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如题所述

01

口述内容

很多孩子表达能力比较欠缺,心中的某一个想法,他很难清晰的表述出来。就拿阅读来说,哪怕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领会到了其中的精髓,但让他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时,他就显得有些困难的,这是孩子语言组织能差的一个重要表现。

而阅读理解,不仅仅是要让自己心中明白某个道理,在考试的时候,是需要同学们根据问题精练的回答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因此,口述内容的这样一个过程,既能锻炼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也能够加深孩子对书中内容的印象,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概括内容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也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家长也应给予以足够的耐心,平时多和孩子互动互动。比如孩子看完了某本书,家长可以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和孩子交流:“这本书,这么快就读完了啊?都讲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呀?妈妈也好想知道,你给我也讲讲吧!”

02

发表看法

如果孩子读完一本书,没有任何感想和看法,那么这样的阅读就会是无效的,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孩子只是假装在阅读。任何一篇文章、任何一个故事、任何一本书籍,都有它精心刻画的人物,都有它想要表达的主题。所以在孩子阅读之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比如:对于书中的某件事,某个人的做法是否是你认可的?对于书中某个人的性格是否是你赞许的?对于书中某个人的言行是否是值得你学习的?

大家一定不要小看这个环节,它能够考验孩子是否把内容读到脑海里了,也能够更快的帮助孩子消化这些文章内容,说简单点,就是帮助孩子理解文章内容的一个重要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是孩子的看法和想法有失偏颇,家长也不要打击和责备,只需进行适当的引导即可。因为你一旦打击孩子之后,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创伤,下一次你再让孩子发表看法的时候,孩子就会畏手畏脚迟迟不肯开口了。


03

一起互动

互动,是最能激起孩子学习热情的一件事。孩子本身就比较喜欢轻松、愉快的交流方式,如果家长能够利用好这一点,对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孩子阅读的某本书,或许就是父母以前阅读过的;孩子所讲的某个故事,说不定就是父母知道的。所以,我们基本上都有和孩子互动的能力,我们可以创造和孩子互动的机会,让孩子的阅读内容得到延伸和深化。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你刚刚说的这一点,我也知道,是不是……”如果家长能够把这些小互动搞起来,孩子的互动热情自然就会高涨。

在互动的过程中,孩子既表达了自己观点,父母也贡献了自己掌握的信息,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进步的过程。或许你想到的点,是孩子没有想到的;又或者孩子想到点,是被你忽略的。

04

抓住重点

阅读理解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概括能力,而概括能力则考验孩子是否能够抓住重点。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每篇文章,都有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每篇文章,都有作者想要刻画的人物特点……尤其是阅读理解的各种考题,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考验孩子有没有抓住重点的。

很多时候,一段或者几段文字,都是在说一个问题,而如果孩子没能抓住重点,反而只是断章取义,那么丢分就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抓住重点,是阅读理解最基本的能力,也是阅读理解最重要的能力,如果一篇文章阅读下来,连重点都没抓住,那么这篇文章的阅读基本上就等于白读了。

抓住重点的过程,其实就是把书读薄的过程。同学们应该知道:一般的阅读理解,中心思想基本上都是在文章开头或者文末就有明显的总结性的句子。如果没有很明显的概括句子,同学们就要学会从一大片文字中提炼精华,这样才能保证答题的准确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5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语文阅读教学发生巨大变化,不在仅重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是重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阅读对于学生不仅是一种学习任务,更是学生在学习阶段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重要理论来源,阅读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语文考试三大块:基础知识、阅读与作文,其中阅读理解占比很大,也很容易丢分,鲜少有人会在阅读理解上拿满分。阅读理解做得好,很容易与其他考生拉开差距。但阅读理解也是很有技巧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学吧!
阅读理解解题步骤
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小学阅读理解的主要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概括文章中心
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含义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方法1:顾名思义,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七、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八、选择恰当的字词
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
九、标点符号的作用
1.破折号的作用①解释说明 ②话题的转换 ③表示话语的中断 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省略号的作用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
3.引号的作用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意思 ④特定称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25
如果你是要提高做“阅读理解”的能力,关键在于多读和多做。
阅读和做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比如:掌握段意较为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再比如文章的脉络主旨,有的文章标题就说明了主要思想,有的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点明,有的则通过主要事件来表达。阅读理解答题里面也是有很多套路,也就是相对固定的回答方式,平时要多留意,多梳理总结。
阅读作答之后,可以与参考答案作比较:有哪些点是你没想到的?又有哪些点是回答得不够准确的?不要看了答案之后只是“哦,原来是这样”就过了,一定要学会分析你为什么没答上来,比如审错题意、阅读抓取关键信息能力差等方面。方法是一方面,同时还要多练习,最好每天都坚持训练一两篇阅读理解。
如果你是要提高读书的阅读理解能力,关键是要做到“多读和多思考”。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你平时很少读书,脑海里没有积攒到足够的基础知识、背景知识。就会使得你在读一本书的时候,需要反复阅读很多遍才能做到一个基本理解,因为很多内容对你来说都是新的,无法进行知识的关联和连接,理解能力自然不行。
比如你现在是大学生的阅读水平,你现在去读一篇小学生水平的课文,你就会发现“你可以做到非常快速的阅读”,这就是脑海内基础知识、背景知识对阅读效率的影响。同时,读书读得多了,无形中,你也会摸索出一些经验、技巧来,这都会逐步提升你的阅读效率。
但对于大部分人想要做到这多读和多思考其实不容易,因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对此,建议学习掌握快速阅读的技能,提高一下自己的阅读效率和能力。快速阅读除了可以提升阅读速度,对阅读的理解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快速阅读的学习可以参考我练习过的“精英特快速阅读”,掌握到一两千字每分钟的阅读速度是非常容易的。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读,要多注意收集摘录,平时一有时间就可以拿来翻翻,久而久之这些故事、名言精句、重要知识点等就会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活跃在你的脑海中。
第3个回答  2021-11-25
一、塑造合适孩子的阅读空间。 提高阅读能力从第一步开始,就是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家里的一个小角落为孩子布置一个专属他们读书的位置。做事情有仪式感,阅读有条理性,在上面位置做什么任务。

