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担心自己做的事情做错了,总是要确认再确认,请问是不是心理疾病?

比如买了车票,总是怕买错了,是假票,尽管知道是不可能的,但总会这样想,越想越是担心;再比如身体有些小毛病,总是害怕得了不治之症;洗头掉了些头发,就天天想会不会头发掉完秃顶。。。真的很痛苦,不知道是不是精神上有疾病,害怕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你这是强迫症!强迫症的本质是心理上的自相搏斗。
治疗强迫症就是要以个人意志战胜恐惧心理,即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他们的强迫性人格,即不良个性和思维方式。因此,强迫症患者要有意识地努力克服任性、急躁、好胜等性格,改变过于刻板、过分认真的做事方法,不要过于钻死理,换个角度去思考,事情往往会有想不到的转机。同时树立信心,勇敢乐观地面对挫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04
朋友,你有些强迫症的意思了。

你的问题在于,不够自信,所以总是确认确认再确认;同时,有些拿不起放不下,所以总是杞人忧天。

你需要建立自信,同时看淡成败荣辱,给你2个小例子,好好看看,好好琢磨琢磨。

例子一:
你在路上走,有人走路有些瘸,你会笑话他么?你会记得他么?过了几天你还能想起,路上曾经有个瘸子么?不会,你压根都不会。因为,这个瘸子根本不关你的事,你都懒得为他上心。
同理,就算你走路很帅、或者很丑,都不会有太多人留心你,因为你对于他人来说,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

朋友,请你勇敢走出去,你就是路霸,哪怕你只有一条腿,你也是路霸,整条道路都是你的。

例子二:
《卧虎藏龙》中李慕白对玉娇龙说:“你攥紧拳头,里面什么都没有;你张开手,你拥有世界”。
朋友,你明白了么,你必须先把心中的结给放下,彻底放下,你才可以有新的开始。过去的事,如烟般已散去,请想未来看,用路霸的心去看。前路很长,前路无比精彩,前路需要你的精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1-05
嗯,你在怀疑自己做错误的时候,又去检查一遍,然后确定自己做的是对的,那么就可以告诉自己,OK,就这样了,你做的很好。
当你的一个念头来的时候,先不要质疑他,也不要因为这个念头去做什么,做是什么么影响。来了,你就把他放在那里,做你当下做的事情。等过一天。过两天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个念头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没有了。
潜意识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当一个念头出来的时候,你没有按照那个意思去做,过了一天两天,你的潜意识会对同一个事情做不同的解释。
第3个回答  2011-01-05
从你的描述看,你最担心的其实是自己不够好,你总是在担心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事情,是不是会生病、是不是会变丑。这样的担心常常是因为对自己实际价值的不认可而引起的。建议你最好能到专业心理咨询机构面询
第4个回答  2011-01-07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psychiatric epidemiology)是在临床医学中的精神病学领域里,引入现代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方法,从患者个体的诊治,扩大为对精神障碍及与精神健康有关的状态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治、预防及预后等临床规律,并着重对群体的特性进行研究;从而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精神疾病及促进健康的对策和措施,并通过科学的设计、测量和评价方法评价其效果的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体系。
流行病学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其研究内容已经从传染病和急性病扩大到非传染性和慢性病,以及人群的健康问题。而精神病学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局限于临床精神疾病患病个体的诊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本质,就需要将研究范围由患病的个体扩大到患病的群体,并且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精神疾病联系起来。因此,精神病学的研究自然要应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这就形成了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这一门交叉学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