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陶渊明

曹操和陶渊明语文课上学习曹操和陶渊明,老师问大家觉得自己更喜欢哪一个人物,大家议论纷纷,不过随后有个同学引战了,于是两方开始争论,老师只好在一旁尴尬的笑一笑,我开玩笑似的发言说都有道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不容易平息了,又开始争论起来了,我又一次发言平息说这个争论没有意义,我觉得他们都已经辩论的生气了,后来我一想,我是不是有点装了,是不是把我放的太高了?

魏武帝曹操(155~220年),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宰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政权的奠基者。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扩展资料

黄淮流域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社会经济遭到空前的破坏,百姓遭屠,土地荒芜,幸存者被迫离乡背井,流落他方。可谓“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面对这种悲惨景象,曹操在世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来恢复经济,稳定局面。

从曹操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如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渊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4
不会啊,你的做法是对的,不要想太多。
我们以前辩论也是辩着辩着就吵起来了,最后双方握手言和就可以了
其实越激烈,辩论才越有看头 ,辩论精彩之处不是如此吗。
希望能帮到你。追答

希望能帮到你

望采纳😄

望采纳噢

追问

谢谢喽,没悬赏也帮忙解答了

追答

不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