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威一点的点评《红楼梦》的书么,要近现代作家写的,比较通俗阅读的,但最好还是比较权威的作者写的书

有没有这样相关的书呢,比如刘心武的那套我已经看了,就不要再推荐了,很谢谢大家,最近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直很关注《红楼梦》我想买一本书,全家来一起看看,觉得这部名著写的太棒了,但是我们上来就读原文,还是存在一些阅读障碍的,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相关的通俗的读物来引导。非常感谢大家,为了避免买到那些写的很烂的骗钱的书,我喜欢是知名一点的作者写的书,最好是不要安意如的那种,的,带有很多创作性情节的,不知道我的描述清楚了没有,十分感谢大家!!!

1、邓云乡:《红楼梦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俞平伯:《俞平伯点评红楼梦》,团结出版社2004年1月版。
3、王国维等:《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点评红楼梦》,团结出版社2004年1月版。
4、欧阳健:《还原脂砚斋——二十世纪红学最大公案的全面清点》,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5、蔡义江:《追踪石头——蔡义江论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
6、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7、崔耀华等:《误解红楼——刘心武之“秦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年4月版。
8、张爱玲:《红楼梦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9、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刘心武:《红楼望月——从秦可卿解读〈红楼梦〉》,书海出版社2005年4月版。
11、周思源:《周思源看红楼梦》(图文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版。
12、周思源:《周思源论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3、宋广波编校注释:《胡适红学研究资料全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
(详见刘云春等编著的《百年红学:从王国维到刘心武》,四川人民出版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7
哥们,按照你的要求,最新出版+大师+老人孩子看,我在当当网,新浪微博,卓越综合了多家信息,这本书蛮符合你的要求,兄弟,做人要厚道,这些资料对得起你的悬赏吧。你懂得。
===========================

王蒙的红楼梦(讲说本)
——古今辣评红楼第一人,王蒙动情说红楼,参人情世故品悲欢离合,大观园里的青春万岁

资料简介:
一辈子的红楼梦,永远的青春万岁!文学大师王蒙几十年红学研究的集大成者《王蒙的红楼梦》讲说本2010年12月上市。
文学巨匠王蒙,兼任《红楼梦》的超级拥趸。《王蒙的红楼梦》,是王蒙在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作讲座的文字增订本,是王蒙几十年阅读研究《红楼梦》的精华集结,共计27讲。他以饱满的诗一样的语言,赞颂大观园里的“青春万岁”,剖析读者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角色而一同悲欢……王蒙是杰出作家,所以有文学家的激情;王蒙是学者,所以有社会学家的冷静。由此交织布洒出《红楼梦》一直以来可意会而难说清的悲喜共鸣!

内容简介:
“呜呼红楼,再陪你走一遭儿吧,得其悲,得其乐,得其俗,得其雅,得其虚空,得其富贵,得其腐烂,得其高洁,它陪你,你陪它,一生又一世,一劫又一轮回,哭到眼枯又叹到气绝,恋到难分又舍到天外,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人生百味,情意千般,一梦又一梦,摇头又摆尾……我们中国的读书人都有两辈子经验,一辈子是自己也许乏善可陈的一生,一辈子是贾宝玉与他的家人情人的大欢喜大悲哀大痴迷的一生!”

目录
第一讲 永远的谜语
第二讲 永远的遗憾
第三讲 瞬间的荣枯
第四讲 贾宝玉的性启蒙
第五讲 瞬间的悲喜(上)
第六讲 瞬间的悲喜(下)
第七讲 黛玉的天情
第八讲 我为妹妹一身的病
第九讲 该出手时便出手
第十讲 打,打,打
第十一讲 大祸现真身
第十二讲 谁耍谁的猴
第十三讲 中国的情面文化
第十四讲 鸽派、鹰派与夺权
第十五讲 不可没有的红楼二尤
第十六讲 钗黛对决还是钗黛合一
第十七讲 无懈可击与偶露峥嵘
第十八讲 大观园里的青春万岁
第十九讲 扫荡青春
第二十讲 林黛玉之死
第二十一讲 独一无二的红楼梦
专题讲说一 《红楼梦》的自我评价
专题讲说二 《红楼梦》纵横谈
专题讲说三 《红楼梦》与现代文论
专题讲说四 《红楼梦》的文化情怀
专题讲说五 《红楼梦》中的政治
专题讲说六 放谈《红楼梦》诸公案
答讲座听众问
跋 人生百味,一梦又一梦

