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考古应该读什么书

考古书籍

这些是最基本的,不过《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内容有点旧了,比如里面将二里头遗址归为殷商时期,而最新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将其明确为夏的遗址了。 《中国考古学》参考书目 总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科林 伦福儒,保罗 巴恩《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考古学史与考古学理论 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俞伟超《考古学是什麼:俞伟超考古学理论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旧石器时代考古 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王幼平《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源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新石器时代考古 张江凯、魏峻《新石器时代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 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严文明《史前考古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九十年代的思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赵辉《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墓地研究》,《考古学研究》(四),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夏商周考古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 夏商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 两周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 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孙华《中原青铜文化系统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 赵化成《周代棺椁多重制度研究》,《国学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秦汉考古 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赵化成、高崇文等《秦汉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赵化成《从商周“集中公墓制”到秦汉“独立陵园制”的演化轨迹》,《文物》2006年7期。 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 宿白《三国—宋元考古(上)》,北京大学考古专业,1974年。 齐东方《隋唐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齐东方《魏晋隋唐城市里坊制度》,《唐研究》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宿白《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考古》1978年6期。 宿白《隋唐城址类型初探(提纲)》,《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宿白《西安地区的唐墓形制》,《文物》1995年12期。 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与内容》,《考古学报》1982年2期。 齐东方《试论西安地区唐代墓葬的等级制度》,《纪念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三十周年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宋元考古 秦大树《宋元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论丛》,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宿白《现代城市中古代城址的初步考察》,《文物》2001年1期。 宿白《白沙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版。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15
  就考古学专业教材来说,以下为考古类推荐读本:
《 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考古》,安金槐,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
《民族考古学初论》,容观琼、乔晓勤, 广西民族出版社;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荣新江,三联书店;
《科技考古学》,陈铁梅,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量考古学》,陈铁梅,北京大学出版社;
《考古学理论》,陈淳, 复旦大学出版社
《聚落与环境考古学理论与实践》,方辉 ,山东大学出版社;
《考古学读本》,杨楠,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考古学十八讲》,张宏彦, 陕西人民出版社。

  关于考古: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很早就有学者注意到进行古代遗迹考察和古代遗物研究的重要价值。产生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到清代(公元1644~1911年)更为发达,最终形成了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较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派遣的探险家、考察队,曾潜入中国边疆地区进行活动。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机关开始进行周口店、殷墟等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调查发掘遍及全国各个地区,逐步建立起完备的中国考古学体系。

  研究范围: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研究的范围是古代,所以它与近代史和现代史是无关的!自人类的起源始,下限随考古学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又由于各地区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所以无法统一,各国考古学都有它们的年代下限。(20世纪50年代前,下限被限定在文字出现前,偏重于史前考古;50年代后,历史考古受重视,下限逐渐向后延伸)
第2个回答  2018-07-0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