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呢?

如题所述

1、确立明确的目标

如果连明确的目的都没有的话,那时间是无法管理的。时间管理的目的是要让你通过最短的功夫,实现你想要达到的更多的目的,以求对时间利用的最大化。所以,做好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是要确立明确的目标。

必须要有一个详细的个人计划。这是根据你自己的目标来确立的,也就是你必须把每年,每学期,每月,每学期,每天,甚至每小时所要做的每一件事都列出来。

2、及时调整计划

计划没有变化快,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你的计划是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的。计划的调整是有一定的原则的,它必须进一步的完善你的计划,而不是降低标准,更不能改变原有的目标。

如果自己给自己一次又一次放松的机会,那会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但如果在你的反复思考,与他人讨论后,确认原有的目标是不切合实际的,那么这时你可以知难而退,制定一个新的更符合你的个人条件的计划来代替前面的计划。

3、提前做最重要的事情

每天的早晨是大脑执行复杂任务的最佳时间(这些任务可以是阅读、理解、运用知识、重复学习)。研究发现,人类一天中大脑最活跃,表现最好的时间,大约是我们醒来后的2—4小时。

把早晨的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情,这样你就可以在午饭前,完成最困难的学习任务,之后的时间就会轻松很多。

4、聚精会神,提高时间利用率

除了拖延、懒惰之外,还有一种隐性的时间浪费,那就是三心二意,人想要完全进入专注状态至少需要10到15分钟的时间,我们每一次分神都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

因此要强调个人专注习惯的养成,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科学用脑,劳逸结合,才能保证我们做事时能够专心投入。

5、统一价值观。

确定的目标要和你的价值观相吻合,不可以互相矛盾。一定要确立你个人的价值观,假如价值观不明确,你就很难知道什么对你最重要。

要充分地授权,不要不相信别人,集所有人的智慧才能既有效又有创造性地完成你所要完成的工作,对于超过个人能力的任务,团队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6、不被干扰。

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时到1小时的"不被干扰"时间思考一些事情或做一些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这一小时有时会抵过你一天的工作效率。

并且在开始一项任务之前,你必须思考一下要完成它,到底哪个步骤是最关键的,然后全力做好关键步骤。

7、吸收他人经验

向专业内成绩优秀的同学、师长学习,吸收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挑选合适的,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这也是一种节省时间的学习方法。

8、要懂得取舍

大学要学习各种知识,培养适合社会的能力,还有各种娱乐活动,来帮你提高综合素质,建立人脉,这些事情都需要时间,如果每一个都用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完成,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就要我们做出取舍,想清楚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优先去做最紧要的事情,次要的放在后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14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是每一个家长颇为头痛的事情,其实孩子拖拉磨蹭的行为的成因可以分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没有时间观念,二是没能掌握事情的解决方法。
研究表明:
3岁前,孩子并没有时间观念,他们的一切诉求都是源于身体里的“生物钟”,婴儿依靠生理变化来折射时间,肚子饿了,知道吃奶时间到了,困了,知道睡觉时间到了。
学会支配时间,做事的时候懂得有限取舍,做起事来肯定效率更高。
那么到底要怎么样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呢?
教会孩子“想要”和“必须”的区别在于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可以多和孩子交流自己如何区分“我想要做的”和“我必须做的”,孩子会因此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我很想去看电影,但是明天我有一个汇报要做,今晚必须先整理PPT。”
每当我们手头有两件甚至更多件事情需要处理的时候,先做哪一件,又如何分配时间,对成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就更需要引导,帮助他们逐渐建立对事情优先级别设立的感受。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
先做哪件——要看这几件事情的重要和紧急程度。
首先做紧急又重要的事,然后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而后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最后是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
对于时间的分配来说,越困难的工作应该给予更多时间。
如果说区分“我想要做”和“我必须做”,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是进行时间管理的基础,那么真正进行时间管理的方法就是制定计划并遵照执行。
提前制定计划可以帮助孩子从宏观上安排要做的事情。
例如:利用空白月历和即时贴标注本周和本月的重要事项。
指导孩子把周一到周五要完成的重要事情提前计划,写在“每周计划表”上。
这样,每天要完成的任务,一目了然,或者,也可以更详尽的将每天的具体时段进行计划和安排,完成事项用记号笔标注。
时间,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财产。
与孩子一起讨论与成长,思考“不同时间分配”下所能累积的成果,或许耗时费事;但这个习惯与能力一旦养成,大人小孩绝对都终身受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