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哪些句子写外在行为表现,实际在写心理状态,并加以赏析

如题所述

最初:毫无信心(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能办得到。)

随后:信心大增(我顿时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

最后:巨大的成就感(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

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

注意父亲平静的宽慰的、“我”惊恐的和叙述者从容的语调,从中概括出爬下悬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扩展资料

语言运用

学习语文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运用可以从模仿开始,不会说的学着说,坚持不懈,语言能力就会逐步提高。请利用下列格式,在横线上补出词语,表达自己想说的一个意思。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语句分析

(1)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这句话表明了我体质虚弱,为下文“我”爬悬崖时不如小伙伴勇敢埋下伏笔.

(2)“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杰利在鼓励我,希望我战胜困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1

外在行为表现“我”的惊恐和叙述者从容的语调,从中概括出爬下悬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以赏析如下;

最初:毫无信心(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能办得到。)

随后:信心大增(我顿时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

最后:巨大的成就感(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

扩展资料:

本文题目名改为《走一步,再走一步》,入选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4课。

主要写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杰里引着父亲找到了他,通过父亲的鼓励他终于得以脱险。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6

《走一步,再走一步》心理描写分析

第二部分:当“我”被弃于悬崖,我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找出描写作者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的词句:

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心惊肉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后悔,以及强烈的恐惧感。

第三部分: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

注意父亲平静的宽慰的、“我”惊恐的和叙述者从容的语调,从中概括出爬下悬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最初:毫无信心(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能办得到。)

随后:信心大增(我顿时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

最后:巨大的成就感(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

扩展资料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选自《当代少年》1988年第一期,作者莫顿·亨特(美),入选初一第一学期第十四课语文课本,主要写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杰里引着父亲找到了他,通过父亲的鼓励他终于得以脱险。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

入选题目名改为《走一步,再走一步》。入选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4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18
主要是那弱小的男孩,怕他的朋友们嫌他太弱,他只能一起去爬,但因害怕就一直趴在岩石上,到晚上他爸爸找到他,爸就用一种安慰的教育,他听爸爸的话,就硬着试了下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