精彩阅读:
贾宝玉问林黛玉有没有玉,林黛玉说没有,他就那么伤心,这是为什么?这真是个谜语。为这个谜语我想了不知多少年。我每一次看《红楼梦》看到这儿都伤心费神,都心中蓦然一惊,我觉得被逼入了死角。每一次看《红楼梦》看到这儿我都较劲儿——
怎么会贾宝玉嘴里头含着一块玉?而这块玉为什么又可能来来去去、亮亮昏昏、灾灾变变、神神道道?如果说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第一核心人物,那么,此玉就是《红楼梦》中第一核心物件。这个物件,其实比宝玉本人还长久,还永恒,还灵异,还疯魔!
怎么贾宝玉嘴里会含着一块玉?他怎么可能问初次见面、实际上相当生疏的林妹妹有没有玉?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我越读就越觉得这个细节写得好,越读就觉得这个细节感人,催人泪下,越读就越觉得这个故事还没有得到一个非常合理、令人满意的解释。别看“红学”这样发达,硬是没有谁能好好地解释一下宝玉问玉摔玉的事儿。为什么呢?贾宝玉见到林黛玉后,有一种高度的认同感、亲爱感、相通感、共鸣感、永结为伴感,就是《诗经》上说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觉:这个林黛玉是和我一样的人,是我最亲的人;林黛玉是将会或至少是我希望会永远和我在一起的人,因此她很多地方应该和我一样。她怎么能够跟我不一样呢?怎么能我有玉她没玉呢?
第二,从贾宝玉衔玉而生以后,家里已经制造了一个舆论,说这个玉是命根子,这个玉是与生命同在的,是最珍贵、最可爱的东西,它是贾宝玉高尚地位的一个符号。正是由于这块玉象征了贾宝玉与众不同,与凡人不同,与俗人不同,连地位远远比他高的北静王,对他的推誉也在这块玉上。在这个家,宝玉的地位跟谁都不一样,是全家关注的核心。那他对自己最珍贵宝爱的东西,对自己最要千方百计加以保护的东西,希望刚见面的这个林妹妹也有。他认定了林妹妹配有这样的玉,应该有这样的玉,相反他怀疑他自己不配有这样的玉——这么珍贵、这么晶莹、这么可爱……
所以,这不是一个理性的推论,不是福尔摩斯在那儿推论,说我既然有玉,根据什么情况我看你手的那个印或者看某一个动作断定你也会有玉,不是。这是一个感情的、直觉的认定,他就要问林妹妹“你有玉吗”, 这里表现了什么样的期待、什么样的天真、什么样的庆幸啊!这就是对于命运的庆幸,这就是对于世界的庆幸,这就是人的大可悲悯之处呀!他多么期待林黛玉说“我有,哥哥,我也有”。俩人一对玉,你说棒不棒、好不好,高兴不高兴?
结果林黛玉回答:我没有。我哪里可能有?我怎么会有?我当然没有……
贾宝玉太失望了,他就摔这个玉,恨不得把这个玉马上消灭掉。
什么叫爱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回答。西方现在也有的人干脆否定爱情,把爱情作为一个纯粹的生理现象,作为一个生理学范畴来看待。当然你还可以从法学的角度上来看爱情,因为爱情要发展到婚姻,要牵扯上财产呀利益呀权利义务上的许多问题。甚至你还可以从厚黑学用爱情来达到自己的私人奇特的目的,甚至于还有色情间谍,还有性变态、性交易、性职业、性市场……但对贾宝玉来说,爱情就是他的神。对贾宝玉来说,爱情是一个神学的范畴,是比他的生命更崇高、更可爱、更激动人心的事情,为它可以不要命,可以不要自己的一生。他动不动说自己当和尚去,他可以不要此生。
所以,贾宝玉对于林黛玉这个“有没有玉”的询问,表达了一个最大的悲哀,也是一个最大的梦想。这就是红楼之梦,这就是爱情之梦,这就是你和我(我贾宝玉和你林黛玉)不但心相通,而且事事相通,在“有玉无玉”上也完全相通的这样一个梦。
但这样一个天真的梦,它破灭了。这样电光石火一样爆发出来的激情很快就淹没了,熄灭了,被玉的不平衡的存在所质疑了。然后他们就永远说不清理不明的一个问题,说“我有玉,你没玉”“你有玉,我没玉”。我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和你的玉相媲美,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你的玉相比衬,悲哀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如果你还有点不明白,你还想不清楚,那么好办,请你设想是另一种情况:林黛玉恰巧也有一块玉呀什么的宝贝,宝玉问黛玉你有玉吗,黛玉说是啊,我有呀,我正好也有一块玉呀。万岁!太棒了!上帝永在!佛爷法力无边!天作之合,天生的奇珍异宝!宝玉有玉,黛玉无玉,这就是不平衡,这就是悲剧的预兆,这就是人生的悖论,这就叫有情人难成眷属,这就是老天不公,老天不长眼,这就是命运的折磨,这就是爱情悲剧的表征!呜呼此玉!呜呼宝玉!呜呼黛玉!呜呼人这一辈子尽是事与愿违!苦啊,人生!而如果宝玉黛玉都有玉,那就是老天长眼,那就是佛爷保佑,那就是心想事成,那就是一帆风顺,那就是团圆美满无缺!多么悲哀呀!这样的好事是这样少,而相反的痛苦是这样多。人生悲剧乎,呜呼哀哉!

参考资料: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985227

第2个回答  2010-12-10
《红楼梦十五讲》是北京大学等文科学府策华的供我国理工科大学学生使用的辅助教材。本书共分为刘梦溪的《曹雪芹和他的文学世界》、冯其庸的《解读〈红楼梦〉之路》、马瑞芳的《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叶朗的《〈红楼梦〉的意蕴》、张锦池的《贾宝玉的叛逆思想》等15讲。

第一讲曹雪芹和他的文学世界
第二讲解读《红楼梦》之路
第三讲《红楼梦》是怎样成书的?
第四讲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
第五讲《红楼梦》的意蕴
第六讲《红楼梦》与儒道释三教关系
第七讲《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
第八讲《红楼梦》与现代性
第九讲贾宝玉的叛逆思想
第十讲王熙凤的魔力与魅力
第十一讲《红楼梦》对于传统的超越与突破
第十二讲《红楼梦》的版本和读书
第十三讲树阴与楼影——典范说之于《红楼梦》研究
第十四讲《红楼梦》与中华文化
第十五讲永远的《红楼梦》
这个比较细致地分析了红楼梦
第3个回答  2010-12-14
建议你看看周汝昌的《红楼夺目红》,每次读都有意想不到的心得,写的挺好的,我觉得是同类书中的首选。
第4个回答  2010-12-09
周汝昌算是当代红学的名家了。蔡义江有《红楼梦诗词曲赋欣赏》,诗词曲赋很全面。刘心武的书也不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