对于中熟的香菇品种,其接种一般应在8月底之前完成。

2、菌种选择

香菇菌种必须选择具备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以及菌丝生活力强、无杂菌、无虫害的双重特性。鉴定一个菌种好坏的重要指标有:纯度、形态、长势、色泽、均匀度等。

(1)纯度:优质菌种必须是没有感染任何其他杂菌的纯菌丝体培养。

(2)长势:菌种的长势包括菌丝生长的状态和速度,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健壮,视为优良菌种,而菌丝生长稀疏、参差不齐,速度又缓慢的菌种被视为不良的菌种。

(3)色泽:优良的香菇菌种其色泽洁白。

(4)均匀度:菌种的均匀度取决于菌种的纯度和培养基的均匀度。菌种纯,均匀度就好。

3、场地环境

(1)发菌场所

发菌场所要求弱光、通风、调温排湿性好,可利用空闲房屋、院落发菌,也可在出菇棚发菌,但用于发菌的菇棚要求有良好的遮荫、防雨;大规模生产则需要建造专门的发菌荫棚。

(2)出菇场所

菇场宜选择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近水源、排水性好、地势平坦之地。菇棚坐北朝南,呈东西走向搭建。

作为鲜香菇栽培的出菇场所,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其出菇管理用水、土壤质量、空气质量必须达到相应标准。

5、菇棚构造

鲜香菇大棚栽培一般为菇稻轮作,出菇完成后可拆去遮荫物,用于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出菇大棚一般分为内棚和外棚,外棚用于遮荫和防雨保湿、内棚为保湿和保温。菇棚一般宽4-6米,长度应30米以内,以利通风。搭建物一般为竹条或木条,遮荫物一般用遮阳网,也有用草帘。大棚内用铁丝或竹条搭好畦架,用于摆放菌棒。

香菇,又名花菇、猴头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中国历代医学家对香菇均有著名论述。现代医学和营养学不断深入研究,香菇的药用价值也不断被发掘。香菇中麦角甾醇含量很高,对防治佝偻病有效;香菇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香菇含有六大酶类的40多种酶,可以纠正人体酶缺乏症;香菇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对人体降低血脂有益。 香菇--真菌皇后。香菇,又称香蕈、冬菇,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类。由于它味道较香,香气宜人,营养丰富,不但位列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而且素有“真菌皇后”之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3

在大棚里种植香菇,有以下几个步骤,制作菌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转色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首先按照一定的配方制作菌袋,然后将菌袋放到蒸锅里隔水蒸消毒杀菌,温度降下来以后再进行接种。

对于种植过冲的菇房建造:可以把现有的空房、地下室等,改造为菇房。有条件的也可以新建。地理位置应坐北朝南,设在地势高、 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以房内栽培面积20平方米为宜。屋顶、墙壁要厚,门窗安排要合理,有利于 保温、保湿、通风和透光。内墙和地面最好用石灰粉刷,水泥抹光,以便消毒。另外,可建造简易菇房,即从地面 向下1.5—2.0米的半地下式菇房。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间,还可在菇房内设置床架,进行栽培。床架南北排列,四 周不要靠壁、床架之间留60厘米宽的走道 。上下层床面相距50厘米,下层离地20厘米,取上层不要超过窗户,以免 影响光照。床面宽不超过1米,便于管理。床面铺木板,竹杆或秸杆帘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