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东西养脾

吃什么东西养脾

1、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2、薏苡仁

味甘淡,属性微寒。具有利水渗湿和止泻的作用。对于腹泻、食欲下降等脾虚症状都适用。

3、粳米

又被称为“大米”。性平味甘,对于脾胃以及肌肉的保健都具有益处。可以用来治疗、改善因脾虚所致身体消瘦、烦闷、泄泻、下痢等症状。

4、胡萝卜

胡萝卜可以健脾除疳。胡萝卜含有的维生素A,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能促进婴儿生长发育。萝卜富含植物纤维,能加强肠道蠕动,达到利膈宽肠的目的。同时胡萝卜还可补肝明目、增强免疫力和降血脂。

5、玉米

玉米可以益中补脾。中医认为,玉米可使尿素、尿酸的排泄量增加,具有消肿利尿、降脂降压、益中补脾的作用。鲜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A。维生素E能延缓人体衰老,减轻血管硬化和脑功能衰退;维生素A对干眼症及神经麻痹有辅助治疗作用。

扩展资料:

养脾最忌讳的4件事

1、一忌养脾无常。即养脾不是某个季节的事情,而是应该像吃饭喝水一样每天都去做。

2、二忌冷。要养脾,就不能喝太多的饮料,特别是冰饮料,不管是凉的饮料还是瓜果,都不能吃,过凉伤脾。

3、三忌甜。我们提倡甜健脾,但过甜则伤脾,甜要有个度。

4、四忌多。吃太撑了容易伤脾胃,所以吃任何东西都应该七八分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饮食健脾推荐食谱搭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9

1、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2、薏苡仁

味甘淡,属性微寒。具有利水渗湿和止泻的作用。对于腹泻、食欲下降等脾虚症状都适用。

3、粳米

又被称为“大米”。性平味甘,对于脾胃以及肌肉的保健都具有益处。可以用来治疗、改善因脾虚所致身体消瘦、烦闷、泄泻、下痢等症状。

4、胡萝卜

胡萝卜可以健脾除疳。胡萝卜含有的维生素A,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能促进婴儿生长发育。萝卜富含植物纤维,能加强肠道蠕动,达到利膈宽肠的目的。同时胡萝卜还可补肝明目、增强免疫力和降血脂。

5、玉米

玉米可以益中补脾。中医认为,玉米可使尿素、尿酸的排泄量增加,具有消肿利尿、降脂降压、益中补脾的作用。鲜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A。维生素E能延缓人体衰老,减轻血管硬化和脑功能衰退;维生素A对干眼症及神经麻痹有辅助治疗作用。

扩展资料:

健脾的方法:

1、喝去湿茶

使用中药茶健脾利湿,排毒去湿是一种很方便有效的方式。目前市场中热销的怡清茶,配方源自《神农本草经》,经过现代先进的工艺制作成方便快捷的袋泡茶,通过健脾养胃、利尿排毒的方式,清热祛湿、润肤养颜。

2、锻炼身体

身体活动之后,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还能够促进体液的代谢,这对改善脾功能很关键。脾不好的人,气血也大都是处于不足的状态,如果没有活力,不爱运动,一直喜欢坐着或是躺着,越是不动,脾功能就会变差。

3、减少思虑的情绪

思虑的话,最容易影响到脾功能了。那些健忘的人,大都是学习和工作任务很重,脑子里一直在思考着问题,没有放松自己的时候,所以脾功能就会慢慢降低了。

参考资料:饮食健脾推荐食谱搭配-人民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18
糯米——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代孙思邈说:“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泄。”所谓脾病,乃指脾虚为病之义。《本经逢原》说得好:“糯米,益气补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粘滞。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

锅巴——又称锅焦。性平。《本草纲目拾遗》中说它“补气,运脾,消食,止泄泻”。凡脾虚不运,饮食不香,或食不消化,或脾虚久泻者最宜食用。古方中亦常用之,如小儿常用健脾消食的“锅焦丸”,治老人脾泄的“玉露霜”。《梁侯瀛集验良方》中用以治疗“老幼脾虚久泻不愈”就是用锅巴同莲子肉为末加白糖调服,颇有效果。

西国米——又称西谷米,西米。白净滑糯,营养丰富。性温,昧甘,能温中补脾,凡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食之颇宜。《柑园小识》记载:“西谷米健脾运胃,久病虚乏者,煮粥食最宜。”

番薯——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本草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薏苡仁——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明代李时珍说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经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补脾”的记载。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梗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饭豇豆——性平,味甘,能健补脾胃,对脾胃虚弱,食少便泻,或妇女脾虚带下者,食之最宜。《滇南本草》中即有“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的记载。明代李时珍还说它能“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可同粳米煮饭或煮粥食用。

花生——性平,味甘,中医多认为有补脾养胃的作用。如《本草备要》说它能“补脾润肺”。《滇南本草图说》又指出:花生“补中益气”。《药性考》记载:花生“炒熟用开胃醒脾”。清代医家张璐也认为:“长生果能健脾胃,饮食难消者宜之。”

白扁豆——性平,昧甘,能补脾胃虚弱。《本草纲目》中说:“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本草求真》还解释道:“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会约医镜》认为:扁豆“炒用健脾止泻”。

牛肉——性平,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医林纂要》中说得好:“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宜用牛肉炖汁服食,或用牛肉适量与大米煮粥进服,这对脾胃虚弱的恢复,大有裨益。