二、了解孩子阅读教学的要求。 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在孩子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初步阅读的能力,因此小学生的阅读要求主要是指读懂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的能力。也就是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用的同时要理解文章词语、句子、篇章以及遇到生词能够自主完成查阅词典的能力。

三、指导孩子阅读课文的方法。 孩子初涉阅读往往不得章法,也就使得他们对于阅读失去兴趣。在这里可以教导孩子如何阅读一篇文章: 1.让孩子认读课文,通读两三遍,先了解文章大意。 2.让孩子细读课文,尝试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 3.让孩子精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重点段,提炼中心思想。 4.让孩子能自主回答书后的问题,写笔记并记录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

四、培养孩子阅读后善于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不仅仅在于看、理解,更要常常下笔。只有掌握了表达的能力,就更能抓住课文内容,又能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在阅读上事半功倍,这也是培养孩子阅读思维的好方法。

五、家长要做好表率,给孩子做学习的好榜样。 孩子阅读习惯的形成往往与家庭读书氛围很有关系,因此,父母们应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第4个回答  2021-11-25
您好:
怎样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就个人知识的获得来说,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小部分来源.另一方面则是直接把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继承过来,把社会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这是中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或大部分来源,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体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他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在继承知识的各条途径中,可以说阅读是一条主要途径.
实际上,在校学习时,仅仅依靠上课是无法理解全部知识的.可以说,学生时代的学习一天也离不开阅读,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用书,离开书,离开阅读,学习就会十分困难.要知道,老师上完课就走了,而书籍却始终伴随着我们.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要珍惜这无忧无虑、精力充沛的宝贵时光.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多读点书,多继承点人类的宝贵知识财富,为一生的事业打下雄厚的基础.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增长起来的阅读能力,将为一生中不断地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不断改进阅读的基本条件
阅读需要哪些条件呢?
(1)要掌握常用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
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段、篇打交道,从中获取知识,如果不掌握这些知识,那么,阅读就变成看“天书”了.
中学生如能掌握5000个字,阅读一般文章就问题不大了.有的学生之所以阅读能力差,就是因为没掌握足够数量的字、词(主要是实词)和词组的表达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句是用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律联结而成的语言单位,一般用来表达判断,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对句的理解不单要求掌握词义,还要求掌握语法.没有语言,思维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见,阅读的重重困难,往往是由不识字词,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带来的.因此认真学好语文,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家用他们的亲身体会,明确地指出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有一位数学家说:“很难想象一个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的人,能把逻辑严谨的数学内涵表达出来.”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我从小打好的语文基础,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还觉得学好语文对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帮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条理.这些,对我后来学好数学都有很大好处.”人们赞誉苏步青为“数学诗人”.
(2)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不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就会给阅读带来很多不方便,甚至困难重重.有人说,到了21世纪,如果不懂生物化学,不懂生态学,可能连报纸都看不懂.现在报上经常出现“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遗传工程”、“基因”等专用名词,不少人似懂非懂,就是因为缺乏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可见,要想在现代化社会里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尽快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行.
(3)要会用工具书
在阅读时难免有些字不认识,也有的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如果手头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及时地查一下,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当然,根据阅读的需要,准备一些相应的参考书籍,准备随时查找也是必要的.
如果工具书齐备,查找熟练,阅读起来就会顺利得多.当然,通过查找工具书,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丰富起来.
(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
面对浩瀚的书海,如果读书没有目的和计划,将会无所适从.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每天又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因此,可供阅读的时间,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读书再没有目的和计划,就会使宝贵的阅读时间得不到充分地有价值地利用.
中学生的阅读应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为出发点:
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自己的弱点,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安排阅读计划时要注意:
围绕课本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例如,读一些与课内学习有关的科技史,人物传记,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内学习的兴趣,充实课内学习的内容,使思维更加活跃.
围绕自己的爱好或特点读一些有关的课外读物,一个爱好理科的学生,可以定期到阅览室读有关的报纸杂志,一个喜欢文科的学生,可以定期去读各种文学刊物,也可以利用假期阅读文学名著.
至于课外书的选择,可以请教老师,请教高年级的优秀生或同班的同学,也可以请教家长.把他们的好经验学过来,实在是一种省时间的好办法,选好一本书,就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
书选好了,再把读书的时间分配好,不仅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也不至于冲击课内的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学习中的弱点就可以得到弥补,个人的特长就可以得到发展,既促进了课内的学习,又丰富了课外的精神生活.
不少学生读书缺乏目的和计划,一昧地从兴趣出发,常常看一些侦探小说、武侠小说,达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为看这些书而开夜车,不完成作业,结果严重干扰和影响了课内的学习,这是一种不好的读书倾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