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如题所述

一是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二是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声呼喊求救。三是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申诉报案。
一、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1、学生方面
(1)在穿着方面尽量要基础一些,不要过于高调,或者穿着奇装异服。
(2)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3)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路上不要贪玩,按时回家。
(4)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都是属于自己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5)如果欺负行为仅仅是口头或网络上的,不要理会那个来犯者,有时候来犯者在得不到回应或是被欺负者并未因此而担惊受怕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
(6)如果情形继续让孩子要勇敢告诉侵犯者他给别人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为,有些侵犯者面临挑战时会收敛和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7)面对欺凌时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自卫的原则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样起一个震摄作用,用行动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软弱可欺的。
(8)如果遇到校园欺凌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在公共场合受到受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方式免去一些麻烦。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不要去激怒对方。
2、学校方面
(1)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
例如:国旗下讲话,向学生宣讲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危害,并告知学生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及发生校园欺凌的紧急应对措施;通过“家校沟通平台”加强宣传教育和家校联系;专题讲座邀请派出所、司法所、法院或法律顾问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后果;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2)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指导预防校园欺凌宣传教育和校园欺凌应急处理;政教处及时制定《“校园欺凌”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校园欺凌”处置的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做到“谁当班谁负责”、“谁首接谁负责”,杜绝相互推诿、不闻不问、甚至听之任之的现象。做好应急处置和汇报。如情况紧急第一时间进行隔离、疏散,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如发生人员伤害,视情况先救员,后汇报。
(3)加强预防,防患于未然
加强行政值班和校园巡查工作,重要时间、重要场所(操场、食堂、校园超市、宿舍楼、教学楼)加强巡逻和查看,并做好相关记录。在部分重要场所增加高清监控摄像头,对已有的非高清摄像头进行更换,以便及时监控危险事态发生。
(4)加强学校督导和巡视,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上报保卫处和学工处
督促宿管人员加强宿舍管理和巡视,提高巡视频率,同时要求监控中心值班人认真负责,通过校园监控发现校园内的学生打斗及欺凌事件,要求学校管理人员加强与宿管、巡逻保安、行政值班人员的联系和沟通。
(5)要求班主任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和联系
利用沟通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并共同教育。向学生公布学校“校园欺凌”救助电话。
(6)及时处理教育惩戒
对已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政教处应及时调查处置根据学籍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由学校或受欺凌学生及其监护人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3、家长方面
(1)首先,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之间的争吵不能当着孩子的面,用心维护成一个温馨的家庭。
(2)给孩子一个性格上不委屈,能柔又能刚的性格锻炼。从小培养孩子的真善美,还要有坚强勇敢的面对挫折的能力。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
(3)父母应该对孩子多些关心和关怀,不要不管不问,积极向上的鼓励孩子,有问题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和孩子成为朋友,有什么心事可以互相交谈,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情绪。
(4)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家长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5)事情发生后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静并把发生的情况告诉孩子的老师、园长或校长。由孩子选择是自己去告诉学校,还是父母去告诉学校,教导孩子面对严重欺凌的行为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
(6)施暴儿童的家长,应该清楚地告诉孩子你不能容许这样的行为,决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类的理由。给孩子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增强对孩子活动的掌控,花时间陪孩子并为他们制定规范。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不要在孩子面前使用暴力。
4、国家方面
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置,区别不同情况,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对校园欺凌说“不”!
二、校园欺凌的分类
根据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违规、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
校园欺凌和暴力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涉嫌犯罪的,可能适用的有多个具体罪名,如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检察机关在办案中,是根据案件事实,包括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情节和危害后果等方面,按照法定标准来认定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
第三十九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七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防止信息扩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