牛肚——性平,昧甘,也能补虚养脾胃。历代医家多有论说。《日用本草》就有“牛肚和中,益脾胃”的记载。《本草蒙筌》亦称牛肚“健脾胃””《本草纲目》还说它能“补中益气,养脾胃。”羊肚也有与牛肚同等的功用,脾虚者食之亦宜。

鲫鱼——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肠经,有健脾养胃作用,故脾胃虚弱者宜食。《本草经疏》还说:“鲫鱼,甘温能益脾生肌,调胃实肠,与病无碍,诸鱼中惟此可常食。”

莲子肉——性平,味甘涩,有补脾胃之功。明代李时珍认为:“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玉楸药解》中还说:“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

白鲞——为大黄鱼或者小黄鱼的干制品。有健脾、开胃、补虚、消食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它“开胃醒脾,补虚活血,为病人产后食养之珍”。《本草汇言》中还说:“黄鱼有养脾理肺之功,治久病胃弱食减,不能进厚味者。以白鲞水煮烂食之,健利肠胃,为肠虚胃弱之人必需用之,诚药食中之良品也。”

鲈鱼——性平,味甘,能补益脾胃。《本草经疏》说得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脾胃有病,则五脏无所滋养,脾虚则水气泛滥。益脾胃则诸证自除。”脾胃虚弱者可常食之。

菱角——熟者甘平,鲜者甘凉,煮熟服食,有健脾益气的作用。《本草衍义》中曾说:“煮熟取仁食之,代粮。”《本草纲目拾遗》亦载:“菱粉补脾胃,强脚膝,健力益气。”脾胃气虚者食之为佳。

大枣——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中养脾”的记载。明代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脾虚气血不足之人,可经常服用大枣。

芡实——性平,味甘涩,入脾、肾二经,有补脾益气、固肾涩精为作用,尤其是脾虚而大便泄泻,或脾虚妇人带下者,食之最妙。

栗子——性温,味甘,入脾胃经,能养胃健脾。清代名医黄元御曾在《玉楸药解》中推介:栗子,补中益气,充虚益馁,培土实脾,诸物莫逮。”但需注意的是,一次不可食之过多,正如明代李时珍所说:“若顿食至饱,反致伤脾矣。”

藕——生者甘寒,熟者甘温,入脾胃经,藕煮熟食用,能健脾开胃。唐代食医孟洗曾说:“蒸食甚补五脏”,《本草汇言》又指出:“如煮熟食,能养脏腑,和脾胃。”

香菇——性平,味甘,专入胃经。《日用本草》记载:“益气,不饥”,《本经逢原》又说它“大益胃气”。清代医家黄宫绣也认为,惟香蕈味甘性平,食中佳品,大能益胃助食”。常食有养后天脾胃之功。

此外,具有健脾胃、养后天的食品还有粟米、玉米、高粱、青棵、蚕豆、豇豆、马铃薯、芋头、燕窝、面筋、花菜、大白菜、胡萝卜、荠莱、白木耳、葡萄、桂圆、狗肉、兔肉、猪肚、羊肚、鸡肉、青鱼、鲢鱼、乌鱼、鲂鱼、白鱼、银鱼、鲑鱼等。
第3个回答  2023-01-04

1、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2、薏苡仁

味甘淡,属性微寒。具有利水渗湿和止泻的作用。对于腹泻、食欲下降等脾虚症状都适用。

3、粳米

又被称为“大米”。性平味甘,对于脾胃以及肌肉的保健都具有益处。可以用来治疗、改善因脾虚所致身体消瘦、烦闷、泄泻、下痢等症状。

4、胡萝卜

胡萝卜可以健脾除疳。胡萝卜含有的维生素A,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能促进婴儿生长发育。萝卜富含植物纤维,能加强肠道蠕动,达到利膈宽肠的目的。同时胡萝卜还可补肝明目、增强免疫力和降血脂。

5、玉米

玉米可以益中补脾。中医认为,玉米可使尿素、尿酸的排泄量增加,具有消肿利尿、降脂降压、益中补脾的作用。鲜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A。维生素E能延缓人体衰老,减轻血管硬化和脑功能衰退;维生素A对干眼症及神经麻痹有辅助治疗作用。

/iknow-pic.cdn.bcebos.com/cc11728b4710b9122f3210e5cdfdfc039245223e"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cc11728b4710b9122f3210e5cdfdfc039245223e?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c11728b4710b9122f3210e5cdfdfc039245223e"/>

扩展资料:

养脾最忌讳的4件事

1、一忌养脾无常。即养脾不是某个季节的事情,而是应该像吃饭喝水一样每天都去做。

2、二忌冷。要养脾,就不能喝太多的饮料,特别是冰饮料,不管是凉的饮料还是瓜果,都不能吃,过凉伤脾。

3、三忌甜。我们提倡甜健脾,但过甜则伤脾,甜要有个度。

4、四忌多。吃太撑了容易伤脾胃,所以吃任何东西都应该七八分饱。

参考资料来源:/shipin.people.com.cn/n1/2016/0225/c85914-28149239.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饮食健脾推荐食谱搭配">人民网-饮食健脾推荐食谱搭配

第4个回答  2021-01-06

脾虚百病起!想要养脾,多吃几种黄色食物,养出好脾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