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买绘本,我走了哪些弯路?

如题所述

作者:姝包妈妈

如今的年轻父母们早教热情高涨,孩子的亲子阅读从0岁就开始了。我也曾“大手笔”地购买绘本,也陷入过一些误区,今天就想跟大家一起聊聊我的“弯路之旅”。

动画书当绘本

我买的第一套“绘本”是《小脚鸭情商管理小绘本》,女儿超级爱看,于是我又趁热打铁入手了小脚鸭的《行为管理小绘本》。

如果说,买第一套是误打误撞,那么后面完全就是为了满足我“集齐全套就可召唤神龙”的强迫症心态。事实证明,后来买的现在都压箱底了。

这种动画书严格意义上讲并不能称之为纯正血统的绘本,而是更为商业化,缺乏一种艺术美感在里面。

“美育”对我来讲,是很重要的一项课程。它除了可以为孩子开启艺术之门,还能够帮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识别真正的美——美的事物、美的品质、美的人。

动画故事本身有很多的说教成分在里面,把许多品德思想生搬硬套的揉进了故事里面。

而我自己阅读的过程中,也有着“毁三观”的惊叹!比如《妈妈不在家》这本书里,小脚鸭的妈妈出门了,爸爸负责照顾孩子们。可他什么都不会做,最后居然还轮到小脚鸭来收拾残局。这是不是正应了当代“丧偶式教育”的说法呢?

双语绘本中翻英

这套《ABC幼儿双语启蒙认知绘本》高居亚马逊幼儿绘本榜首,可译文却错漏百出。让女儿的英国老爸来给她读,他读着读着经常不明所以,因为许多英文翻译是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我读给女儿听的时候,每当遇到一个小错误,感觉就好像吃饭吃到了一颗沙子一样难受……所以我的建议是:

-如果各位家长有英文启蒙早教的想法,可以只入英文原版绘本。

-不论孩子的生理年龄多大,只要是此前没有接触过英语,就先从最低阶水平开始购入,然后逐步加深难度。

由于我的孩子是从0岁开始接受双语教育,所以中英绘本我都会涉及到。我的原则是:买英文绘本时,一定只买英语系作家创作的绘本,而非译本;买中文绘本时,则会选择中国本土的、或者非英语系国家出版的绘本译文。

迷信书单

其实在购买绘本之前,我读了许多关于亲子阅读的书籍,一口气买了许多名家推荐,但拿回来发现其实并不符合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发展。

我大手笔入了汪培珽的《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1-2岁的绘本,以及部分学前班阶段的书。女儿对于一些1-2岁的内容完全不感冒,反而对某些针对2-4岁幼儿的部分特别感兴趣,说明其实宝宝的兴趣点差异很大。那么如何选择适合宝宝自己的绘本,真的只能靠家长不断试错了。

再比如汪培珽的《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中推荐的第一阶段名家绘本。《My mother is mine》适合1-5岁的小宝宝,《No nap》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读,但是《The little red hen》就需要等到4岁的小孩才能读。这样年龄跨越太大,那么这样的书单对于牙牙学语期宝宝的英语启蒙就不是很合适。所以我的建议是:从0-2岁就有英语启蒙打算的家长们,可以看看吴敏兰的推荐书单。她的书单很有趣,更多的是亲子互动,很适合早期启蒙。如果宝宝已经3岁了,可以更多关注汪培珽和廖彩杏的英语启蒙建议。

套书阅读按部就班

套书很实惠,而且主人公都是同一个人,小朋友对熟悉的人物比较容易接纳。所以一旦读了第一本书,第二本书就比较容易继续下去。

但带孩子读套书一定要讲究方法,不应该生硬地按照数目次序推进否则就会陷入一种“孩子不爱看,总想硬塞给她看完才没有亏”的心态,结果适得其反。

如果家长比较喜欢买套书,我的建议是,可以拉长战线,先让宝宝熟悉套书中某一本的情景,并且已经熟读了,那么就可以转移到下一本书。第二本书的选择,可以选择生活中出现的场景,这样宝宝会比较容易接受。

比如《阿波林的小世界》、《刷牙》是女儿最喜欢的一本,因为她每天都跟着我一起刷牙,这是她熟悉的场景。对于这本书她忠诚度很高,所以切换到下一本书就很困难。但要过圣诞节了,我们在准备圣诞节,所以她有了圣诞节这个概念,且明白圣诞节该有怎样的氛围,那么引入《神诞礼物》这一本就轻松了许多。

不做调研

不做调研就草率购入,是让我最惭愧的一件事。在网络上买书的一个弊病就是,没有办法观其全貌。对于我这个外貌协会来讲,觉得封面喜欢,就草草下单了。

结果送来的一堆书里面,除了《Me and My Dad》女儿可以理解以外,其他的都“超纲”了,无奈只好留着以后再读了。

后来我再购入绘本的时候,我通常会做事先做一点调研。首先,把想买的绘本列一个清单,然后在以下几个网站做一个初步的检索:

amazon.uk这是我最经常用到这个网站。当然如果你base在国内/或者美国,也可以找到当地的亚马逊网站。这个网站的好处是,对于年龄推荐比较直观。此外,还有很多爱书之人对亲子阅读的点评,从评论中你也可以窥见孩子是从几岁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是否值得购入,阅读后有怎样的收获。

另一个我比较常用的网站是:

AcceleratedReader Bookfinder它有针对美国和英国的地区的不同版本。

美国地区的网址:

美国地区的书籍比较全面,但是对于生理年龄的推荐比较模糊。这是因为,即使同一生理年龄阶段的小孩,其阅读水平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推荐书籍的时候,给出的是积点。

英国地区的网址:

英国地区的书籍检索仅限于英国作家出版的书,但是生理年龄的推荐简单明了。

有耐心的宝爸宝妈们,可以交替使用。

最后,我想说的是: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哪怕你每天阅读菜谱30分钟,也叫做阅读,也能收获快乐。亲子阅读的目的首先是建立亲子关系,然后才是建立阅读习惯。阅读,也不是非要读名家经典才能称之为阅读。早期的阅读启蒙,不在于阅读的数量,而在于精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