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宫殿的正式命名是什么?

如题所述

沈阳故宫建筑分为清入关前建筑和入关后建筑两个部分。其中,入关前宫殿建筑中东路大政殿和十王亭建成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其他建成于清太宗皇太极时期。入关前宫殿建筑的命名和使用基本上是在皇太极时期。

沈阳故宫鸟瞰

天命十年(1625年),即努尔哈赤开始修建盛京皇宫,首次建起了沈阳故宫的主体建筑——大政殿和十王亭。翌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承汗位,继续修建盛京宫殿。皇太极在原有建筑群的西侧建起了大内宫阙,即今天的中路建筑。这里是汗王临朝听政和日常饮食起居的地方,汗王的后宫也在这里。天聪六年(1632年),宫殿建筑基本就绪。

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把国号“金”改为“清”,年号也由“天聪”改为“崇德”。同时,命名沈阳为“天眷盛京”,自此沈阳的宫殿开始称作“盛京皇宫”。皇太极吸收中原文化制定了宫廷典章制度,对宫殿正式命名。据《大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十八》:“定宫殿名。中宫为清宁宫,东宫为关雎宫,西宫为麟趾宫,次东宫为衍庆宫,次西宫为永福宫,台东楼为翔凤楼,台西楼为飞龙阁,正殿为崇政殿,大门为大清门……大殿为笃恭殿。”后来,笃恭殿改称大政殿。

其他建筑名称沿用至今。入关前宫殿建筑布局及面貌和名称、使用情况基本确定。

位于东路北侧的大政殿,是沈阳故宫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是沈阳故宫的标志性建筑。大政即大事,统治天下至极之事。顾名思义,大政殿是后金国(清) 举行重大庆典的场所。皇太极时期每年最隆重的国家大典——元旦的朝贺和筵宴在大政殿前的广场举行。

除此之外,皇帝的生日——万寿节、冬至节、皇帝登基、出征凯旋等大规模庆典仪式也都在这里举行,这里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之地。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皇帝在此下达清兵入关令,在睿亲王多尔衮率领下的八旗铁骑冲破山海关挺进中原,翻开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统治中国的历史一页。大政殿与其前面的十王亭组成特殊的建筑组合,体现了八旗政治制度。

崇政,崇高神圣之意。崇政殿,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金銮殿”,是皇太极在此临朝理政的地方。将皇太极的办公之地命名为“崇政殿”,隐喻清王朝的合理性。崇政殿不仅是皇帝的临朝听政之处,也是举行后金国国家典礼的地方。国家小规模的庆典也在此举行,如皇子公主的婚娶、明朝较高官员的归降、接见外邦宾客等。

在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中,皇帝处理政务、举行国家典礼的地方叫“殿”,帝后居住的地方叫“宫”,合称“宫殿”。前面是“殿”后面是“宫”,“前朝后寝”是宫廷建筑的规矩。盛京皇宫的“宫”,建在崇政殿后面人工堆砌的四米高台上。这里居住着皇太极及其家眷,即皇太极和他的众后妃以及未成年子女。共有七座宫,居中的是坐北朝南的清宁宫,两侧排列六座配宫,其中清宁宫前东西两侧分别居住着崇德元年(1636年) 皇太极改元称帝时晋封的四位蒙古族皇妃。

清宁宫,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哲哲居住之所,从建筑布局就可以看出这里是后宫的中心地区。《老子》中有一句叫“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清宁,是赞美后妃之德的词语。

东宫关雎宫里居住着皇太极最钟爱的妃子宸妃海兰珠。《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一词表达了皇太极对宸妃的无限情爱。

西宫麟趾宫居住着贵妃娜木钟。《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趾,喻有仁德、有才智的人。

次东宫衍庆宫居住着淑妃巴特玛·璪。衍庆,绵延吉庆,得宠兴旺,是表达美好祝愿之词。

次西宫永福宫,居住着庄妃布木布泰。永福,永久幸福之意,同样也是表达美好祝愿之词。庄妃是顺治皇帝的生母,顺治皇帝福临就是在永福宫出生的。

在今天的沈阳故宫我们所看到的古代建筑,除了以上所举清入关前建立的主要建筑之外,还有清入关之后建立的西路以及东、西所建筑。

清朝入关迁都北京之后,盛京皇宫成了清帝东巡时驻跸和瞻仰的地方。乾隆年间,清高宗弘历在对盛京皇宫内祖先留下来的宫殿建筑进行维修的同时,增筑了可供皇帝东巡期间驻跸和贮藏宫廷文物的建筑。这些就是建成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 的包括颐和殿、介祉宫等主要建筑的“东所”和包括迪光殿、保极宫和继思斋在内的“西所”、敬典阁、崇谟阁以及沈阳故宫的最后一批建筑,即建成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的戏台和文溯阁等西路建筑。

介祉宫外景

颐和殿是清帝东巡期间皇太后召见和宴请宗室觉罗与官员内眷的建筑。颐和,即颐养和顺之意,表明皇帝奉侍母后的恭敬之心。位于其后的介祉宫是清帝东巡期间皇太后居住的寝宫。这些建筑建成之后,共住过两位皇太后,即乾隆皇帝的母后钮祜禄氏和道光皇帝的母后钮祜禄氏。

迪光殿又称“别殿”或“便殿”,是皇帝东巡期间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位于迪光殿后面,与其相连的保极宫是清帝东巡期间皇帝的寝宫。

继思斋位于保极宫后面,清帝东巡期间随扈妃嫔的居所。

敬典阁和崇谟阁是专门存放皇室家谱—— 《玉牒》和《清朝实录》《清帝圣训》等清朝国史秘籍的楼阁。分别在东所和西所的最北部。

迪光殿外景

嘉荫堂和戏台是东巡期间的皇帝赐宴和赏戏之所,仰熙斋是皇帝读书的书房,文溯阁是贮藏《四库全书》的藏书楼。

另外,这一时期将原来在盛京城外的太庙移建于大清门东侧三官庙旧址。

至此,沈阳故宫的主要建筑建设完毕,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格局。沈阳故宫宫殿的名称都是皇帝亲自拟定或审定的,往往是结合建筑的用途赋予美好的祝愿或永葆江山社稷的含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